APP下载

新时代文艺思想观照下的乡村纪实影像创作论

2021-01-31张芳瑜

视听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纪实文艺

□ 杜 旭 张芳瑜

乡村纪实影像仿佛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变迁下中国乡村社会的生动图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乡土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从政治宣传逐步回归人文关怀、从国家话语转到以纪实及演绎美学为精神内核的个人叙事阶段。”伴随着习近平文艺思想体系的确立,开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实践成为崭新的时代命题。新时代文艺思想不仅成为我国艺术创作的行动指南,更为当下乡村纪实影像创作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文艺思想:乡村纪实影像创作的风向标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集中解决了文艺与时代、文化、历史、人民等诸多现实问题,建构起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新形态。这一思想已成为当代乡村纪实影像创作的风向标,引领着乡村文艺实践蓬勃发展。

(一)人民群众:文艺创作的中心

“人民中心”的文艺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核心,贯穿了文艺创作、文艺接受和文艺评论的各个层面,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当下的创作导向应牢牢把握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人民需要文艺。“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指物质生活层面,也包括文化艺术生活等精神层面。文艺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从而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丰富的精神食粮的期待。

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创作不是一个孤立的要素,而是和文艺接受、文艺评论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所以文艺作品终究是要经过受众主动的审美再创造,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文艺作品才变得完整。马克思曾强调“人民”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对文艺作品来说,“人民”就是最好的鉴赏者,只有人民认可的作品才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好作品。

(二)时代精神:文艺创作的灵魂

在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当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境却不容乐观。一是外部关注度不足。虽然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但“乡村”仿佛还是“落后”和“贫穷”的代名词,留存在人们残缺不全的记忆中,乡村成为“他人”想象中的贫瘠空间。二是内部需求无法满足,乡村自身对于其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如上文所述,我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处于一种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乡村的传播途径较为闭塞,乡村文艺作品往往不能真正满足乡村民众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央视推出一系列优秀的乡村纪实影像,如《记住乡愁》《美丽乡村》等,这些乡村文艺作品积极地传播优秀乡村文化,努力打破当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切实将时代精神融入文艺创作,为中国“五位一体”总布局做着积极的贡献。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出发点,立足于中国总体发展的内在需求,把握中国当下时代精神,为中国文艺创作注入了灵魂,为解决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的现实问题指明了方向。

(三)现实生活:文艺创作的源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贴近人民就必须立足现实生活。中国经历了一百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奋斗,为文艺创作者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我国有着独特的民族传统和风俗文化,文艺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扎根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提炼生动而丰富的民族精神。乡村优秀文化输出,有助于乡村社会重振与复兴,筑牢民族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文艺思想的指引下,近些年大量影像创作者将镜头对准中国乡村,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主动挑起讲述“中国故事”的重担。

二、乡村纪实影像中的“中国故事”

纪实影像,这种兼具新闻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因其客观的真实性与生动的形象性,以及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在讲述“中国故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乡村纪实影像不仅囊括了中国乡村真实人文景观与文明面貌的具体呈现,更以独特的影视属性映射着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传承和集体记忆的留存,以及对裹挟其中的群体和个体命运的思索。

(一)农民主体形象的刻画

讲好乡村里的“中国故事”,首先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生动、真实地展现出当代中国农民的主体形象。在乡村纪实影像发展的初期阶段,农民始终停留在吃苦耐劳、不畏困苦的“劳动者”这一单一银幕形象中。如上世纪60年代的《学大寨》讲述了大寨人民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勇敢地向穷山恶水发起进攻,最终在山坡上建起一排排梯田,不仅解决了当地人的温饱,更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70年代的纪录片《红旗渠》,真实地记录了林州人民用锤子、铲子和自己的两只手,经历十载春秋,硬生生在太行山的峭壁上凿出了号称“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红旗渠”不仅仅代表了那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运河,更象征着当地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新时代以来,乡村纪实影像中的农民形象更加丰富而多元,既有全心为民的第一书记,又有坚持己见的创业青年;既有能歌善舞的维族姑娘,又有田间直播的插秧小哥。形形色色的新农民在镜头中释放着各自的风采,串联起乡村中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融入世界舞台的同时也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民间文化正在努力谋求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空间。“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内在的存在和文明,具有相当强固的存蓄力量、持久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性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支配甚至主宰着今天的人们。”然而随着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迁徙,以及乡村年轻一代对城市文化的向往,滋生于民间乡土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乡村纪实影像接过了构建“乡土中国”的接力棒,助力打造中国乡村的“文化名片”,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和《记住乡愁》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力求多元化的美学风格,将创作选题的重点放在体现城乡文化的碰撞给乡村带来的变化,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扩张给乡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上,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同时,更是为当下乡村的多元发展格局打造了宣传名片。

(三)乡村集体记忆的留存

近年来,城市不断扩张,城乡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融入的同时,城市文化不断冲击着乡村传统文化。传统意义上的“村落”逐渐走向没落,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方言、习俗、建筑等,凝聚着百余年历史沉淀的乡村集体记忆式微。集体记忆的消失,势必造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裂痕。而纪实影像对乡村集体记忆的留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系列片《美丽乡村》,颠覆了传统的系列片上下集连续的创作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典型的村庄,采用“一集一村”的创作模式,在讲述村子历史的同时,穿插关于村子的传奇故事,片子的落脚点最终回归到村落集体记忆层面。这些剧集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在纪实影像的镜头中,乡村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完整呈现,彰显出传统文明在当代社会释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乡村纪实影像创作的时代命题

(一)记录乡音,展现乡村人文关怀

新时代文艺思想指导艺术创作者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立足现实生活,记录时代的声音。新时期的乡村纪实影像创作应当把握乡村现实,进行忠实的记录和刻画,展示其在时代洪流中的多舛命运。二十世纪以后,创作者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的理想主义创作思想,更加注重展现“人”本身。乡村纪实影像的创作多围绕普通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对乡音乡容进行记录和刻画,展现乡村的人文关怀。例如焦波导演的《乡村里的中国》以及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等作品,将镜头对准小人物,通过聚焦平凡个体并加以放大,透视出当代中国乡村的真实图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过快导致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展示,表达了创作者对于乡村的人文关怀与时代思索。

(二)凝聚乡情,彰显民族精神力量

乡村纪实影像创作初期的大部分作品将视角聚焦于劳动人民精神面貌的刻画以及乡土社会生存空间的描摹上。伴随着新时代文艺思想的提出,乡村纪实影像的创作实践需要明确新的方向:融入乡村社会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在故事中发掘乡情,回归到以纪实美学为风格、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每一座乡村的文化积淀,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乡村纪实影像应对故乡记忆进行留存,将“精神还乡”纳入创作主题,在乡村故事的记录中唤醒在外游子对于“故乡”的追忆,凝聚乡情,重构乡村文化,将时代的精神力量融入到“人情味儿”中。

(三)唤起乡愁,增强农民文化自信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乡村文化逐渐式微,如今的乡村已经开始和城市融合,只剩下“集体记忆”还成就着怀旧的表达。乡村纪实影像对这种“集体记忆”进行记录和展示,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学表现形式,在感动和怀念中形成一种“乡愁”情绪萦绕在人们心间,这种情绪在影像表达中可能是一门亲切的方言、一处破落的建筑,也可能只是家乡的一碗面。乡村纪实影像以乡村生活为形式记录和传递着乡村文化,通过表达乡村文化内涵,构筑起文化认同,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创作者在力求风格、形式创新的同时,应努力将乡愁往事融入乡村故事的讲述中,以饱含深情的影像再现传统乡村社会风貌。

四、结语

文艺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会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折射出富有生命力的时代之光。乡村纪实影像创作者秉承新时代文艺思想的引领,在扎根乡土社会现实生活、记录当代“三农”事业、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的路上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纪实文艺
1942,文艺之春
砚边纪实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