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在郑首演

2021-01-30

青年歌声 2021年1期
关键词:红二十五军舞台艺术大别山

“大别山,英雄山;银杏树,幸福树;勿忘树下母亲的叮嘱;百年路上走过我们的队伍……”近日,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进行了首轮试演。《银杏树下》是一部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民族歌剧,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大别山干部学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歌剧团、交响乐团、舞蹈团和郑州师范学院合唱团联合演出。

该剧取材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以红二十五军长征为主线,采用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站在当代,回望历史,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几个重要阶段讲述红军家属洪姑和红二十五军五个娃娃兵之间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故事,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老区人民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意志,表现了党和人民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血肉情感,军队和人民情同手足的母子情怀,深刻诠释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揭示了“不忘初心”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念和精神的永恒动力。

为排演民族歌剧《银杏树下》,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歌剧团、交响乐团、舞蹈团精英尽出,联合郑州师范学院合唱团组成了近300人的庞大演出队伍。同时还特邀了国内一流的歌剧主创、演出人员加盟,强强联合。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歌舞演艺集团不少中青年歌唱家在演出中担任合唱或辅助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民族歌剧《银杏树下》终于与观众见面。大幕拉开,红色旅游小镇建设奠基仪式上挖出的欠条和子弹把人们的思绪从现在一下子拉回到了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中,银杏树下,一幕幕荡气回肠的故事在此展开。

有贫苦百姓初次分到土地的欢呼,也有地主武装反攻倒算的压抑;有红军娃娃兵与洪姑一起生活的温馨,也有红军长征时的惜别;有日寇扫荡的残酷,也有刘邓大军到来时的喜悦;有娃娃兵不断牺牲的悲壮,更有共产党兑现承诺时的衷肠。感天动地的故事、优美动听的演唱、美轮美奂的舞美、炫目逼真的音效,使民族歌剧《银杏树下》不仅动听而且好看,充满着昂扬的正能量。而其中“换子”“梳头”“回乡”等场面,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剧场气氛十分热烈。有观众由衷地称赞道:“河南又诞生了一部好听、好看的舞台艺术新剧目。”据介绍,《银杏树下》已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百年百部”重点扶持剧目。

猜你喜欢

红二十五军舞台艺术大别山
舞台艺术中演出监督的重要性分析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又见大别山
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获奖名单
试论舞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试论沣峪口会议的历史功绩
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的队伍建设探析
红二十五军长征后勤保障研究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红二十五军长征战略转移的提出及其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