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鲁院是『球星』

2021-01-26刘泉锋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12期
关键词:篮下马老持球

刘泉锋

当年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年仅三十,篮球打得好,很多同学喊我“乔丹”。

总结一下自己球技好的原因有三。一是速度快,简直防不胜防。先是脚快。只要你持球,别认为我离你很远,眨眼间就到你眼前,持球人都会情不自禁叫一声“妈呀”。再是手快,一不小心,你拿着的球就让我掏走,不尴尬都不行。二是投篮准,几乎百发百中。篮下持球对方两个人防不住,反正总有空隙让我采取各种方式把球弄进头上的篮筐里。三分球更是绝了,远处只要出手,往往是一声中的。那时多打半场球,七个球一班,这里面我至少要投进三到四个三分球。三是弹跳高,对抗力强。尽管一米八的个头在球场并不占优势,但我跳得高,照样在大个头上把球掳走。至于对抗,别看我人瘦,但那些年常练金刚气功,定力好,腕子硬,大胖子也占不了便宜。后来大家让辽宁一位练过气功的同学专门防守我,人称其“东北虎”,我们俩成了“死敌”,但最终往往是我成功突围进球。于是对方就有人不满地喊 :“怎么搞的,又放了!”“东北虎”有时也很急躁,回怼一句:“你行你来防!”

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每天下午打球,我所在的一方总是赢,坐的是“金桩”,轮番上阵的都被我们一个个击退,于是就有人抗议。后来,大家把我手下稍好的球员都换走,把那些几乎从不打球的人塞给我,想方设法削弱我这边的力量。这样,我身边就多了一个新球员马步升。

说到马步升就多说两句。我们俩上课邻桌,谈得来。那年他还不到三十,甘肃人,微胖,大胡子。学习结束后,我返乡,他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班继续深造,现在也是一位多产作家,被国内评论界誉为西部散文、西部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马步升虽不怎么会打球,但有他的长处,能满场跑,敢撞敢抢,把球场搅和得乱糟糟一团、战火四起的样子。特别有意思的是,有时他在篮下逮住球,身边无人防守,但他绝不出手投篮,总会历尽千难万险,把球从篮下带出来交到我手上,这时他就认为自己胜利了。马步升也是我在篮球场上唯一一个死党,每天下午他总会早早到场,站在我旁边,这样他就能潇洒地打上一个下午。

再来说说观众。起初观看我们打球的人并不多,后来越来越多,半个球场被围了起来。观众越多,尤其是女观众越多,打球的人就越认真,战斗的气氛就越紧张,战争味道就越浓,“乔丹”的名字就是彼时观众给我叫响的。

让我非常自豪的是曾遇到一位部长级观众。因为中国作家协会招待所就在鲁院里,这里来来去去有很多不知名的人物出现。那段时间,每天下午,我无意间发现球场边多了一位老先生,年近七旬,中等个头,花白头发,带着一副浅色眼镜,看得很认真,脸上始终带着笑意。这样持续了一个多礼拜,后来有一天我与老人聊上了,才知道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烽。天哪,他就是马烽,我诧异极了。马老是我从小崇拜的偶像,我是“啃着”他的大部头小说《吕梁英雄传》长大的。那段时间马老在招待所居住,没几天就要去山西了。我与马老谈得非常投机,两人还在篮球场旁边合了影。

1992 年7 月底,历时半年的进修结业,除少部分同学准备进一步深造外,其他同学陆续返回家乡。我离京的前一天上午,研讨班陈小平等几位师兄专门从外面买来酒菜,就在他们的寝室为我饯行。那天下午,球场上看打球的人特别多,不知谁在一楼大厅的大黑板上,用粉笔赫然写下一行大字:“打球去,为刘泉锋送行!”这情景让我好不感动,至今想来都会喟叹,今生今世几曾有?

猜你喜欢

篮下马老持球
“严防死守”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米寿书法家马良骥:满纸云烟一抹笑
投篮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长寿之道
马三立趣谈悟人生
马老送我一幅字
我们班的篮球赛
我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