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运行满月 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市场活跃度还待激发

2021-01-23陈鸿应

上海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收盘价成交量交易

截至8 月15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迎来满月。自7 月16日碳排放权正式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累计成交额超3.29亿元。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 月13 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51.88万t,累计成交额超3.29亿元。当日,CEA 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5.1万t,成交额275.41万元,当日开盘价55.43元/t,收盘价54.00 元/t,收盘价较前一日下跌2.58%,全天无大宗协议交易。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介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市场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从上线时的48 元/t 最高涨至61.07 元/t。除了首日成交量达410万t 外,其他交易日一般在几万吨到30万t 之间。

另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国碳市场运行满月的21 个交易日中,CEA 日均成交量为31.04万t。从成交方式来看,其中,挂牌协议成交量为533.9万t,占比81.9豫,挂牌协议成交额2.77亿元,占比84.15豫。21 个交易日中,仅3 个交易日有大宗协议交易。目前价格维持在50~60 元/t之间。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总经理杨宇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全国碳市场成交量中,80豫以上均为挂牌协议交易,而且60豫以上发生在全国碳市场开市首日,日均成交量为31.04万t,扣除首日后日均成交量约为12.07万t。”价格波动方面,以挂牌协议交易收盘价来看,CEA 价格自开市以来价格呈波动上涨趋势,日收盘价均未低于全国碳市场开市首日收盘价。从价差角度上看,在仅有的3 个有大宗协议交易的交易日,大宗协议当日均价均低于当日挂牌协议日均价,价差幅度在2.72豫~21.94豫之间,变化较大。

赖晓明表示,全国碳市场交易量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到目前为止,企业的交易账户开户率是80豫左右,也就是2 162家发电企业中约1 600家完成了开户。企业资金账户的开户量比较低,进而影响了企业入市操作。二是此次纳入交易的企业中,大多没有参与过地方试点交易,对碳交易有关流程、管理方法、管理意识的理解都还有所欠缺,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意愿目前还有待提高。

赖晓明还透露,推动控排企业尽快交易、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加快机构投资者入市等措施都在积极推进中,“争取到年底,全国碳市场达到初步活跃状态”。

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碳市场交易情况整体符合预期。下一步,全国碳市场需要多维度提升市场活跃度,这可以从增加交易品种、纳入其他类型交易主体、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等方面推进。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此前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建立健全全国碳市场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全国碳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

全国碳市场是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有关专家认为,全国碳市场刚刚起步,需要给市场一定的运行期。未来,随着交易机制成熟,交易主体增多,除了控排企业之外,其他投资机构也有可能参与进来,以及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为交易品种,全国碳市场的流动性会逐渐增加,为排碳合理定价。

谈及目前全国碳市场亟须解决的问题,杨宇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的碳交易制度与机制仍待完善,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愿减排交易相关制度亟待出台,碳排放的核算、报告、核查体系亟待完善,如除发电企业外其他行业企业碳核算方法仍待更新。此外,该方面还需解决的问题有建立碳历史数据库,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及中国碳数据话语权等。”

据悉,全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和交易品种正在酝酿扩围。当前,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抓紧对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情况进行摸底,为这些行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准备。

猜你喜欢

收盘价成交量交易
一周成交量大幅增加前50只个股
一周成交量大幅增加前50只个股
一周成交量大幅增加前50只个股
股神榜
股神榜
股神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股神榜
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