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茎基腐病春季防治技术

2021-01-23禹城市伦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高兴华

农业知识 2021年1期
关键词:感病基部侵染

文/ 禹城市伦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兴华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典型的土传病,也可通过种子传播,由假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复合侵染小麦茎基部引发该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存活于土壤中及病残体上,一般从根部和根茎结合部侵入,侵染小麦主茎和分蘖茎,然后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扩展至小麦茎基部。因与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的早期症状相似,很容易混淆造成误判。

发病症状

小麦苗期受到侵染后,幼苗茎基部叶鞘和茎秆变褐,严重时引起麦苗发黄死亡,拔节抽穗期感病植株茎基部变为褐色,田间湿度大时茎节处可见红色霉层,成熟期感病严重的病株产生枯死白穗,籽粒秕瘦甚至无籽粒,严重影响产量形成,导致大幅减产。小麦茎基腐病在小麦分蘖到小麦黄熟均可发病,小麦返青拔节期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抽穗灌浆期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小麦茎基腐病在小麦抽穗后症状明显,表现为植株矮化、萎蔫、青枯或干枯,灌浆期典型症状为“白穗”,籽粒秕痩或无籽粒,茎基部为黑褐色腐烂,稍微用力可以把茎秆于茎基部拔断。小麦根腐病也能导致小麦“白穗”,但可以连根拔起,这是两者的重要区别。

发病原因

首先,小麦、玉米多年连作,秸秆全部就地还田,致病菌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应该是近几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病越来越重的主要原因。

其次,小麦品种不抗病。调查发现部分小麦品种对茎基腐病优势病原菌假禾谷镰刀菌抗性整体较差。生产中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性无相关性。

再者,小麦苗期长势弱,抗病能力差。有的是秸秆还田秸秆数量较多,分布不匀,或翻耕过浅,镇压不实,保温保墒性能差,造成小麦根系悬空,养分水分供给不足导致的弱苗;有的是小麦播种过深,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及分蘖,次生根少,加之发芽出苗消耗养分过多导致的弱苗;有的是除草剂使用不当,药害导致的弱苗;土壤含盐量大或过量使用化肥导致的弱苗等等。以上情况导致的弱苗抗病力降低,就极易感病。

春季防治技术

在当前生产中缺乏抗病品种的情况下,防治应以健身栽培为核心,采取农业措施培育壮苗增强小麦抗病能力与药剂包衣、拌种,春季喷淋喷雾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小麦返青拔节期为小麦茎基腐病的第一次发病高峰期。因此,小麦茎基腐病的春季化学防治尤为关键。

小麦茎基腐病是根茎处发病,上部叶片喷洒杀菌剂很难直达靶标,在返青期小麦茎基腐病发病初期采用茎基部淋灌具有内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可有效控制病情。可每亩用30% 噁 霉 灵 水 剂40 ~50 毫 升 加25%苯醚甲环唑乳油或25%丙环唑乳油30 毫升,兑水30 公斤喷淋,同时加入0.01%芸苔素内酯乳油10毫升或含氨基酸叶面肥50 毫升,防治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感病基部侵染
白粉病对葡萄叶片光谱反射特征及叶片生理的影响*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烤烟感病苗与健康苗根围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美国西瓜种质资源对白粉病 生理小种2WF的抗性筛选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