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对策的思考

2021-01-22肖调伟

今日消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

肖调伟

摘要: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是当今世界消防史上的一大难题,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处置此类事故的科学化、专业化程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黔南州境内危化品现状,重点论述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在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中前期处置、消防力量状况、战勤物资保障、联勤联动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为做好危化品处置准备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詞: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应急处置

近年来,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如何科学高效处置危化品灾害事故,是消防救援队伍面临的现实难题。在贵州省黔南州境内,以瓮福集团为代表的化工企业数量、规模较大,因此深入辖区危化品单位进行调查摸底,规范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对于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危化品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黔南州危化品现状分析

1.1  黔南州辖区危化品企业概况

黔南州境内现有危险化学品单位221家,生产性质的有21家、经营性质的有169家、储存性质的有5家、运输性质的有25家、使用性质的有1家。其中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0万吨磷酸、200吨硫酸、15万吨三聚磷酸钠、2万吨无水氟化氢等危化品;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合成氨、15万吨二甲醚等危化品;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危险源为4个氨气球罐和2个硝酸成品酸贮罐,涉及危化品约12000m3;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危险源为3座氨气储罐,储量9000m3。

1.2  黔南州境内危化品运输现状

在公路运输方面,黔南州境内共有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约1000km,据运管部门不完全统计数据,平均每天从黔南州境内通过的危化品运输车110余辆,危化品数量高达800余吨,主要涉及汽油、柴油、燃气及酚醛醚等类危化品(如表1所示)。在管道运输方面,黔南州境内的中缅天然气输气管道全长约241km,途经都匀、龙里、贵定、独山、三都、荔波六个县市;境内的中石化西南成品油输送管道全长约186km,途经独山、都匀、贵定、龙里四个县市。

1.3  黔南州范围内主要涉及危化品的危险性分析

总体来看全州主要涉及危险化学品共计25种,具有理化危害性质的有17种,具有健康危害性质的有6种,具有环境危害性质的有18种,部分危险化学品存在交叉危险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危化品有二甲醚、氢氟酸、硝酸、氢氧化钠等[1]。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伤、泄露等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均有所涉及,其中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危化品有7种,可能发生物理、化学爆炸事故的危化品有8种,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危化品有17种,可能发生灼伤事故的危化品有8种,液态、气态危化品均有可能发生泄漏事故[2]。

2  当前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危化品处置案例分析和消防救援队伍日常训练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在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中前期处置、消防力量状况、战勤物资保障、联勤联动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

2.1  前期处置与实战需求不相适应

前期处理力量到场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的问题,处置对象不确定、会不会燃烧爆炸不确定、灭火剂用水用泡沫还是用干粉不确定、厂区力量会不会处置能不能处置不确定、生产工艺流程不确定等,相反我们一些指战员在战斗过程中会出现“无知者无畏”的情况,对危化品灾害事故的客观规律把握不够好,灭火救援时急于求成,总想一下子将事故控制住,一味猛冲猛打。对此,首战力量的处置可以总结为五个“不到位”:一是接警受理不到位,在受理报警时,对危化品种类、数量、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掌握不清,未能第一时间调集足够力量和有效装备,未能对前方指挥员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二是灾情侦查不到位,通过对近年来25起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案例进行统计,造成消防员伤亡的9起事故中,有7起与侦检不到位有关,如2016年8月6日,江苏省某地工业园区发生一起火灾,起火部位主要为电镀车间,战斗期间未全程进行侦检,战斗结束后,7名专职消防队员在撤离火场时,摘下空呼器,不慎吸入有毒物质,造成3人中毒1人牺牲,后经现场勘查,有毒物质为氰化物;[3]三是防护不到位,部分指挥员实战经验缺乏,对灾害事故现场的危险性和残酷性预见不足,对现场复杂性和艰难性考虑不够,认为开展侦查和进行自我防护显得可有可无;四是警戒不到位,基层消防救援站人多事少,灾害现场用于警戒的人员较少,导致警戒不严,一方面易将火源等危险因素带入,另一方面还可能受到围观群众的压力,影响安全,如2016年2月5日,贵州省某地消防救援队伍参加安监局组织的烟花爆竹集中销毁行动,在销毁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现场警戒不严,没有合适掩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5名消防员牺牲、5名指战员受伤;五是组织指挥不到位,危化品灾害处置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贯穿于从接警出动到战斗结束的全过程,组织指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处置行动的成败。

2.2  日常训练与实战需求不相适应

不同危化品虽然理化性质及危害性不同,但在处置中只要掌握基本的、关键的技战术措施,也能确保将事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甚至消除。通过对近年战例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指战员在危险源辨识、安全防护、人员救生、危险源消除等技战术措施实施过程有所欠缺,普遍存在技战术实施目的不明、开展时机把握不准、训战脱节等问题。一是在思想上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和战斗素养;二是专业知识学习不够,不能准确掌握理化性质和处置方法,不能科学安全进行防护,不能预判现场形势;三是专业化训练不到位,停留在“考什么练什么、上级抓什么就练什么”的范畴,对专业训练没有专门的考核评价体系,功夫花得不多;四是熟悉演练不到位,一厂一册、一厂一预案、实战演练等工作跟不上,对辖区的危化品性质、数量、重点危险设备和运行情况等重大危险源缺乏评估分析[4]。

2.3  战勤保障与实战需求不相适应

据调研发现,多数支队在应对突发事故的准备不够充分,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所需的车辆器材、油料、灭火剂、饮食、空气呼吸器、特种防护服等保障物资没有达到模块化储备运输的要求,在需要时才临时装卸和运输,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导致现场战勤保障不成体系,效率不高。

2.4  联勤联动与实战需求不相适应

消防救援队伍与联勤联动单位,平时缺乏训练和准备,从信息共享、调度指挥、现场通信等环节上没有形成一体化管理制度,致使作战指挥体系难以建立和完善;战时联勤联动力量无法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无法第一时间拿出有效的处置方案和措施,有时会存在互相观望的尴尬局面。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打牢基础,夯实灭火救援根基

一是加强专项培训,组织指战员学习掌握主要危化品警示标识、危险特性、专用灭火药剂、应急处置措施、作战安全要则等;优化危化品应急处置人装编配,大力开展个人防护、侦察检测、阵地设置、堵漏洗消等技战术训练。二是加强熟悉演练,对涉及危化品的场所逐家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判定和风险评估,制定一厂一手册,包含平面图、重点部位图、水源分布图、道路疏散图、危化品理化性质一览图、生产工艺流程图等,制定一厂一预案,包含作战编成、处置措施、灭火药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三是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构筑岗位应急处置人员、班组应急处置小组、车间应急处置分队“三层防护网”,一旦发生险情,工艺处置队、关阀断料小组、专家技术人员等应急力量能同步响应、快速到场、协同处置,将事故险情消灭在初期阶段,实现“救早灭小”的目标,如2020年1月17日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瓮福工业园区兴发化工发生爆燃事故,现场有甲醇、硫化氢、硫醚、甲硫醇、硝酸钠、苯、二甲基亚砜等多种危险化学品,爆炸燃烧发生后,还极有可能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同时兼有高温、高压、腐蚀、剧毒、冷冻等各种极端环境,灾情发生后,厂区负责安全的技术人员组成的关阀断料小组第一时间将输送管道的阀门全部关闭,第一救援力量到场后,也没有盲目行动,优先采取侦察检测、控制警戒的战术措施,为后续救援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有效避免了灾情的扩大。

3.2  配强装备,提高战勤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主要涉及的防护、侦检、通信、警戒、救生、掩护洗消、堵漏、辅助等八大类器材专业装备配齐,如针对可燃气体泄漏,需配备防爆对讲机;针对有毒气体泄漏,需配备氧气呼吸器;针对放射物质,需配备放射性侦检仪;针对液体、气体存储场所,需配备膨胀袋;针对槽车交通事故,需配备各类酸碱、易燃易爆性输转泵等。二是加强高精尖装备配备,有针对性地配备多臂举高喷射消防车、大流量远射程泡沫消防车、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多剂联用举高喷射消防车、远程供水系统、大型供液消防车等车辆和大流量远射程移动炮、无人机、遥感影像、侦检机器人、拖车炮等装备。三是加强灭火药剂储备,按照辖区危化品单位最大最不利灾情处置需要,储存泡沫液、干粉、沙土、石棉被等应急物资,与邻近泡沫灭火剂等生产单位签订战时调用协议,明确投送方式、拓宽投送渠道,实现“分类储存、统一调集”。

3.3  强化训演,提升实战打赢能力

一是按灾害发展阶段模拟训练,主要包括初期侦察检测训练、警戒洗消救生掩护训练、堵漏装备应用训练等,初期侦察检测训练包括侦检、个人防护装备的基本应用和初始隔离区设置的基本内容、方法、实施程序;警戒洗消掩护救生训练包括警戒、洗消、救生、掩护装备的基本应用和警戒、出入通道、洗消通道、掩护及救生等技战术措施实施程序、方法、要求;堵漏装备应用训练包括危化品堵漏工具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二是按参战队伍层级训练,总、支队全勤指挥部重点围绕指挥调度、信息支撑、辅助决策、编程作战、现场通信、风险防控、战勤保障等进行训练;基层指挥员重点围绕关阀断料、稀释驱散、堵漏封口、注水排险、倒灌输转、紧急停车、泄压排爆、冷却控制、堵截蔓延、驱散稀释、倒料输转、侧线循环、紧急避险等战法措施,组织战斗班组训练;基层消防员重点围绕安全防护、侦检、警戒、搜救、关阀、稀释、堵漏、输转、灭火、自救等技战术措施进行训练;安全助理及安全员要实时监测装置部位及邻近设备温度、压力、液位等关键参数。三是定期开展合成演练,在解决不同对象、类别、时间、地点怎么训的问题后,要定期开展合成演练,通过模拟化工装置燃烧爆炸等场景,重点训练组织指挥、技术战术(包括心理训练)、协同配合等方面能力,锤炼队伍在有毒缺氧、爆炸燃烧、浓烟高温等环境中的实战能力,提高指挥员的快速决策和临机处置能力,以实现反应快速、处置高效、影响最小的要求。

3.4  统一指挥,健全联勤联动机制

一是建立专家库制度,在相关部门、专業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消防救援队伍等范围内遴选专家人选,重点充实化工、建筑、医疗、环境等专业人员,建立专家组等级灾情响应制度,充分发挥其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智力支持和辅助决策的作用。二是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依托应急管理部门建立物资装备储备库,与相关单位签订战时调用协议,掌握最大需求量及调运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S].2010.

[3]魏淑艳,杨大瀚.中国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的“监管空间”问题研究——基于31个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案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173-179.

[4]吴水东.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危机管理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Abstract:The disposal of hazardous chemical disasters is a major problem in the history of firefighting in the world today, and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degree of fire rescue teams in handling such accidents.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s in Qiannan State,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fire rescue team in the pre-disposal of hazardous chemical disasters, the condition of fire fighting force, the security of combat materials and the joint mechanism,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l disposal.

Keywords:hazardous chemicals;disaster accident;emergency disposal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
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对当前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的几点思考
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防范
进口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管理建议
基于FCR的城市地下供水管网应急处置系统设计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台风天气配网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技术和应急处置工作
我国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应急处置现状问题分析
浅谈工程安全评价中引入安全监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