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学霸郭严聪: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

2021-01-22郭严聪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23期
关键词:清华北大考试习惯

郭严聪

小学时,我的目标是一高附中的加强班,初中时,我的目标是一高清北班,在高中,我的目标是清华北大。很荣幸,我都实现了。我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不仅是由于一份热切的向往,一份对未来的追求,更是由于目标符合实际,难易适中。

一上学,我们就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每次考试大都会排名次,这就可以成为我们设立目标的一个很好参照,常言道:“每天进步一点点。”设立目标也是循序渐进的,初三时,我的小目标是一高的清北班,大目标是全县第一。为了实现自己的大目标,我开始分析往年的中考招生成绩,以及每次考试自己的成绩和位次,若想考第一,自己大概要考什么样的分数,在此过程中,我又根据自己对每个学科的掌握情况制定目标,只要我的每个学科都达到了目标,总成绩自然而然就达到了目标,想要实现总名次的目标把握就大了。很可惜的是,因为一分之差,我与第一失之交臂,但是“求大得中,求中得小,求小不得”,试想,倘若我只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门当户对”的目标,我在中招考试中,取得全县第二这样一个名次的概率又会有多大呢?

到了高中,校园道路两旁挂着往届清华北大学子的照片,餐厅前的石头上也刻着他们的名字,每次路过,我都会提醒自己,2021年夏天,我也要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那里。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习惯问题,当你习惯于总结,习惯于反思,就更容易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失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考试中粗心大意?

其实,初中和高中的这六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给大家举几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和同学们的聊天过程中,我偶然发现,语文成绩较稳定、优秀的同学大都喜欢读书,并有很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字跡也非常工整清晰,虽不能算是书法,但整个卷面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以前我的字丑得一言难尽,到了九年级,面临着中考招生的压力,我分析了自己的各科成绩,发现如果不练字,我的语文成绩很难达到自己的预期,于是我下定决心把字练好,当时是九年级上半学期,对我来说还有大半年时间,每天晚上我无论如何都要抽出半小时练字,并且改掉了不正确的握笔姿势。这个好习惯使我一直受益到现在,今年高考,满分150的语文能够考145分,一手好字和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是大功臣。

我尝过好习惯的甜,当然也吃过坏习惯的苦。具体体现在英语上,背单词、背课文是英语的基本功,可我在初中时却偷了懒,自以为英语一直很不错,就放松了对单词、课文的背诵,自以为问题不大,直到英语成绩开始下滑时我才慌了神,这时已经有一个大窟窿了。我发现了自己的毛病,于是,同学们学语法的时候我在补词汇量,同学们冲刺高考的时候我在补语法,我总比同学们慢了一步。就这样,我的英语一差再差,总是在这方面吃很大的亏,而高中时间比初中更紧张,我总会感觉力不从心,直到我真正坐在高考考场上的时候,内心还满是忐忑。

话又说回来,九年级时改正握笔姿势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从此以后我无比相信只要下定决心,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或许是这份信念支撑我走过高二最黑暗的那段时光。

我们都会经历挫败,颓丧,迷茫,甚至会对接二连三的考试感到恐惧、害怕。高二时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我依然没有放弃考上清华北大的目标。有一天,我和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谈到心仪的大学,我说想去清华北大,但是她并没有鼓励我,反而称得上是打击了我,因为我当时的成绩确实离清华北大非常遥远!她那时说:“这都是梦啊!”然后我说:“不,这不是梦,这是目标。”她又说:“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总共不超过五六人,女生又能有多少?你还不如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那种不被看好、连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打击自己的感觉,着实非常难受。不过最终我还是从那段阴霾中走出来了,一方面是有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在于老师。我初三时期的班主任对我的评价里有一句话:“无须扬鞭自奋蹄。”这句话被高二的我拿来激励自己,我以为自己已尽了全力,但还是被老师批评。任何人都会受到批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他人的批评。很多同学,包括我,在被老师严厉批评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反感、不满情绪,非但没有改掉缺点,反而故意与老师作对,以惹老师生气为“荣”。但是在此我要感谢批评我的那位老师,他在我不思进取时对我说:“你在这儿温水煮青蛙吧,煮着煮着就把自己煮下去了。”这话确实挺伤人的,那天晚上我躲在被窝里哭了很长时间,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你们想想我当时该是多伤心啊!不过我边哭边反思自己,老师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每次考试我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一再下滑,从班里的上游滑到了中游,还有往下游滑的趋势,而自己也对中游水平的成绩毫不在意,还有一种舒适感,没有像以前一样要求自己,就像温水中的青蛙,意识不到致命危险的降临,最后只能在快乐中安详地死去。

有句话叫“闻过则喜”,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自己迷茫的根源,不再一天天空想清华北大的目标,当然了,清华北大的目标当然是不能更改的,不过我要把更多心思花在约束当下堕落的自己上,自然取得了不小进步。

无论你现在的成绩是优秀还是中等或暂时较差,都不要轻言放弃。我很佩服我的一位同学,他一开始成绩并不好,考高中时,在县里是第1000多名,通过分配生进了一高。但是,到了高一下半学期,他的成绩已经稳定在年级前十了,一高年级前十就是全县前十啊!我身边有很多这样逆袭成功的例子,希望你们会是下一个。

接着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学习经验吧,因为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就着重说一下语数英理化生这六科。语文,平时要注意阅读积累,不要盲目刷题,做题时学会分析答案。这个很重要,通过答案发现出题人的套路,并让自己的思维向出题人的思维靠拢。其实题做多了就会发现,答案中某些句子经常出现,适当背一些这样的万能语句,也能提高主观题的正确率,不过,也不能一味依赖这样的万能语句,还是要通过分析比较来提高个人的学科素养。数学和物理就放在一起了,个人感觉这两个学科的特点比较相像,我以前十分看不起题海战术,但是现在不得不感慨,题海战术确实很有效,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学过的知识,找到手感,尤其是刚学过新知识之后进行的练习,趁热打铁。刚上高中时,物理难度突然加大,我一开始十分不适应,后来通过多刷题,也没有其他技巧,就把成绩刷上去了,所谓的手感,其实是一种熟练度,看见题目大脑中就会浮现对应的解法。同时要注意一题多解,课余练习时就多思考几种解法,另辟蹊径找到的方法可能简单,也可能复杂,但总归是打开了一种新的思路,这样在考场上遇到新题难题才能随机应变。至于英语,除了背单词,背课文,老师还教过一种做题小技巧,就是找对应,把问题和文章对应起来,比如阅读理解,题目的顺序和文章的顺序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大致是第一段对应第一题,第二、三段对应第二、第三题,明白了这个规律,在我们找对应的时候就会比较方便。

我始终相信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刻苦和努力。

(特约教师 卫东辉)

猜你喜欢

清华北大考试习惯
“放弃清华北大”见证考生认知理性
清华北大:相爱相杀的TOP2
打造技工教育的“清华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