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贫困生“树洞”刷屏:每天10元伙食费,却资助4名孩子上学

2021-01-22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树洞助学金家教

作文君:“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他是贫困生,每天吃饭不超过10元;因出不起班级出游费,错过集体合影……但他读研后,每学期竟省下3200元,资助4名学生继续学业。2021年11月,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上流传,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受到广泛关注。2021年11月9日,多位清华学生向媒体表示“文章里没有卖惨,也没有诉苦,学长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的大学生活,让大家看到苦难中的韧劲”。他用轻风细雨般的叙述,乐观诚恳、自强感恩的人生态度,激励着我们在苦难中磨砺自己,对善意的帮助心怀感恩,回馈温暖,然后成为温暖本身。

时文选读

在树洞里

□一名清华毕业生

在树洞里,我看到了一些领国家助学金的同学大手大脚,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好像并不困难,我更看到了许多拿了学校的奖励,可是连感谢信都不愿意写,觉得很麻烦的同学。我想把我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我来自单亲家庭,家里是困难户。从我上大学起,家里就拿不出一分钱了,5000元的学费,750元的住宿费,这些在7年前,我刚上大一的时候,都是天文数字。

你们知道T35吗?我很感谢这趟列车,它至今都在,这是唯一从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白皮列车。是的,就是比动车组便宜一半,时速120千米的最普通的空调列车,你们可能都没坐过这种火车了吧。

它的硬座票价是140元,卧铺和动车组硬座一个价是280元。我每次都是用学生票70块钱,坐一宿回家。这张票很难买,更多的时候,我是拿一个小马扎,或席地而坐,看一宿书也就到家了。

我大学四年的所有火车票的价钱加起来都不如北京到上海来回一趟的高铁。

我高考成绩是当年的省前十名,所以入学的时候有5000元的新生二等奖学金,同时我有5000元的助学金,最后,我一般每年会从学院不同名义的企业类型的奖学金中获得一种,大约是3000元。这就是我一年的全部,扣掉6500元的學杂费,我恰好还剩下一半的钱,也就是6500元。我给自己的任务就是花一半的钱,留下一半的钱买电脑,买必须用的电子设备。3200元分到8个月,一个月就是400 元。我在大一入学的时候给自己算了这样一笔账,我知道,我每个月只能花400元。

还记得,刚军训的时候,中午解散以后,大家去食堂吃饭,排最多人的地方是哪知道吗?是饮料窗口和西瓜窗口。看到大家吃西瓜,我都是咽咽口水,默默地喝水瓶里的水,心静自然凉。每天10元的伙食费,你们是不是很诧异?

早饭∶0.4元一碗的豆浆+2个2毛5的小包子+1个鸡蛋。或者1根4毛的油条+1个鸡蛋。包子在老清芬有,现在已经没了。4毛的油条和碗豆浆,都在听涛。听涛是我本科最常去的食堂。

午饭∶4两的米饭9毛,在听涛的话,我就要香锅旁边那些肉菜,可以打半份的!有一道甜甜的排骨土豆,只要3.5元。还带粘稠的汤,我把汤拌在饭里,稀里呼噜地吃掉,真的很香。

晚饭∶4两的米饭9毛,紫荆二楼的素菜窗口你们知道吗?只要5毛到1元钱,有四样菜,白菜、豆腐、白萝卜丝、豆芽菜。我每次换一个菜,特意让师傅来点汤,就着米饭吃。

前两年我就是这么过来的。你问我有没有遗憾?我有,我有一个至今都耿耿于怀的遗憾。

我们班级在第一次组织大家出去玩的时候,所有的花销我提前问了一下,大约人均150元。我那时候真的没有这些钱,我花不起,我就撒谎说自己有事,也就没有去。所以,我们班级的纪念册里,第一次出游的照片上没有我,这是我本科四年最大的遗憾。学弟学妹们,你们明明有好多机会和班级在一起。班委们,你们明明可以组织大家团建,却因为一点点事就抛之脑后,等你们毕业了,可能就会发现,多复习一天,多看一天书,和失去一段回忆比起来简直一文不值。

我很感激学校,我也占用了很多的社会资源。在我统计的钱里,我没算水费。因为教学楼、图书馆、系馆都有免费的水。我一般都是拿着两个空瓶子,10点左右回宿舍之前灌满,作为晚上喝,漱口,第二天早上喝+漱口的水,这个习惯我坚持了两年。别说奶茶了,连1.5元一杯的饮料我也没喝过。

就这样,时间线一晃,来到了大三,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城市让我发现,省钱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就是赚钱。于是,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选择了去做家教。

我的第一份家教在北京森林公园附近,林萃路那里。为了省点路费,我是绝对不舍得打车的。每次这6公里的路,我都是骑自行车,中间还有一座桥,上坡下坡有专门可以骑自行车的路,不过现在回想还真是挺难骑呢。

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也不会讲价,我也不想失去它,当时家长问我,多少钱,我说一般多少钱呢?行情价就行。他说,那就100元一小时吧,感觉我讲得很好。我很高兴,100元一小时当时觉得很多了。就这样我带他家闺女从初一到初三。她中考考了98分,只扣了2分,我还是很高兴。

不过到今天,我发现其实我有点被坑了。第一,他给我的价格并不高。第二,他经常让我接孩子放学,然后一起吃晚饭,然后上课。实际上一晚上就荒废了。从我出发到回来一共要4~5小时。我当时想的是,不想失去这工作,同时,我解决了晚饭,他家保姆做得真好。我就一直坚持下来了。总的来说,我做到了我该做的,他们也收获了我的真心。

我每年要写两封信,一封是给企业的3000元奖学金的感谢信,一封是给基金会的5000元助学金的感谢信。有时候我们还会拍个小视频,发给企业家们,祝他们生日快乐。

每年的这些信,我都是手写,写了洋洋洒洒3000~5000字,总结这一年的情况,说一下未来的计划。记得大三那年,我把我找到家教的事情在信里说了,我还问,不知道我还有没有资格领钱,不过我确实很需要这笔钱。当时,还收到了回信,说让我安心读书。我内心充满了感激。

那封回信也是80多岁的郭女士亲笔写的,至今我仍保存着,这封信也改变了我读研时的一个决定。

2018年,我大四了。这一年我白天去企业实习,晚上偶尔继续做家教。周末写论文,完成最后的一些本科课程。同时我担任了班长。其实班级里的同学很照顾我,大家都很nice,给予了我很多帮助。

实习工资一个月有4000元。家教除了那一家,还接了一家,价格涨到了200元。第一家家教确实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所以我也没有涨钱,只是拒绝了一些本不属于我的接送任务。

就这样,我把研究生的学费攒出来了,也把散伙饭的钱攒出来了。

我花了2000块钱请班级的同学吃了一顿散伙饭,我们在毕业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我说:我好遗憾没有和大家在大一就一起出去玩。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知道大一的时候,第一次出去玩,我没有去是因为我想省钱,他们本来也想叫上我,但是不用我AA,又怕伤我自尊,也就实在没有办法。2019年,研究生生活开始了,系里的负责老师也不再和本科阶段相同,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我仿佛又回到了2014年的夏天,第一次踏进园子,看到新生们军训,我仿佛又回到了买不起西瓜的日子。我尝试了一下,看看还能不能保持住当年的状态,我发现,还好,当年的技能包还没有丢。

系里在邮箱发了邮件,询问是否有人需要助学金。这一切就像是本科发录取通知书时,收到的困难资助信一样,只不过时代变了,当年是纸质版,现在是电子版了。

我思考了很久,我没有要。我知道,也许从客观上说,我依然属于园子里困难的那批人,我依然可以去争取。但是,我和我自己比,我发现我可以养活自己,我可以自力更生了。那些钱就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还是把它们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这就是“郭女士”在信里告诉我的。她的钱现在就是个数字,相比于资助别人,我这个有心的孩子让她看到了希望。她不希望我去做家教,她希望给我更多的钱,但是,学校有学校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因为我写信,就给我更多的助学金,这不公平。

所以,郭女士的信让我做了第一个决定,我不再要助学金。

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了,研究生可以做助教,我的导师也会叫我们写一些东西,给一些补助。家教也没有落下,生活进入了平稳期。上天是眷顾我的,在我的求学生涯中,一路遇到了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好的朋友,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我回忆了这一切,也将他们和我的论文一起永远录入数据库。

我想说,我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所以,我做了第二个决定,从研一开始,我每个学期拿出了3200块钱,资助4个孩子这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这可以支持他们读完一个学期。这是一个公益组织,是我家乡那边的希望小学,我实地考察过,也有他们的名单,我能力有限,这也是我力所能及做的第二个决定。把爱传递下去。当然,做我的学生还是很严格的,我每学期回家的时候都会去看他们,给他们4个小家伙开一天的会,让他们知道外面的样子,也让我知道他们的样子。咱们学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这句话。我认为,厚德载物就是说,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应该有相应的德行去支撑。

直到今天我也认为上天是眷顾我的,我的家里人都身体健康,不需要我去照顾,我遇到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老师,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才帮助我找到如今的工作,开始未来的生活。

我接受了这一切,那么我就該做出相应的回报,匹配我的德行,去资助像我一样的孩子,我想这就是未来我要做的。

希望未来有一天,我的能力能够让我像清华的校友一样,成立基金会。我想我会亲力亲为,去真正做一些实事。

就写这么多吧。感谢大家的鼓励和祝福,也祝愿大家,一切顺利!

(摘自清华大学某匿名平台,因版面原因有删减)

跟帖

@清华大学力学博士罗承成:因为穷过,所以更觉帮助的可贵。写下这篇文章的学弟至今仍不算富裕,却心系那些贫困学子。这种推己及人的情怀、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态度,让人颇受感触。

@乐儿含冰:现实版的《送东阳马生序》,读完不禁两眼泛泪光,“盖余志勤且坚若此”。洞主加油,祝你未来一路顺畅!

@不懂还是不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这名清华寒门学子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用最朴实的语言,讲出最温暖、最有力量的故事。

@森林与芳华:在网上看过太多东西,忘了原来人还可以美好,有余力时不忘助人,不仅是金钱,还有精神,自勉!

猜你喜欢

树洞助学金家教
找到自己的树洞
树洞里的秘密
对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思考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