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以来广西与全国居民医疗保健费用的比较▲

2021-01-22黄永耀吴升华冯启明李英利

广西医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总费用医疗保健筹资

黄永耀 吴升华 冯 俊 冯启明 李英利,2

(1 广西医科大学卫生与健康政策研究中心,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294329564@qq.com;2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桂林市 541004)

新医改前我国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快,老百姓看病就医经济负担重,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9年,我国新医改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新医改实施至今已有10年,本研究通过了解广西居民医疗保健经济负担情况,评价广西新医改以来取得的成就,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广西医疗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2017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2009~2017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由国家卫健委卫生经济发展中心出版),选取2009~2017年广西和全国居民医疗保健费用的相关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及文献分析方法,分析2009~2017年广西与全国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的比重情况、人均卫生总费用及其增速变化情况、卫生总费用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及变化情况,评价新医改以来广西取得的成就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2009~2017年广西与全国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的比重情况 2009年广西卫生总费用为407.06亿元,2017年增至1392.98亿元,卫生总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新医改以来,广西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放缓,2009年增长速度为25.16%,2011年的增长速度最高(29.29%),2014年降至最低值(7.05%),2017年又升至12.60%。2009年广西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为5.25%,2017年增至6.83%,该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新医改以来全国卫生总费用总体也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17 541.92亿元增至2017年的52 598.28亿元;全国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变化比较平稳,其增长速度缓慢,2009年增长速度为20.68%,2017年为13.49%;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从2009年的5.08%增至2017年的6.35%,总体呈增长趋势。见表1。

表1 2009~2017年广西与全国的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的比重

2.2 广西与全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及其增速变化情况 2009~2017年,广西人均卫生总费用均低于全国水平,广西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009年的838.27元增至2017年的2 851.55元,全国人均卫生总费用从2009年的1 314.26元增至2017年的3 783.83元。在人均卫生总费用增速方面,广西最高为2010年的33.24%,最低为2014年的6.27%,年均增速为16.62%;全国最高为2011年的21.27%,最低为2014年的10.93%,年均增速为14.13%。见表2。

表2 2009~2017年广西与全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及增速比较

2.3 广西与全国卫生总费用构成及其变化情况 新医改以来,广西、全国卫生总费用构成均是社会卫生支出占比逐渐增加,政府卫生支出占比相对稳定,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渐降低。其中广西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9年的34.80%增至2017年的37.27%,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9年的28.87%增至2017年的35.60%,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9年的36.33%降至2017年的27.13%;全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9年的27.46%增至2017年的28.91%,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9年的35.08%增至2017年的42.32%,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9年的37.46%降至2017年的28.77%。见表3。

表3 2009~2017年广西与全国卫生总费用构成比较

2.4 广西与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及变化情况

2.4.1 广西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及变化情况:2009~2017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538.00元增至1 254.00元,增长速度最高为2011年的24.64%,最低为2013年的-12.22%,年均增速为11.16%;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205.00元增至931.00元,增长速度最高为2014年的34.14%,最低为2013年的7.55%,年均增速为20.82%。在变化趋势方面,2009~2017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有升有降,总体呈增长趋势,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见表4。

表4 2009~2017年广西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情况

2.4.2 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及其变化情况:2009~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856.41元增至1 777.37元,增长速度最高为2014年的14.92%,最低为2010年的1.79%,年均增速为9.56%;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287.54元增至1 058.75元,增长速度最高为2011年的33.97%,最低为2016年的9.83%,年均增速为17.70%。在变化趋势方面,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有升有降,总体呈增长趋势,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呈增长趋势。见表5。

表5 2009~201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情况

3 讨 论

3.1 2009~2017年广西卫生总费用增速放缓,占GDP比重高于全国水平,但人均卫生总费用偏低 首先,新医改前期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过快,是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新医改后,我国出台了一些控制卫生总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措施并取得成效,广西卫生总费用在新医改初期增速均高于全国的增速,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总费用增速也随之放缓。其次,在卫生总费用占GDP 比重方面,广西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呈增长趋势,除2015年外,其他年份广西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最后,广西人均卫生总费用增速在新医改初期大于全国水平,而后逐步放缓。广西人均卫生总费用虽然在不断地增长,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还相对不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上可知,新医改以来广西卫生总费用增速过快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有所提高,但其支出水平相对不足,需持续加大卫生投入力度,提高城乡居民获得医疗保健的能力。

3.2 广西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政府卫生支出比重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有所增加,但社会卫生支出增量不足 在卫生筹资结构方面,广西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从2009年的36.33%降至2017年的27.13%,低于全国水平,政府卫生支出占比和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均有所提高,但2017年广西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为37.27%,高于全国的28.91%,而广西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为35.6%,低于全国的42.32%。从筹资结构来看,想要降低个人现金支出占比就得增加政府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的占比,如果仅靠加大政府投入来降低个人卫生支出的占比,需要考虑政府卫生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旦政府卫生投入规模下降,很有可能导致个人卫生支出的占比出现反弹[2]。但政府投入不可能长期高速增长,因此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势在必行,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还需十分谨慎[3]。因此,广西需要考虑筹集更多的资金来缓解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经济负担难题,制定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医疗服务行业,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3.3 新医改以来,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呈“两低一高”,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呈“两高一低” 在医疗保健支出总量方面,2009~2017年广西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均呈增长趋势,虽然广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平均增速均大于全国水平,但是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量均低于全国水平;在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方面,与全国水平相比,2009~2017年广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均较低,但无论在广西还是全国,农村居民该指标水平总体高于城镇居民。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可知,新医改以来,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呈现“两低一高”,即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水平低,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低,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速高;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呈现“两高一低”,即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速高,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高,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水平低。说明新医改以来广西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水平得到增长,获取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但其总体水平偏低,可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4 建 议

4.1 政府应持续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并提高其使用效率 新医改以来,广西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呈增长趋势,2017年政府卫生支出比重远高于全国水平,这可能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广西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加强公共筹资能力的主要途径只能是依靠政府投入而导致[2]。今后需保证政府投入的持续增长,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保持卫生和健康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

然而政府不能只盲目增加医疗财政支出的规模,还需要将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相结合,注重各部分的医疗支出与社会医疗需求相适应,以有效控制个人医疗支出的规模,从而有效缓解居民“看病贵”问题[4]。同时,还需要注重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按绩效来支付,确保卫生总费用的合理增长,明确财政支出的事权范围,使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医疗卫生的优先领域[5]。

4.2 政府主导,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比例 从筹资结构来看,我国卫生筹资主要有3种途径,包括政府、社会和个人。新医改以来,我国着重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降低个人卫生支出占比来降低居民个人卫生支出经济负担。因此国内增加卫生筹资的方法主要靠增加政府投入和增加社会筹资。在我国政府卫生投入增速有所放缓的大背景下,广西应该提升社会筹资水平,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筹资和商业健康保险对社会卫生支出快速增长的拉动力,有序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和筹资水平,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报销补偿比例;鼓励和支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提高赔付支出占比[6]。广西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比例失衡,社会办医水平较低,多元化办医格局还不够平衡、不够完善,需要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合理扶持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不断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比例[7]。

4.3 加大对基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力度,缩短城乡差距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医改以来广西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偏低,城乡差异明显,农村居民医疗保健负担比较大。广西未来需要考虑加大对基层医疗保健的支持力度。首先,需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进人才培养,建立薪酬激励制度,使基层留得住人才,让基层居民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提高居民就医获得感;其次,促进基层公共卫生的建设,健全基层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发展低成本高收益的公共医疗服务扩张之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改善低收入群体医疗健康水平不高的状况,进而缩小社会健康水平不平等的程度[8]。最后,提高基层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建立并完善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拓宽筹资渠道,提高筹资水平,加强监管力度,科学厘定赔付水平,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商保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促进政策健康、平稳、有效地运行,有效减轻农村居民医疗保健负担[9]。

猜你喜欢

总费用医疗保健筹资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医疗保健和技术:数字医学的开端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谷歌探寻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保健的方法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转变探讨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21世纪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首次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