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回归自然建筑设计——建筑与健康

2021-01-22滕欣欣

四川水泥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环境

滕欣欣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浅析回归自然建筑设计——建筑与健康

滕欣欣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当今环境问题一直环绕于我们的周围,生态环境的优异对我们建筑的设计带来怎样的发展方式,社会发展经济技术不断突破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迅速壮大的,低碳与环保觉醒使之再次成为重大问题。从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的方针发生新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围绕着什么是建设建筑与健康同在的建筑设计?为什么寻求建设建筑与健康同在的建筑设计?在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中得出现代建筑设计与健康发展方向的具体措施。建筑与健康同在既是建设回归自然的建筑设计又是与时俱进多元融合利用科技进步建造更好满足人们愿望的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健康的建筑。

回归自然;健康;融合;科技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命题,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相关,在建筑中寻求建筑与自然、人类和谐周兼顾发展的局面已经迫在眉睫 。建筑健康与人类健康同样重要,建筑的健康最终会应用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上,建筑作为人类居住以及其他活动的空间是人们无法脱离的空间。 建筑与健康同在就是坚持国务院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1】建筑的健康是寓于环境中的健康,建筑健康更关乎民生。现代人类健康这个课题日益被人们重视健康的生活健康的工作健康的学习健康的环境健康的居住等等都无一部围绕着健康这一课题。今天建筑与健康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代表着健康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重中之重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追寻与健康同在的建筑设计。

1 为什么要寻求与健康同在的建筑设计?

农田今天的世界是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式建筑也各有各的特色经济的高速发达也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楼大厦层出不穷,不再似昨天一样远处是小山近处是村庄。高楼大厦源源不断的出现节节比高像孩子们长个一样你比我高我比你更高,总是在追寻第一。可随着这个趋势的不断发展,我们生存空间的幸福感就不断的降低了。建筑层数不断变高人们显得越近乎蚂蚁般渺小,自由呼吸变得局促不安。同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问题,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绿色安全得不到保障经济发展的再快,生活水平再高也不能取代绿色健康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性。所以建筑与环境能否和谐发展,互利共赢,这就关系到的人民的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幸福指数的上升与下降,建筑空间是人们无法脱离的空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空间之中,空间的或大或小那都是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地方。可环境的健康,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周围。以住宅为例,住宅作为我们每天都休息的空间,我们对她的期许是无限期望着的。根据国外家庭问题专家的不断分析得出每个人也就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在住宅中要度过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而一些家庭成员如家庭主妇和学龄前儿童在住宅中居住停留的时间更长,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上学子女在住宅中消磨的时光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3】因此住宅作为人们使用率最高的建筑,如果连住宅都无法满足自己需求,那他还有什么动力去生活工作学习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不仅如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大多数人为追求现代化的生活,远离了乡村住进了城市里的高楼,随着高楼愈加增多眼前的绿色被数不尽的高楼所遮蔽。原来鸟儿鸣叫的欢愉被川流不息的车流所掩盖,偶尔出现一只鸟堕入窗台那都是奇闻异事更令人们无法忽视的是人心理上的恐慌与精神上的压迫。人们在试图冲出这烦闷的压迫四出冲撞之下逃离城市现象不断显现。回归自然这一命题也广泛地被拿来引用。当下一个非常火爆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在乡下建一个小房子,体验劳动生活,走出房门便能看尽满山绿意盎然。这是否是当代人所说的回归自然?乡村的小房子遍地都是乡村的美景也可以是满是绿意但也有的,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寸草不生、河流污浊不堪还散发恶臭。这还是人们所向往的回归自然吗?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回归自然的建筑显然不是在乡村随便建一间小屋子,回归自然融于环境,不为自然界带来负担,不为原有生态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对于建筑本身而言它所建造的这所房子是否绿色环保,是否可持续?虽然说炊烟袅袅令我们忆往昔静谧岁月,但燃烧所产生的浓烟是对大自然造成污染的。回归自然的建筑应是符合建筑方针中的“绿色”在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给出明确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健康建筑是绿色的,绿色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提前绿色才能带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与健康同在,人们只有在健康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建筑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建筑的健康与否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试想即使生活在乡下,屋顶浓烟滚滚、树木风景伤痕累累人们还怎能安逸的居住下去。健康是代表着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回归自然的建筑是不用担心周围会有有毒气体排放、有毒物质侵袭及不可控地质灾害伤害的。使人们真正意义上得到居住的满足,身心的愉悦。就此看来建筑的健康是必然的。

2 现代建筑设计与健康发展方向同在的具体措施

建筑与健康同在,应该怎样设计建筑才能符合这一命题?首先建筑回归于自然,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相适应。中国地大物博景色各异,社会人文历史环境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相融合于建筑之中。中国的南方与北方地域环境自然景观各异,生活习惯,风俗面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以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就各有其特点。北方的建筑风格比较庄重严肃,像是北京的故宫,黄色和青绿色的琉璃瓦将庄重严肃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北方普通的住宅,居民也喜欢用红色去点缀,其次北方的地形比较平坦所以建筑材料也比较单一,多使用砖、石为材料。在建筑造型方面比较强调朴实、厚重。而南方的建筑则以清雅见长,建筑大多是白墙黛瓦的组合屋顶坡度陡峻,翼角起翘,体现出轻盈细腻质感在建筑材料上用的多是浅色的涂料、木结构、仿木结构、钢结构等强调清新通透。所以健康与建筑同在应当尽最大可能的尊重地方特色。尊重地方特色,保留地方文化,运用地方材料,避免大规模的从全国各地区采购建筑材料学会融合当地的建筑特色,这样不仅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更加自如的显现建筑与地方特色。顺应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形态,巧妙地利用地势因地制宜,保护自然的生态资源,不易为了建筑而去破坏原有的生态稳定系统。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广西龙州县金乡中山村建筑规划为例,村落的位置选在一个船型的山岗上,为了顺应自然的地形条件,保护其周围的树木花草等资源,村落的总体布局也是采用了穿的造型船造型的中心是街道广场中间最宽处尽二十米,两端最窄初尽八米左右广场的东西总长为一百五十米用作集市节日活动,南北两侧沿船型的两边排列着整齐的民居商店每户开间约五到八米,前高后地尽量保留山岗周边大量林木,为了保护树木还做出许多类似的例子。正如有些企业建筑公司为了研究如何进行保存一棵树,开始发展考虑如何将建筑与树木共存的方式来实现既保留原有的树木,又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将树木建在建筑之中,设有庭院,可以遮挡树木,或者让他们通过屋顶继续生长。所以说合理利用资源使建筑真正有地域特色使之更具有地域文化精神而不是像现在的某些新农村改造都是同样的白墙黛瓦突出整齐划一的整体性缺乏地域特色,不要显得处处是我乡。

3 建筑与健康同在也应体现在建造建筑的表现手法上

建筑在展现特色的基础上还应博采众长,在多元化的时代,建筑艺术已不单单是一种手法就能将美,发挥到极致的时代了。现代建筑在融入某一特色建筑表现手法的同时还运用其它地域表现手法技巧如在建筑设计某一住宅时除了运用某一地方特色风格还融入中国园林、日本枯山水、欧洲极简主义使其容积率变得可观。实践告诉我们,任何设计的出现都不是一种表现手法就能完成的正如我们认识的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像是一座观音像,印度的观音像传到中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同化和演变在唐代形成了中国的观世音像从普通人眼中要注重的是它的功能性,他是用来做祭拜的神明,艺术家感受到的是它的造型和艺术色彩,而建筑师就更厉害了,融合所有人的看法从新的角度去创造一个新的作品出来。正所谓依旧是一就是一但追其本源最终形成的一是融合了不同方面的新的产物。就其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只能用隐喻的美观来表现,正如电影中的蒙太奇除了模糊空间外,在设计语义和符号上,模糊的蒙太奇则能够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秩序的镜头按着导演所要表现的主题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现在很多建筑师就是要体现这种隐喻。多种元素的混合多种方法的融合运用体现的是新时代下的不断发展前进,当然同时也包含着建筑设计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4 建筑与健康同在更应利用科技进步及新材料开发为健康环保生态的环境做贡献

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新兴技术更能给建筑设计注入新的活力。健康与建筑同在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科技的力量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高效的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技术的利用,地热环保资源的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现建筑与健康同在的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运用科技的力量达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及综合措施有效的节能、废弃物的排放减量无害满足对环境的最小冲击。拿楼宇的生活系统来举例,结合用户需求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在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能耗、水耗以及处理废水的运营成本。科技的进步,运用于建筑给建筑带来健康。同时新型材料的不断被研发及应用,用于建筑上的新材料不断增多更加突出了建筑与健康同在的理念,“节能减排”这个词更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以挪威的能源大楼设计为例,挪威Brattrkaia能源大楼,让这所建筑在其使用期限内所产生的能源远大于消耗,作为能源积极性建筑它力图制定一个未来建筑的新标准。在设计表现上能发现其中一侧的的里面向内倾斜形成一个光的天井给大楼的室内提供光照,天井中心又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空间为员工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减少了人工光源。科技新产品“液体光”即楼内的人工照明系统根据内部人员活动的差异柔和的调节光照亮度,这样一来又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又利用通风和供热技术在以用户使用舒适度为第一前提的情况下,运用科技手段在不使用电能的情况下调楼内的温度。新型材料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增加了新的活力,“透光水泥”一种能够在建筑外部与内部之间形成半透明的界面,且不会影响建筑内部的使用要求。诸如此类的新材料、新科技的产生不断推进着建筑设计的前进与发展,建筑与健康这个理念也不断的被推广,同时为建设健康绿色建筑不断激发新的活力。

总之建筑与健康同人类生存发展的地位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构建建筑与健康同在的设计是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最好保护的保证,同时是提高人类幸福感的重要方式。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阎俊爱,张所地,绿色住宅的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房地产,2008(5):43-45.

[3]《了解住宅设计的重要性》(企业教科书大众版)

滕欣欣(1998- ),女,汉族 山东省德州市人,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TU7

A

1007-6344(2021)01-0280-02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绿色环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绿色低碳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