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021-01-22张彩彩

四川水泥 2021年1期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

张彩彩

Engineering technique 工程技术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张彩彩

(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国家不断建设和城市化速度加快,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建筑的基础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无疑是决定建筑质量的重要施工部分,因此,提高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是保障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常见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应保障策略。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0 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稳定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市场对高质量建筑的需求在增加,低质量建筑正在逐渐被市场淘汰掉。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序较多,施工过程也较为复杂,但混凝土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施工工艺是否专业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混凝土施工的整个环节中,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把控,才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从而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项目的顺利施工。

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1.1 混凝土施工准备

建筑工程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砂石、水泥等混凝土材料,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采购,同时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材料进场时的检查工作,杜绝质量差、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后按材料的类型和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同时也要保障材料存放过程中的材料质量,避免因天气等原因降低材料质量;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材料要立刻更换。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才能确保施工时材料的质量依旧达标,从而保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施工质量。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之前,应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制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指定搅拌混凝土所使用机械设备,并做好原材料的运输计划和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养护工作,才能确保下一步工序的有序进行,也能提高搅拌配合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2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需要由石灰、水泥等原材料通过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而成,搅拌操作方式有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建筑工程混凝土搅拌过程先使用机械搅拌,再使用人工搅拌成型。混凝土的搅拌流程为:首先,根据定好的材料配合比先进行涮膛,也就是进行预拌,预拌的意义在于冲涮机器内膛,从而保证混凝土正式搅拌时材料配合比的合理性;其次,启动搅拌机,并以此放入除水之外的原材料后进行均匀的干拌,然后按照比例将水徐徐加入,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添加时间不能高于2分钟,全部加入后继续搅拌2分钟;再次,将拌合物卸出在拌打捞上,使用人工搅拌方式继续搅拌1~2分钟即可进行试件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加入水后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全部操作。

1.3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将施工区域的垃圾、油污等彻底清除,确保施工区域环境良好,也要对垫块的铺设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区域具有良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才能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包括:现浇混凝土,是现阶段建筑项目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施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浆下浇灌是在槽孔内充满泥浆的情况下,将容导管插入槽孔,再将混凝土导入容导管,利用混凝土与泥浆之间的密度差异性,进行浆下置换;水下混凝土浇筑方式常用于在水利工程等特定的水下建筑施工环境中;分层浇筑方式,能有效减少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缝隙和气泡,同时根据一层浇筑效果来决定浇筑次数。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从发车起算到浇筑结束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冷却或出现冷缝;分层浇筑时上下两层浇筑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才能避免出现冷缝。

1.4 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捣实类型也包括机械捣实和人工捣实两种,只有在工程量小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人工,一般建筑工程混凝土捣实施工基本采用机械捣实。相比人工,机械捣实方式具有强度高、效率快、质量好等特点,机械捣实使用的振动器,根据使用方法不同分为外部、内部和表面振动器等,应根据施工结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振动器。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是内部振动器;较薄建筑构件混凝土捣实使用表面振动器;对捣断面较小的,例如梁、柱等建筑构件使用外部振动器。另外,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易性和 流动性,才能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需求,混凝土捣棒长度也不同,例如,当混凝土浇筑施工深度为9米,使用大约5米长的混凝土捣棒,分三次振捣,三米一次,在模板下方3米开洞插入振捣棒,混凝土捣实后使用模板封口,6米、9米时工序相同。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要重视整个阶段,才能在合理时间内将混凝土捣实到合理密度,避免冷缝出现。

1.5 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后,混凝土中的凝胶体要在保持施工原型的过程中进行水化最后转化为具有粘结力的稳定结晶,从而定型。但因环境温度的不稳定性,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快蒸发,就无法顺利水化,从而造成混凝土脱粉现象和收缩变形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后,要立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混凝土的养护过程要按照顺序进行,在混凝土表面的抹压工序完成,混凝土表面凝结后,要先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再使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并以多次洒水的方式始终保持塑料薄膜表面有水珠。另外,完工后会与水接触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养护施工工序时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完工后会与含盐水接触的混凝土,应在设计环节提高混凝土强度,从而减少含盐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当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达到冬季寒冷气温值时,采取保温养护措施,禁止洒水并喷涂养护液;在腐蚀环境中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温度变化,对温度实时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护措施;做好混凝土养护记录,并录入施工资料档案中保存。

2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2.1 材料使用问题

混凝土材料选购一般由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进行,而采购人员往往对材料质量了解不够透彻,在进行材料选择时,更考虑规格合理、价格优惠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对厂家信誉缺乏一定调查和了解。从而导致后期混凝土原材料搅拌施工时,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专业性不足,配比过程合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从而导致原材料配比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的混凝土无法用人眼轻易观测出来,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施工温度问题

当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会影响混凝土搅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变化和混凝土养护施工中的水分变化。当外部温度达到夏季施工温度值,环境中湿度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加快,若不能采取措施稳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最终与设计不符;当环境温度过高,混凝土内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也会影响并缩短施工时间,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施工完成就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冷缝等问题;当环境温度过高,在混凝土养护时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容易造成混凝土脱水现象,从而出现干缩裂缝等质量问题;当外部环境温度达到冬季施工温度标准时(连续五天外界最低温度低于-5摄氏度或评价温度维持在5摄氏度),普通混凝土施工项目应取消,或按照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

2.3 技术应用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容易出现裂缝问题,首先,在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水化热问题不能有效控制,因混凝土内如水化热不能及时排出来,在累计下出现内外较大温差,从而出现裂缝;其次,因运输问题导致材料供应不及时,或在施工过程中人为、技术原因导致施工停顿,从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专业性不足,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收缩情况掌握不及时,造成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足;因施工现场人员操作不规范,或对混凝土特性了解不充分,从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因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力度不足,无法保证施工水平和施工效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技术优势。

3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3.1 科学选材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工作时,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水泥、骨料等原材料。例如,在选择水泥材料时,要对水泥的性能进行质量检测,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需求选择合理品牌水泥;在进行骨料采购时,应对骨料的光滑性等性能进行质量检测,并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粗、细规格的骨料,避免因混凝土施工材料采择不合理、不科学,从而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提高采购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能提高采购人员合理选材的能力,也能引导采购人员提高对工程结构的了解性,从而提高了采购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3.2 保证混凝土的科学配比

混凝土施工中常因配比不合理而造成材料浪费、工期拖延等问题,因此,提高对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比,等减少混凝土材料浪费等问题。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前,相关施工人员应明确水泥、砂石等材料的用量,并按照用量和顺序依次添加搅拌,才能保证混凝土的科学配比;其次,相关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施工相关图纸进行详细了解,才能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 并在搅拌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和搅拌时间,以免因搅拌时间过长、过段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再次,混凝土搅拌完成后,相关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进行检验,避免有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入施工区域;混凝土搅拌是一项共同协作的施工环节,因此,应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才能有效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出现。

3.3 混凝土浇筑、养护的优化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相关施工人员应对模板尺寸进行了解掌握,并将模板规格和强度特性与浇筑工作相结合,进行合理施工;要避免模板表层存在任何杂物,保持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模板表层的整洁性;在振捣过程中要避免模板出现较多孔洞。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是在混凝土浇筑、捣实后开始,首先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查,并对养护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才能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另外,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理力度,审核混凝土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也会越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运用专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对建筑企业品牌建设具有正面影响,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在行业中最有效的竞争力。

[1]顾鹏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5):188+190.

[2]李玉胜.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议[J].建筑·建材·装饰,2020(15):68-69+94.

[3]李琦.探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4):164+169.

[4]程绪宇.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9(35):133-134.

TU723

A

1007-6344(2021)01-0175-02

猜你喜欢

混凝土建筑材料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