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21迟绍洪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地屠宰检疫

迟绍洪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畜牧科,云南 寻甸 655209)

0 引言

近年来,在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并成为了畜牧兽医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项工作整体的成效并未达到预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对现存农村动物产地检疫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有侧重点地制定问题处理办法,保证动物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畜牧业发展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环境。

1 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

1.1 屠宰检疫率相对较低

畜牧业行业在发展和进步的的同时,针对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整体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往运输检疫逐渐朝着原产地检疫模式改变,市场检疫也渐渐改成了屠宰检疫。在每一个乡镇,都建立了产地检疫报检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工作原则。同时,基于这种背景,检疫工作的效果也达到全面提高[1]。但是,因为乡镇集贸市场所供应的畜产品很多都是由分散的农户所饲养的,并且,由于农户饲养的规模以及数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终使得检疫工作的开展所花费的成本非常大,无论是报检率,还是检疫率,都不能有效提升,对检疫质量的控制造成了不利影响。

此外,定点屠宰检疫的动物种类较少(寻甸县只有生猪屠宰),所涵盖的范围不大,针对基层设立的检疫申报点检疫设施设备较为简单,再加上应用的屠宰技术与发达地区的先进手段相比,检疫的方式和手段的滞后性很强,无法将各项检疫法律法规切实落实到工作中。

乡镇的检验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常凭借肉眼观察动物健康与否,仅凭眼睛观察认为没有问题之后就出具动物产地检疫证明,进而对检疫工作的效果和检疫质量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检疫人员承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羊街镇在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累计检疫动物猪67 111头,牛282 367头,羊5 632只,禽类136 851羽,马骡9 459匹,大量的动物产地检疫出证,在现有检疫技术设备落后情况下,存在着非常危险的不可控风险。

1.2 养殖人员检验检疫意识薄弱

通对对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整体现状分析,很多养殖人员的检验检疫意识不强,有时还会出现对检疫工作抵触的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检疫人员开展工作。并且,有的养殖户认为,动物检疫工作没有一点作用,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动物养殖的成本。要想提升检疫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需要有高水平的技术以及人才作为支撑。但检疫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能有效地对养殖户和群众宣传动物检疫的法律法规,致使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对动物检疫必要性的认识不足。

此外,畜禽标识是疫病可追溯体系构建的主要部分,借助畜禽标识可以对动物从农场一直到餐桌实现全过程监管。可养殖户在养殖阶段,重视程度不高,畜禽标识磨损等现象非常普遍,一圈猪佩戴耳标到出栏时能够识别的耳标所剩无几,这样不仅阻碍了检疫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表1为羊街镇振坤养殖场畜禽标识佩戴情况调查表。

表1 羊街镇振坤养殖场畜禽标识佩戴情况调查表

1.3 违法案件的办理难度较大

在对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阶段,经常出现违法案件在处理过程中,整体困难性较大的情况,实际的监管环节十分薄弱,乱丢死亡动物的尸体、违法贩卖死亡动物等情况时有发生,最近几年有所好转。但是,在对问题展开调查和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偏多,设施设备的供应不足,乡镇兽医站人员少。全县16个乡镇90%的没有公车,下村入户都是开自己的私车,兽医站大部分只有2~3人,一年到头基本没有周末和休息。2019年3月22日接到举报电话:在清水沟村委会小黄坡村路边有丢弃的死亡生猪,调查了2 d都没有线索,请示分管领导后兽医站3人和2名防疫员24 h蹲守,通过11 d的辛苦蹲守,终于在11月8日晚上11:15抓到丢弃死亡生猪的养殖户,立即汇报县级部门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处理。

在对动物饲养和运输的时候,因为没有对动物进行科学的管理,大大增加了动物的死亡率,而经营者也没有严格地依照相关流程和规定进行解决,只是对动物丢弃或者继续贩卖,从而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3]。同时,根据目前落实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生猪需要在专门的屠宰场屠宰,必须经过严格的屠宰检疫之后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大部分的屠宰场只建在县城,距离40~50 km以上乡镇的屠宰户不愿意把生猪运到县城进行宰杀,依旧像原来一样在自己家里宰杀后运到农贸市场出售,而这一情况的存在,也刚好说明现在的动物检疫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2 解决对策

2.1 强化对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面对现阶段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期间存在的不足,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应该从根源上予以高度关注。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确保畜产品质安全的基础,是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检疫问题出现概率,应该结合工作现状,科学地制定能够与本地区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需求相吻合的方案,并严格落实到工作中。同时,将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单独设立,从而为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配以专门的人员,加大对检疫设施设备的完善,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政府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动物检疫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对实验室体系进行健全,让监督执法条件能够得到优化[4]。

2.2 强化养殖户的检疫意识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养殖户主动积极配合检疫工作,地方人民政府应该在工作阶段预算专门的资金,用来开展养殖户和检疫人员的检疫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增强检疫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在严格按照国家检疫标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疫病流行现状,有针对性地对检疫重点进行调整,强化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

2.3 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查处

在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组织开展阶段,政府部门需要将自身协调组织的作用高效发挥出来,对相关职能部门予以高度的关注,要求其必须配合农村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进行,保证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各类违法行为解决。针对出现的违法案件,应该高度关注,从根源防治,确保可以彻底杜绝病死畜禽出现在市场中。同时,无论是上游的养殖户,还是下游的畜产品加工厂等,政府部门都要做到监管严格,并加大对畜产品安全的宣传,保证相关人员可以充分认识到不法行为产生的危害性。此外,上级主管部门要设计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应该为农民养殖现状建立电子台账,实现对畜禽出栏以及存栏的动态化管理,兽医站实时掌握养殖户的养殖情况。需要明确的是,即便畜禽已经处于死亡状态,但养殖户也绝对不可以自主处理[5]。

3 结语

针对动物疫情而言,其产生以及蔓延除了会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之外,也会对社会大众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在我国养殖行业在实际的发展阶段,动物检疫工作的组织和进行,虽然已经被政府以及群众关注,但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改进力度,保证社会大众可以获得较为健康的畜产品,保证满足市场对动物产品安全要求,全面推动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地屠宰检疫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