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不同地区11 408名男性孕前健康风险的暴露状况

2021-01-21李新艳周培莹吴玉璘姜志欣许豪勤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苏中健康检查

李新艳 徐 宁 张 磊 周培莹 吴玉璘 姜志欣 石 慧 许豪勤

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36

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我国政府一直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1]。201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3]。江苏省2012 年提前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试点项目工作全覆盖[4],2015 年江苏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完成,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为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生殖健康服务与管理有机融为一体,为江苏省计划怀孕的育龄夫妇提供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孕前检查、风险评估和妊娠结局随访等综合服务功能[5-7]。男性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5 年江苏省三个地区11 408 名男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资料分析,评估该人群孕前健康风险暴露状况及地域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地孕前优生干预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 年江苏省3 个项目市县孕前优生项目参检男性为研究对象,共11 408 名。

1.2 方法

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并按照统一的技术服务规范,填写《江苏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手册》,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展孕前优生健康知识宣教,病史询问(疾病史、家族史、饮食营养、生活习惯、环境毒害物质接触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乙肝血清学、肝功、梅毒螺旋体筛查等)。按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指导手册[8-9]”评估4 类与子代密切相关的男性孕前风险因素的暴露状况。4 类风险包括:①行为风险:饮食、吸烟和饮酒情况;②遗传风险:疾病史、出生缺陷患病史、家族成员近亲结婚史、遗传病家族史;③传染病风险:传染病病史(乙型肝炎、性病以及其他传染病)、乙型肝炎、梅毒螺旋体;④其他风险:体重、血压、心率、肝功能(谷丙转氨酶)、生活或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因素(放射线、高温、噪音、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尿常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1 408 名男性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

11 408 名受检男性平均年龄(27±4)岁,其中30 岁以下9085 名(79.64%),汉族(99.92%),高中(37.61%),工人(43.31%),农业户口(91.88%)。不同地区人群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性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风险暴露状况

被动吸烟和吸烟人数较多,分别为2433 名(21.33%)和1786 名(15.66%),苏南地区的吸烟率远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饮酒率为16.64%;有疾病史、出生缺陷患病史、家族近亲结婚史、遗传病家族史者分别为0.54%、0.08%、0.06%和0.90%;有乙型肝炎病史、性病史者分别占0.11%和0.01%;传染病疾病史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为5.16%,其中苏中地区最高(8.86%)。梅毒螺旋体初筛异常的检出率为0.05%;生活或工作接触有害因素占比3.98%,苏南地区占比最高(15.63%)。尿常规中异常的比例苏中最高,其次为苏南,苏北尚未发现。不同地区人群行为风险及其他风险的高风险暴露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不同地区人群体重指数、心率、血压、谷丙转氨酶、肌酐的高风险暴露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1 11 480 名男性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例(%)]

表2 11 408 名男性高风险暴露状况[例(%)]

表3 11 408 名男性体检项目高风险暴露状况()

表3 11 408 名男性体检项目高风险暴露状况()

注:1 mmHg=0.133 kPa

2.3 各地男性高风险占比

根据服务规范发现1 个或多个方面有异常的男性评估为高风险人群。本研究中共有634 名男性被评估为高风险人群。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高风险占比分别为1.99%、3.56%和7.95%。

3 讨论

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问询、体格以及实验室检查,筛查出会影响子代健康的各类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治疗,使其选择合适时机怀孕生育,规避影响优生的风险因素,对于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男方作为优生优育的重要组成成员,其健康也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重要因素。研究显示:环境污染、生存压力、吸烟、饮酒、辐射等因素[10]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形态变异、DNA 损伤,进而影响受精卵质量,甚至导致胚胎发育不良,造成流产、死胎或畸胎,男性生殖健康在优生优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11-13]。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害自身生殖健康。江苏地区吸烟和饮酒率分别为15.66%和16.64%,远低于2010—2012 年31 省2 030 083 名男性孕前健康风险的暴露状况分析中数值(31.19%和31.81%)[14]。二者均苏南地区最高,苏中地区最低。随着江苏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宣传的深入,科学优生咨询指导以及有生育意愿男性健康意识的提高都促进男性孕前行为风险的降低。下一步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时,建议加大苏南地区男性孕前健康咨询指导,使男性备孕人群深刻认识吸烟饮酒危害,及早改变或者戒除吸烟和饮酒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降低其暴露风险。

遗传风险中,男性疾病史、出生缺陷患病史、家族近亲结婚史、家族疾病史人群分别占0.72%、0.08%、0.10%和1.09%。苏南地区占比均最高,尤男性疾病史和家族疾病史,苏南地区分别占比为3.49%和4.54%。对于存在遗传风险者,在孕前可进行遗传相关风险评估和预测,及时给予准确适宜的医学建议,风险级别较高者建议遗传咨询门诊,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决定生育方式和妊娠时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造成孕妇流产、早产甚至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我国男性HBsAg 阳性率高于女性,男性HBV 感染可能造成HBV 的父婴垂直传播的风险。高载量血清HBV-DNA 的乙肝大三阳携带者的精浆HBV-DNA 阳性率与其血清HBV-DNA载量密切相关[15-17]。本研究中参检男性有乙肝病史占0.12%,孕前临床检验中HBsAg 阳性检出率为5.12%,比例最高为苏中地区(占8.80%),最低为苏北地区(占2.47%)。本研究发现病史询问检出率远低于实验室检出率,未知情况下男性精子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感染宫腔感染胎儿,增加胎儿风险[18]。此类人群,可建议进一步检查治疗,防止其通过传染妻子再间接感染子代。

本研究评估高风险人数为614 例(5.38%)。男性高风险率不仅低于本省南通如皋地区(15.02%)[19],也均低于山东(16.39%[20]和8.70%[21])、重庆(14.85%[22])、浙江(11.93%[23])和天津(18.43%[24])地区。与江苏省常州武进2017 年(5.94%)[25]和安徽阜阳2013—2017 年(5.30%)[26]男性高风险率基本一致。经过3 年的跟踪随访,11 408 名男性家庭中共随访怀孕夫妇5892 对,分娩新生儿4568 名,无一例出生缺陷儿。得益于政府重视将孕前优生作为公共服务项目和民生实事,省、市、县多部门联动为孕前优生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撑;通过孕前优生项目开展,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形成江苏特色的“八统一”运行机制,即统一宣传、统一文本、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模式、统一流程、统一设备、统一试剂,确保孕前优生项目规范优质运行。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育龄男性孕前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苏南地区吸烟、饮酒等行为风险和苏中地区HBsAg 阳性率。持续强化男性人群的优生优育意识,真正有效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降低缺陷儿的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苏中健康检查
成都市13468名育龄男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分析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苏中发展
陕西省旬阳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