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滩涂三的鸟中“四不像”——扁嘴海雀

2021-01-21吴桐月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1年6期
关键词:海雀雏鸟滩涂

吴桐月

■指导老师/程晓琳 施小虎

说起哺乳动物中的“四不像”——麋鹿,想必同学们都熟悉。可你知道吗?在江苏东台市东沙滩涂上,也栖息着一种“四不像”的鸟类。它嘴像麻雀,体似企鹅,脚蹼如鸭,雏鸟羽色同幼鸡。

身世之谜

据鉴定,该鸟的学名为扁嘴海雀,俗名叫短嘴海鸠,又叫古海鸟。在动物学上,它属海雀目海雀科。据《中国动物图谱》记载:“该鸟冬时偶见于福建海峡,此鸟非常罕见。”它是鸟类家族中最古老、最稀有的种群之一。

古地质方面的研究表明,在距今3万年前至1.2万年前这一时期,包括黄海在内的世界大部分陆架海都发生过强烈的海退事件。至1.2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气温回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又开始上升。我们今天见到的扁嘴海雀,应是过去1万年间伴随着海侵而来的遗族。

可爱的滩涂小精灵

扁嘴海雀就像披着一抹轻柔黑纱的阿拉伯少女,头顶和后颈浑黑,两眼后下缘有一小绺白羽,像一对银白色的耳环;头顶两侧自眼睛的上方起,有一对白色狭羽。上体背羽为纯暗灰色,双羽与尾羽为墨色,呈现出金属光泽,乍看就像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套裙。

扁嘴海雀与其他鸟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双腿生在尾部,站立时直立身子,走起路来酷似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宝宝。然而,扁嘴海雀的一举一动并不笨拙,它们仗着自己那双有蹼的脚,觅食时多潜在水里,动作十分灵巧,速度比刀鱼还快。

冬天的滩涂上,一小群扁嘴海雀摇摆着矮胖的身姿,唱着晨曲,从滩上扑向港汊的湍流里。扁嘴海雀常以小群体活动,昂首挺胸地站立在港湾浅水边,温雅庄重,十分骄矜地让碎玉般的浪花冲着腿杆,不动声色。

每到寒冬腊月,那洒满阳光的水面泛起碎玉般的浪花,五光十色。远处的水面凝滞不动,在平静的水面之上却流荡着迷蒙的水雾。此刻,忽见扁嘴海雀们调皮地从水里冒出来,嘴里叼着小鱼、白虾、小蟹等美食,忽上忽下,煞是伶俐可爱。饱餐之后,它们踏着松软的滩涂,欣喜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梳理着羽毛,然后拍打着双翅。奇特的是,它们睡觉时,不像其他海鸟把头插在翅膀里,而是把头深深地埋在腹部。深夜,每当发觉谁走近它们的身旁,所有的眼睛都盯着来人,气氛肃穆。小勇士的生存挑战扁嘴海雀属于早成鸟,孵化前便经过了充分的发育,出壳30个小时后便能跟着父母离巢入海。此时的雏鸟浑身披着黑白相间的绒羽,体重仅30克左右,稚嫩的翅膀尚未开始发育飞羽。

雏鸟入海多是夜里,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家伙在黑夜中跟着爸妈,有的需要跳下百米高的懸崖才能进入大海,有的在离巢入海的过程中可能会失足从数米高处跌落至海滩上,但它们仍会照常奔跑。雏鸟只有经历波折坎坷,迎接惊涛骇浪的洗礼,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生存下来。

堪忧的未来之路

虽然长得一副“我飞不了太远”的样子,但扁嘴海雀是已知唯一一种飞越整个北太平洋、纵横美亚两洲之间的鸟。部分扁嘴海雀会从加拿大飞行到中国盐城和日本海域越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返程飞回加拿大。这一往返飞行路线长度达到了16000千米,飞两年半就能绕地球赤道一圈。大家要知道,扁嘴海雀每天只飞行4~5个小时。

自旅顺和青岛之后,截至目前,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我国沿海的江苏(连云港、盐城、苏州、太湖)、浙江(温州)、福建(福州)、广东(阳江)及台湾等地区都曾有过扁嘴海雀的记录。该种也自然成了国内最为常见的海雀。

在过去几十年间,商业、渔业导致的食物资源短缺和渔具造成的死亡,是它们在海上遇到的最主要威胁。在陆地上,它们会面临如外来入侵捕食者、栖息地质量下降和人为干扰的危险。

扁嘴海雀还会遭遇石油油污等致命影响。除此之外,繁殖地区的其他人类活动,哪怕是无心之举,往往也会给扁嘴海雀带来灾祸。人为引入海岛的鼠类、家猫等哺乳动物,是扁嘴海雀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天敌。一些人工建筑或设施,也很有可能成为它们的死亡陷阱。

扁嘴海雀属已经存在了近2000万年,在日益拥挤、嘈杂且暖化的地球上,我们与它们共处的时间还会有多长呢?

猜你喜欢

海雀雏鸟滩涂
中国发起外来滩涂草治理战
为什么杜鹃雏鸟刚破壳就会推蛋?
霞浦滩涂
Task 1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大西洋海雀
有了党的好政策,还需自己更争气——海雀脱贫实践的经验启示
大西洋海雀
大西洋海雀,你真倔
海边滩涂软淤地基挡潮闸基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