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新素材解读及运用

2021-01-20孟晓东

初中生写作 2021年12期
关键词:哈工大南开大学通知书

孟晓东

水下飞天舞惊艳全网: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碰撞

河南卫视2021年端午节晚会《端午奇妙游》炸裂出圈,尤其是开场水下中国舞《洛神水赋》更是惊艳全网。节目中,舞者化身洛神,惊艳演绎水下飞天。节目总导演陈佳介绍,整个《端午奇妙游》采用4个唐小妹视角,设计了端午节的4段剧情。开篇是祭祀活动,根据传统,端午节上午,人们都会在码头、河岸进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所以这里就考虑了一个水下的节目。结合之前看过的类似的表演,根据剧情,就需要有这样一个水下舞蹈节目。不过,惊艳的背后却是鲜为人知的辛勤付出:整个水下的舞蹈拍摄过程都要靠憋气完成,舞蹈演员大概50秒换一次气,一天反复下水超过200次,共进行3次拍摄,才拍出了这个有“1600多年历史的水下飞天”。据悉,飞天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古代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粹。河南卫视把古代舞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这种创新值得点赞与借鉴。

素材解读

华夏文明,根在河洛。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在河洛大地上,蕴藏着数不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大力提倡文化创新的背景下,随着科技的发展,河南卫视晚会新形式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大家对晚会的审美疲劳,让大家在看到精彩纷呈的作品的同时,也能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河南卫视不是第一家,也绝不是最后一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出现,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频繁惊艳世人,并且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演绎,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美丽,千篇一律的模仿。期待下一个凭借创新“出圈”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

适用话题

创意、创新、出圈、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古老与时尚……

微言妙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故步自封,只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日前,河南卫视2021年端午节晚会《端午奇妙游》炸裂出圈,不由得让人深思:没有当红的流量明星站台,没有烧钱的豪华制作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河南卫视的这一节目从“出圈”到“炸圈”,凭的究竟是什么?我想,凭的就是创新。国画大师吴昌硕说:“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端午奇妙游》的创作团队大胆创新,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层出不穷。开场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更是惊艳观众,吸粉无数。可以说,用创新使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适应了当代年轻人跳跃性强的思维特点和追求新奇的审美口味,受到追捧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南开大学“建党百年特别版录取通知书”上热搜第一

2021年6月23日,南开大学官微晒出“建党百年特别版录取通知书”,并称随通知书一并寄出的有一个荷包,其中有两粒来自浙江嘉兴的莲花种子,一枚“不负韶华”的书签,一封9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校友李正名先生的信。据悉,之所以有两粒种子,是让新生将一粒留在故乡,不改初心;一粒带来校园,见证成长。该新闻发布后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不少网友留言称赞南开大学“有心”“有创意”。

素材解读

相比于以往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千人一面的刻板,时下很多高校都开始煞费苦心、匠心独运,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让无数人啧啧称道,叹为观止。创新,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相信在学校的身体力行的示范之下,必将会有更多的学子敢于走上大胆创新的发展之路。时代在发展,新颖的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及心意满满的礼物,折射出的就是南开大学与时俱进的脚步。南开大学“建党百年特别版录取通知书”上热搜第一,无疑也就是众人对南开大学这一与时俱进之举的充分肯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今的高校,即便是知名学府,也开始变得接地气,让世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人毕竟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生物,相信学校以心换心,也必将唤起学子内心的情感共鸣,学校与学子之间的和谐融洽,也必将让校园成为更适合人才培养的温馨家园。

适用话题

创意、创新、真情、与时俱进、传承与发展、转换思维、仪式感……

拓展链接

哈工大发布“发光”录取通知书

苏季

2021年6月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最新设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其主视觉运用了激光材质呈现,该材质表面不发光,但在光的照射下,每一个角度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据介绍,2021年哈工大新生录取通知书的设计概念从“分享”主题出发,希望闯过高考大关的学子们,缓下脚步略作停留,以哈工大之名向出现在生命里所有辛勤付出的人们表达感谢之情。录取通知书共分为“破茧”“生花”“归仓”和“新程”四个章节。其中,“破茧”外封套象征了一种突破自我、破茧而出的含义;通知书外盒则烫印了冰裂纹的样式,来呼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自我勉励与坚持;通知书本身采用了“樱雪”特种纸张,它的烫印工艺具有很强的凹凸感,象征着学生们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与努力。“生花”是一个内嵌感谢信的相框,由学生在相框的空白处签下自己的名字,再献给挚爱的亲人;“归仓”是一封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签名的感谢信;“新程”作为最后一个章节,是一张刻有“哈工大见”的卡片,卡片上是哈工大校长周玉送出的寄语。

(摘自《新京报》)

“双减”意见明确禁止“拍照搜题”: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21年7月26日,义务教育“双减”文件正式出炉。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意见》明确要求,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手机一拍,答案就来,近年来,“拍照搜题”成为很多线上培训机构的引流大法。“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使得不少学生对其高度依赖。“拍照搜题”是真助学还是长惰性?这种做法要将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引向何方?据统计,“拍题神器”平均准确率不足60%,即便仅作为参考,其价值也存疑。此外,今年高考第一天就有考生将考卷拍照上传至某搜题App上,这也表明,“拍照搜题”的风险甚至已经外溢到了高考考场。为此,此次《意见》明确禁止线上培训機构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可谓正当其时。

素材解读

一个人首先要能够独立思考才能有创新。好的教育不是只教给学生答案,而是还要予以学生获得答案的“钥匙”——独立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我们再也不能容许“拍照搜题”这类看似方便的软件助长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了。

适用话题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事物具有两面性、辩证思维、独立性与依赖性……

猜你喜欢

哈工大南开大学通知书
入学通知书
浪漫的材料
一张录取通知书
百年哈工大的不解中俄缘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百年南开学子
秉承规格彰显功夫
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