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竹编

2021-01-20方辉利

少儿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丝竹编六边形

方辉利

徽州竹编,作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走进黄山市博物馆,一件清朝的竹丝编夏衣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件衣服为竹质,竹丝纤细光滑,柔软有弹性;衣领、袖口、边沿用白线镶细边;圆形小纽扣两两对称,如同蝴蝶结。这件技艺精湛的竹丝编夏衣,清凉、舒适、美观,可谓竹艺界的珍品。

破竹取料是竹编的第一步,竹编艺人指、腕、臂、牙并用,仅以一把竹刀作为工具。破篾片时,伴随着咔嚓声,篾片先向空中冲出,然后以弧线形下落着地。竹编艺人手持竹刀穿过竹节时的熟练动作,令人惊叹。破竹技艺看似简单,要练熟却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竹编艺人除破篾之外还要掌握拉丝技巧,即将粗韧的竹竿剖成需要加工的线状竹丝,有的竹丝甚至薄仅半毫米、宽一两毫米。制作竹编的篾丝、篾片要通过高温蒸煮,才能柔软而有韧性,不易折断,亦可防蛀。編织器物时,竹编艺人手指灵活地穿梭在材料之间,篾片、竹丝聚合散开,不断延伸,如一个小绣球在手中上下翻动。

制作农家常见的簸箕、畚箕、谷簟等收晒竹器,女儿陪嫁的竹盖、针线筐等嫁妆竹器,都要求竹编艺人懂细工活。例如,编织竹盖底部时,竹编艺人要先用宽篾数根,两两平行编,让它们间距适中;再用数根宽篾向右斜摆,上下穿插,让它们间距一致;然后用数根宽篾向左斜摆,顺势编织成六边形图案的竹架;接着,沿对称中轴线相继插入6根竹丝,上下穿越、丝丝相扣形成中心点,做成六瓣花蕊状。为了使竹盖精美耐用,竹编艺人还可以用数根竹丝穿越宽篾正中心,扣在六边形的正上方,如此反复编织,又编成六边形,皆扣在小六边形外边,从而形成边框纹理。这样,竹盖底部就会形成复杂的连续图案,美观大方。

歙县的徽州府衙有一个竹艺器具展厅,里面到处是竹制器具。其中一件中堂书画作品,中间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两边是书法楹联,上边还有横批。这件作品,远观与挥毫泼墨的书画作品别无二致,人们走近细看方才发现是竹编,其技艺之精令人惊叹。

徽州竹编,匠心独运。竹丝如线,竹篾如纸,编织、打磨需要耐心。传世的明清竹编实物,以碗、杯、盘、瓶等为主,突破了长、圆、方、扁等传统造型。随后,竹编艺人又创作出竹编画、竹雕等更具艺术气息的竹编作品。徽州竹编的色彩原先只有黑色和本色两种,如今多了红、黄、绿、蓝、紫等颜色,编织技艺也更多样化,有编花、透空、夹筋等。

一竹一世界,匠心出奇观。徽州竹编融美术图案、几何结构、编织技巧、文化底蕴于一体,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如今,社会各界正着力营造非遗文化的传播环境,合作共建非遗人才培养平台,从而让徽州竹编这种艺术瑰宝在新时代开出灿烂之花。

猜你喜欢

竹丝竹编六边形
游伟 《竹韵金沙》
善意谎言,真心守护
竹编存钱罐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绘画的新形式
怎样剪拼
怎样剪拼
找图形
竹丝镶嵌屏风
竹丝/椰糠有机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及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