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增多的对策研究

2021-01-20李丽萍

教育界·A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对策研究

李丽萍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和写字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许多问题,出现错别字的情况越来越频繁,而且类型多种多样,对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文章主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错别字增多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错别字增多;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低年级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以白银市平川区三年级学生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203)。

一、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识字和写字,识字和写字既是阅读课文和写作的基础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识字与写字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对生字进行认识与书写,这個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小学生学习生字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细心。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和写字是重点学习内容,但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会将错别字出现的原因归结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不高,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误解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增多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思维还不成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而生字的认识和书写需要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共同作用。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视觉的作用,如果自身视觉的灵敏度不高,对渺小的物体不能成功地分辨,那么对语文课文中的形近字区分起来就较为困难。如,小学生学习了“竞”字后,遇到“竟”字时,容易忽略“竟”中的“一”,将两者混淆。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错别字并不重视,主要学习教师讲解的内容,通过作业来复习错别字,而对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没有认真分析,也无法保证能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当教师要求听写时,学生就会变得紧张,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复习工作,对生字掌握得不扎实。当教师批改完作业后,学生在课后对错误的生字没有及时修改,也不会积极巩固与复习生字,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学生改正错别字,通常是按照教师的规定抄写错字,在抄写的过程中没有强化记忆,不利于学习的进步。

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养成科学地识字、写字的习惯。小学低年级生年龄小,身心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不过模仿能力很强。例如,一些学生看到教师书写板书的速度非常快,便加以效仿,没有认识到教师是通过长期训练才有如此快的书写速度,而胡乱模仿,追求速度,忽视了书写质量,从而产生较多的错别字。并且,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练字的关键时期,需要完成由铅笔书写到圆珠笔书写的过渡,用笔不熟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情况,导致大量的错别字出现。例如,一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抄写一些生字,一开始能保持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姿势,到了后面却出现各种错误,诸如添加笔画、缺少笔画、写错笔画等。教师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后,要求学生再次认真抄写,却仍会有学生出现错别字。还有一些学生做试卷中的选字填空题目时,也会因为混淆而选错。深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学生在日常听讲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步伐,身在曹营心在汉;另一方面,有些学生性格较为大大咧咧,做事马虎,学习态度不认真。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思想观念、指导方法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能在课堂上细致讲解所有汉字,一般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易出错的几个汉字进行详细讲解。由于教师讲解的汉字是大多数学生易错的,并不能兼顾所有学生,因此很有可能会遗漏一些汉字,导致有的学生出现个别错误在所难免。

如今,信息技术逐渐进入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形成了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只是将课文中的生字制作成课件,或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带领学生对生字进行朗读和学习,让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有小部分教师会认真研究汉字的特点,将其与小学生的特点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而易见,单调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汉字,致使小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处于短时记忆,记忆效果不明显,容易遗忘。如果师生都依赖多媒体课件,只动口不动手,那么学生写字能力会渐渐生疏,在实际写字中很容易出现错别字。

一直以来,低年级语文课本中要求书写的汉字都是简单而常用的。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需要认识的汉字逐渐增多,因而学生识字、写字的回生率渐渐提高。尤其是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逐渐增多,形式较为复杂,导致学生的出错率不断提高,这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深入探究与分析汉字特征方面的原因十分关键。

(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了丰富的汉字,能够为以后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过,有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识字不多,经常写错别字,无法在识字学习方面指导学生。并且在互联网时代,电视广告、门市招聘、宣传标语、网络游戏中存在着很多错别字,容易给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影响。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增多的应对策略

(一)学生的学习策略

低年级学生在识字和写字的过程中,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长远发展。小学生要想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就要仔细观察教师书写汉字时的笔画,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大意。学生掌握汉字的正确笔画以及组成汉字的偏旁部首,并且成功将汉字书写出来,这是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和写字习惯。

学生对于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失去信心,要首先找出错误的原因,是粗心所致还是自己不会书写此汉字。这就需要学生将自己的错字与课文中正确的汉字进行详细对比,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在改正错字时,学生要对正确的汉字加强记忆,不能只是为了应付教师而书写,这会使纠错效果不明显。学生应明白改正错误并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对正确的汉字进行了深刻的记忆。

在纠错过程中,纠错本就体现出其重要性。低年级学生每人可以准备一本纠错本,将每次出现的错字(改正后的汉字)整理到本子上,定期进行复习与巩固,从而加深对汉字的印象。例如,有的学生常常将“不能自已”的“已”与“自己”的“己”相混淆。对于这样的错误,学生可以在纠错本中详细标注,以加深记忆。每一位学生出现的错别字可能都是不同的,有的错字虽然一样,但出错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每位学生都要准备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日积月累,日益进步,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记忆是短暂的,他们要想对汉字进行深刻记忆,就要对当天积累的错别字及时进行纠正与复习,之后复习的间隔时间可以拉长,从一两天到四五天、到一周、到一个月等等,使其对汉字逐渐加深印象,提高记忆效果,从而减轻学习压力,让学习变得轻松。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掌握的知识不仅要具有专业性,而且要具有广阔性。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有可能超过教师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丰富教材中的生字知识,帮助学生轻松学习生字知识,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好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也是知识的开发者。要想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愉快,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任务不能过重,要放慢讲授生字的速度,不要盲目追求数量,而是优先追求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汉字“结”时,要先讲解它的结构与用法,然后让学生组词,如“结合、联结”等,减少乱用汉字的现象发生。最后,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充,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避免学生写错别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开始以学习独体字为主,后期会出现很多合体字,此时,需要借助部件识字法,将生字化为熟字,由繁杂变得简单,即先熟悉汉字的整体结构,再将汉字进行分解,将整体分解为部件,最后再将各部件组合成整体,形成完整的汉字。比如在写“男”字时,小学生会将其中的“丿”从“田”中间用一笔连到底,从而出现错别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先写“田”,再写“力”。教师可以使用部件识字法进行教学,帮助小学生降低错误率。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识字与写字的习惯,具体而言,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使其体会到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手部肌肉不发达,在写字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汉字笔画的长短、轻重等。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书写作业不要过多,要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每个生字的书写次数最好不要超过5次。这样能使学生对硬笔书法感兴趣,主动进行写字训练,而不会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对于学生没有学到、不会写的生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暂时用拼音代替,等以后学习过或认识了再补充上,以强化记忆。学生如果在书写过程中出现了错别字,需要自行查字典改正,久而久之,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掌握汉字的書写方法。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增加同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等不同的内容,增强识字教学的生动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记忆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比如“寻、录”等汉字,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动画视频,并且组织学生参与到组词、造句等活动当中,使学生学会辨别生字,掌握生字的用法。在此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的汉字文化,感受其魅力,同时达到减少错别字的目的。

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加大对学生写字训练的力度,还应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巩固,消除错别字。在进行生字巩固练习的过程当中,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比如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进行收集,每个月定期组织纠正错别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对这些汉字加深记忆,巩固知识;还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等方式呈现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对于每个汉字,学生可以掌握其发展规律和构造特点,形成特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对于笔画繁多且结构复杂的汉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详细分析汉字的结构,使用部件识字法对汉字的偏旁及其余部件进行讲解,便于学生进行学习与记忆。教师在书写笔画复杂的汉字时,应注意书写顺序,规范书写,避免出现多写或者少写笔画的情况。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抽查统计,对于大部分学生容易出错的汉字,教师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对于少数学生出现的错别字,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加强学生对错字的记忆,从而降低错别字的出现率。

(三)家庭与社会方面的对策

在家庭方面,学生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经常与孩子共同学习进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社会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滥用汉字情形的惩罚力度,对网络加强监管,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错别字增多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会影响其对生字知识的学习。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应该耐心教学,帮助小学生养成纠错的习惯,减少错字的出现,提高小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

【参考文献】

陈桢华.小学高段语言文字应用规范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州市H小学为例[J].汉字文化,2021(18):114-116.

汪建华.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的特征与应对策略—基于海口市Y小学的调查研究[J].教育观察,2021(23):116-119.

杨艳清.和错别字说再见—小学中年段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与教学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44):23-25.

王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15.

苗彦贞.从小学生错别字看识字教学之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09):42-45.

钱林洁.让“啄木鸟”行动起来—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09-210.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对策研究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