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2021-01-19翟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高中

翟霞

【摘要】议题式教学具有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教学氛围民主平等、教学过程互动探究、学习内容开放生成等特征。作为核心素养时代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作为旨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本文从“确定议题、呈现议题、探究议题、升华议题”四个步骤开展探索研究,以期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提升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版)》的正式发布,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标志性追求,而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旨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的教学方式,备受一线教师关注,被置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位置。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達和解释的机会。”基于新课标的表述,本文所界定的“议题式教学”指的是教师以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设计议题,创设社会真实情景,开展一系列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方式对议题进行探讨,围绕议题自主建构知识,内化素养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基于生活,确定议题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起点,是连接现实生活与理论知识的桥梁。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友芳教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一种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因此,议题式教学要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起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愿学、爱学、能学。为此,议题必须关注生活,回应现实。

例如,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果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会使教学显得空洞乏味且学生难以理解。只有把“市场如何配置资源”这一学习主题寓于真实生活议题中,才能达到真正学习的效果。

我们可以以“从苹果的家庭故事来看市场经济的时代历程”为议题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苹果的家庭故事”这个学生可观、可感、可议的真实生活议题,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以苹果在生活中的角色(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奢侈果、计划经济结束后的家常果、市场自发调节下的伤心果、宏观调控下的开心果)场景的变化来探讨计划配置资源的局限,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缺点,辨析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创设情境,呈现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首当其冲的是为大脑输入大量的信息。因此,在议题设定完后,我们要把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那么,怎样呈现议题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经过笔者的一线教学实践,通过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方式呈现议题,能让议题更加具体、更加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以后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例如,在围绕“如何从收入与分配中品味获得感”为议题的教学中,如果直接把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可能会显得无所适从,而通过从学生亲身参与的小游戏入手,在悬殊的奖励中引发学生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又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三、开展活动,探究议题

“议”是议题式教学的关键,也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环节。这时的议题将成为组织教学的核心,学生能够以探究者的身份进入到议题探讨活动当中。此时,教师应该围绕议题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一系列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授《走进文化生活》这一框题时,笔者创设了“辩论赛”情境,让学生分成两大组围绕辩题“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造福、还是毁掉年轻一代?”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学生的观点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交锋中,学生逐步学会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辩论双方一致得出结论:看问题不应该绝对化,应辩证、批判地看到这些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要看到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学生在辩论中达成一致的观点:我们应该对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进行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正是在“议”的过程中,使得学生观点有破有立,并最终达成共识,可以说,整个课堂的讨论既热烈又充满着理性的光辉,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四、反思践行,升华议题

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除了要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应该让学生把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反思践行、内化为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课时中,笔者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请你到广州市永庆坊一游,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参观永庆坊时的路线,分析永庆坊今天的发展得益于什么?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通过实地走访,亲身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的国家、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经过所见所闻所感,更加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拥护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学生爱广州、爱国、爱党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内化为其素养。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学科的新型方法,议题式教学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去,通过议题活动的展开,使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在政治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马继宗.巧设情境,启迪智慧,落实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2018(6).

[3]薛正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情境创设思考[J].教育艺术,2017(10).

[4]陈式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8.

[5]覃遵君.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

责任编辑  赵双娟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高中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