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2021-01-19陈如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深度学习小学英语

陈如敏

【摘要】深度学习课堂指的是学生从教材中学到提升自己核心素养的能力,它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才是最理想的方法。本文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开展深度思维训练活动,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学生英语阅读的更高层次目标,让英语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小学英语;深度学习;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深度学习教学模式被提出并且运用到教学中去。下面以绘本The Pumpkin Monster为例,通过呈现、分析该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课堂指的是教师从教材资源的深度解读中把握编写意图,挖掘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教学支撑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应有的能力。

二、绘本教学案例与分析

(一)绘本简介

绘本The Pumpkin Monster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彩虹少儿英语》第三级别中的一本,该绘本由14张带有配圖和文字的页面构成。该绘本主要采用了熟悉的叙事型故事结构。在这个故事里,汉娜种了一个南瓜,南瓜越长越大,最终变成一个怪兽。最后故事的主人公汉娜利用树上的荆棘,阻止了灾难的发生,南瓜怪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二)学情分析

本册绘本被应用于我校小学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进行阅读材料与自身、阅读材料与阅读材料以及阅读材料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他们已经掌握适当的推理技能,能够根据材料对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能根据图片或者文本推测故事发展的情节。对于我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本册绘本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生词与难句,正是这种新旧知识交融的过程,学生对新词汇和新句型有所接触、思考、理解和运用,其认知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深度学习思维的训练教学设计

绘本阅读中的深度学习思维训练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实现。首先是基于文本,要求学生抓住文本的整体主旨大意,构建立体的文本理解。其次是跳出文本,要求学生利用已知和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进行有机联系,推断文本的言外之意。最后一个层次是超越文本,要求学生完成评价所阅读文本内容、思考作者意图、质疑等任务。通过不同层次任务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品格,发展其深度学习的思维品质。

(1)基于文本

在本层次中,学生需要完成信息加工处理、理解整体文本大意、处理语言等任务。

Activity A:教师请学生观察封面,“What can you see?”学生发表了看法后,让学生观察绘本后封面,“Hanna's pumpkin grew into a monster. Can Hanna save the people?”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打开绘本,迅速找出相关的句子。

Activity B :教师让学生速读绘本图片,提供了短语让学生排序,学生讨论并迅速做出排序。理解整体大意。借着短语和图片教师接着追问:“How could a pumpkin become a monster?”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How was a monster as big as a house? How did it get smaller and smaller? How has it gone?”学生迅速找到图片,独立画出文段句子,继而展开小组讨论,最后小组长汇报自己的见解。

分析:通过教学活动中的预测、阅读、思考、讨论,学生对于文本本身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来听取别人的意见,选择、判断并进行信息整合,形成个人的意见并找到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这个过程就是深度学习。

(2)跳出文本

教师通过科学的问题设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批判性思维训练。

Activity C:在While reading环节,教师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任务,Talk about the people in the town,what did they say and their feelings. a. When it was a big pumpkin;b. When the pumpkin grew into a monster;c. When the pumpkin has gone.

(3)超越文本

本层次中,学生通过对绘本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绘本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文本、重构文本。

Activity D:在读后环节,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

A.Discuss:What do you think of Hanna?

B.组织学生讨论:If the Pumpkin Monster didn't turn small,what may happen?

以上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对绘本有了一定的基础上提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进行质疑、推敲、评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更好地挖掘文本内涵,提升了学生识别事实、观点、推理、判断相关信息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真正做到让学习真正发生。

(四)学生思维品质训练的设计要点

在The Pumpkin Monster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层次递进的问题:Can Hanna save the people? How was a monster as big as a house? How did it get smaller and smaller? How has it gone? What did they say and their feelings? If you were Hanna,what would you do? What do you think of Hanna?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猜想和假设,建立论点,寻找论据,反思与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发展自身的思维品质修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阅读绘本教学中的种种引导,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对事物保持质疑态度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主动解决,从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今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英语学习的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深度学习小学英语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