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

2021-01-19李德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李德财

【摘要】在我国社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逐步提高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需要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数学这门科目是初中阶段重点学习科目之一,教学中,一方面需要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建立创新精神。正确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又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理想教学目标。对此,本文详细说明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我国经济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如果想要保持现在的位置,那么就需要积极进行创新。因此,社会逐渐提升对人才创新方面的要求。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养成的一项能力,如何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初中数学教师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该能力能够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初中阶段数学科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使其成长中需要建立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有着相对较强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对学生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可以产生良好的影响。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积极改变自身的以往教学观念,建立创新意识,将自身的创新意识充分融入到教学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教学模式,丰富自身的教学模式,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限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譬如,在针对《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内容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前,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这节课程的知识。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及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寻求教师的帮助,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疑惑。在教师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还可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没有理解这些知识。在学生和教师交流相互解答疑惑的过程中,能够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运用该教学模式时,学生能够养成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自身思维方面的进步以及发展。

(二)结合日常生活,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乃至影响学生是否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面向所有学生,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全面考虑,尽量保证创设的教学情况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促进所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目标。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模拟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建立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课程知识思考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开展情感教育。

举个例子,在针对《图形的旋转》这节知识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像是风力发电机等一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品,让学生思考什么叫作旋转,旋转具有哪些特点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风车,吹动风车转动,风车会出现哪些特点,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让学生学习有关旋转的知识。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型的教学环境,这样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产生融入到学习中的兴趣,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物品拓宽学生自身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图形旋转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良好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借助问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如果想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数学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可以主动找到问题,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和探索问题,且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树立问题意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针对《一次函数》相关知识开展教学时,很多学生会对一次函数的概念产生疑惑,不明白其中的自变量以及因变量是什么意思,针对学生的这些疑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按照学生的疑惑,为其解答疑惑。在教师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回想自己为什么没有理解知识点。若是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精神鼓励,当面表扬学生,宣传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如果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教师可以按照自身对学生不同学习情况的了解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有关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一次函数,提升一次函数知识学习效果。学生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其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总结语

如果想要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师建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及时改变自身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想法,积极丰富教学模式,为学生养成创新思维能力建立良好的环境,构建精巧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强化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张定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1):16-17.

[2]秦泗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 2019(80):63-64.

[3]侯燕.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22):230-230.

责任编辑  李海涛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