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语篇中隐喻的建构机制

2021-01-19张慧芳

关键词:相似性风雨语篇

张慧芳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一、引言

隐喻通过记忆、联想和创设等手段,搭建两个认知域中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用语言等表征方式来表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认知隐喻观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本质的联系,认为人的思维、心智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经验,而隐喻映射正是基于我们的身体体验,是用人们已知的或相对熟悉的某一领域的认知经验来说明或理解未知的或不甚熟悉的另一类领域的认知经验,是人们认识世界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和方式。正如Ungerer与Schimid所言,“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1]隐喻不仅体现在词汇、短语、句法等微观层面,更体现在语篇的宏观层面。语篇层面的隐喻是语篇意义构建、组织和延伸的重要手段和策略。[2-6]尽管学术界早已关注到语篇隐喻并产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对语篇隐喻在篇内的可视化具体建构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

诗词是一种语言凝练、思想深邃、意蕴悠远的特殊语篇,学术界对诗词语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语篇的连贯性和意向性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功能语篇分析的视角和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和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视角,较少从隐喻研究的认知视角来探讨诗词语篇的建构机制。

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尤其是诗词语篇的组织过程中,诗人或词人往往利用隐喻形式简洁经济、意蕴丰富充沛的特点,将隐喻作为构建、组织语篇的一种重要的组织手段。诗词语篇中隐喻建构的基础和关键分别是什么?在隐喻建构生成的过程中,尤其对于本体缺失的诗词语篇,诗词的创作者是如何仅以喻体建构起新颖的、非常规化的概念关系,这种隐性的隐喻关系能否通过可视化的操作和具体化的流程呈现出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以诗词语篇隐喻为研究语料,综合隐喻映射论和隐喻整合论的优势,以此作为理论框架,结合隐喻自身的特点和认知主体的作用,探讨诗词语篇中隐喻构建的可视化认知机制。

二、理论框架

Lakoff与Johnson的“概念隐喻论”认为,隐喻是由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7]将人类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人类较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域,从而实现对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每一个概念隐喻都蕴含着丰富的隐喻表达,这些隐喻表达有着层级性的结构和特征,人类可以通过这些具体的隐喻表达追溯至统领它们的概念隐喻。因此,概念隐喻是对一系列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浓缩,具有系统性、概括性的特点。人们在构建和理解隐喻时,需将长期储存在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选取和映射。而这种相关信息主要是两个概念域之间比较确定的、常规的规约概念关系,以及以此为理据衍生和拓展的概念关系。

Fauconnier与Turner的“概念整合论”认为,概念整合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尤其能为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心理认知机制(psychological cognitive mechanism)的阐释。[8]概念整合论以心智空间作为人类认知的基本单元,涉及到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四个心智空间,输入空间I和II类似于概念隐喻论中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类属空间抽象并表征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概念结构,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有选择性地提取部分结构特征,通过跨空间地投射和匹配,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四个空间通过多向投射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与概念隐喻论不同的是,概念整合论的心智空间不同于概念域,它不是提取大脑长时记忆的认知模型和相关知识,而是在线构建暂时性的表征结构。概念整合的过程是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特征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composition,completion,elaboration)整合成合成空间中具有层创特性的新显结构。从心智空间投射的过程来看,我们发现,心智空间的投射与概念隐喻论所强调的始源域向目标域的单线性映射是不同的。它是多维度的,并且是四个空间的多维度投射,在合成空间中还会形成其他三个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此外,心智空间的映射和整合聚焦于较新奇的、非常规化的概念关系,在人类熟悉的概念化关系上创建出新的层创性个案概念。

而人类的认知过程,既需要长时记忆中概念域的构建,也需要暂时性的在线心智空间的构建;既少不了隐喻的单线性映射,也少不了心智空间的多维度映射;既需要相对稳定的常规化概念关系,也需要较为灵活的非常规化的概念关系。在映射论和整合论的认知模型框架下,概念域的映射、输入空间的合成、新概念域的生成不仅受其内部机制的制约,而且也受到认知主体的限制。映射论和整合论的认知网络模型对隐喻映射的限制机制以及整合的新认知域对语篇信息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解释。

三、诗词语篇隐喻建构的机制

(一)认知对象的相似性——隐喻建构的基础

事物的相似性是认知主体对表象相异的两物就其某一方面的类似点或共同点所作的特征概括。而表象相异的两物就构成了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或者说是两个输入空间。而两物“某一方面”的类似点或共同点则是事物的“现象特征(phenomenal character)和质地内容(qualitative content)”方面的共性。[9]这种共性既可能是两物之间本身就存在的内在的共有属性,也可能是认知主体通过联想创设或搭建出的共性。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这既可能是认知主体提取和映射长期储存在大脑中的人类共有的、规约的认知信息和知识结构,也可能是认知主体依据这种相对稳定、系统的“概念域”在线构建和整合输入空间短暂、临时的表征结构。

下面的诗词就是诗人提取人类所共有的认知经验和规约信息选取两物之间本身固有的共有特性,从而构建隐喻。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以红红燃烧的火喻江花、以碧绿清澈的蓝草喻江水,红绿相映,异色相衬,呈现了一幅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图。诗人提取了人类对“火”及“草”在颜色上所达成的共有的、规约的认知信息,建构了“红胜火”“绿如蓝”的隐喻。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词句中“飞花轻似梦”“丝雨细如愁”,用虚无缥缈的梦境映射纷飞的落花,用寂寞春愁映射飘飘洒洒的无边丝雨,二者有着共同的特性“轻微”(lightness)。诗人从“轻微”这一共性入手,构建了隐喻。

两个概念域在某一方面具备了相似性或同一性,诗人提取这一特性构建隐喻语篇,读者利用常规的认知知识能较为轻松地识解诗人构建的隐喻信息。但是有些诗词中隐喻的本体或喻体有一方是隐藏的,诗人或词人构建的是隐性的隐喻,对两个概念的相似点和同一性的选取并不来自人类共有的认知体验或经历所达成的常规性共识,而是跳离常规在线构建的一种新奇的表征结构。这种隐喻在诗篇的表层结构上看似虚无,实则贯穿诗篇的始终,是诗词的精髓之所在。这种隐性隐喻构建的语篇就需要读者尽可能地发挥想象空间,从多个不同的维度来解读。例如: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全诗围绕“庐山”展开,诗的前两句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描绘观望游览庐山所看到的庐山的千姿百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谈论的是游山的体会和感悟,或者说是基于游山的体验而上升至一种理性认识。因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庐山的峰峦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特征,无法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全诗形式上只是观山所见、游山所悟,但我们知道,自古以来,中国诗词就具备一种以诗寓理、理趣共融、情韵相生的传统。诗人或词人在创作时,往往化人生感受于理性反思,蕴抽象哲理于具体形象,给人以理性的启迪或精神的愉悦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诗中表层的游山所见和所悟实则蕴含着深层的哲理:在看待、把握客观事物时,由于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所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带有片面性;要一窥全貌,认识事物的真相,就必须身处其外,摆脱主观成见。

诗人在“真面目”这一点上找到了相关性,巧妙地将山的全貌与事的真相、看山的体验与对事的态度联系了起来,构建了隐性的隐喻语篇,让只见喻体、未见本体的诗篇融盎然诗意与哲学道理于一体,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驰骋想象、回味无穷的空间。

(二)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和主动性——隐喻建构的关键

两个概念或两事物内在的规约相似性或在线创设搭建的非规约性相似性是隐喻构建的基础,但具备相似性的两概念或两事物并不一定就能组构成诗篇隐喻。正如Lakoff在“不变假设”(Invariance Hypothesis)中提到,在隐喻映射过程中,只有始源域保持目标域的“认知拓扑结构”(cognitive topological structure)不变,始源域才能向目标域映射。[10]也就是说,只有同目标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一致的那些概念成分或结构特征才能从始源域映射过去。而这里所提到的意象图式结构正取决于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和主动性,因为意象图式基于人类的感知和体验,是感知互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模式,同认知主体的感性经验休戚相关。

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包括认知主体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文化模式、创作意图、生活环境、审美取向等因素,这些因素构成的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为隐喻的构建提供了主观阐释。也就是说,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和主动性会影响或决定对概念或事物相似性的认可度。在诗词语篇的隐喻构建过程中,诗人或词人的体验性感知形成了隐喻构建的关键。

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此诗是诗人回赠好友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一首酬答诗。

(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开篇,接应了白诗的最后两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揭示了自己谪居巴山楚水这片荒凉之地已达二十三年之久。接着,诗人发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慨,感叹世态变迁、物是人非,旧景不复、恍如隔世,自己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描绘出诗人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应白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笔锋一转,一扫前联失意伤感之调。诗人虽自喻令人惋惜惆怅的“沉舟”“病树”,但“千帆竞发,万木皆春”这种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却让人振奋。诗人用豁达的情怀、乐观的精神劝慰了白居易不要对己二十多年的寂寞蹉跎和仕宦沉沦而忧伤,表明了自己要振奋而上的决心。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进一步明确表达了诗人乐观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我们可以用概念整合论来阐释这首诗语篇隐喻的构建过程。输入空间I是自然景物的变化,输入空间II是自己对待生活境遇的襟怀和态度。输入空间I中“巴山楚水凄凉地”、“烂柯人”和“闻笛赋”、“沉舟”和“病树”、“千帆过”和“万木春”分别与输入空间II的相似特征一一对应投射,即遭受贬谪的境遇,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遭受贬谪、无所作为的自己,新人辈出的局面和自己不为贬谪懊恼丧气的胸襟。类属空间是对两个输入空间的共同特征经过类比认知、抽象概括建立起来的选择性空间——人世沉浮同自然变更都遵循一定的法则,对待生活起落和对待自然变化的态度当属一致,合成空间是诗人的一种动态的创造性认知活动,将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的相似特征进行筛选和处理,合成新创结构——以豁达胸襟、坚定信念对待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对输入空间哪些结构特征进行多维投射,对哪点相似特征进行最多程度的认可和最终的选择,对哪些结构特征和信息进行承接和整合以达到新的认知,所有这些都受到诗人创作意图、时代背景、生活体验等心理场因素的制约。

我们再以朱熹《春日》来阐释诗人的意向性在诗篇隐喻的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整首诗从字面上看是一首踏青赏春的自然景观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描绘了风和日丽的天气“胜日”、踏春的地点“泗水滨”、诗作的主题“寻芳”,以及“寻芳”的感受“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出郊游赏、耳目一新。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寻芳所得,突出了春日光景之新的特点。这首诗的隐喻意义是如何在这幅春景图上构建而出的呢?这就需要结合诗人朱熹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主张立场、价值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

“泗水之滨”在宋南渡时已被金人侵占,终朱熹一生,他无从渡淮至鲁境,不曾到达泗水之地,更无从在泗水之滨游春赏景。因此,游春赏景并非实际,只是虚拟的愿景。那为何诗人选择他这一生根本不可及的“泗水之滨”作为虚幻游春的地点?这就要回归到诗人的哲学思想和主张立场了。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是儒家传统和儒学思想的继承者和推崇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出生在泗水,并且曾在泗水弦歌讲学,传授儒学。诗人选取“泗水”,实则是追溯儒学大师的儒学之源,“寻芳”则是指寻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指儒学的博大精深,“东风”有着唤醒万物、催发生机的作用,则指儒学对人的教化和启迪,而“万紫千红”则蕴含着儒学蕴育万物,泽被后世。因此,“儒学即春日”的语篇隐喻建构而生。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儒学即春日”的隐性隐喻贯穿整首诗篇,巧妙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隐藏本体,仅以世间万物、自然景观为喻体来建构语篇隐喻,传递深层次的寓意,是诗词语篇隐喻建构常见的手段和策略。而在这种隐性语篇隐喻建构的过程中,诗人或词人的意向性和主动性对概念或事物某一方面相似性的认可和选取起到了关键作用。如:

(6)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

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苏轼《蜗牛》)

借其友人之画,将蜗牛“腥涎不满壳”“升高不知回”的特点与无才无德之辈追逐高官厚禄的特点,以及蜗牛“竟作粘壁枯”的结局和追逐名利者不自量力最终丧生名利场的下场一一关联,在线构建了蜗牛和追逐名利者的相似性表征结构,形象鲜明而又不露痕迹地对那些不顾一切追名逐利者进行了辛辣讽刺。

(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诗人在山水萦绕的村落中迷路的感觉以及信步前行发现新的村落的喜悦之情作喻,建构语篇隐喻“人生遭遇困境后出现希望或转机犹如游村迷路后发现新路径”,传递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一定会开辟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三)概念的映射和整合——隐喻建构的过程

隐喻典型的构成方式是两个概念域或输入空间在映射或整合的作用下关联起来,形成一个隐喻表达式。在诗词语篇隐喻的建构中,本体往往是隐性的。也就是说,整个诗词语篇只出现始源域,未出现目标域;或者说,只出现输入空间I,未出现输入空间II。那么,认知主体发挥其意向性和主动性在线临时创设了认知对象的相似性之后,语篇隐喻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这就涉及到了概念的映射和整合过程。以苏轼的名篇《定风波·三月七日》为例,来阐释隐喻的建构过程。

(8)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表层上描绘的是野外途遇风雨及迎来斜照的经历和感受,但结合苏轼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隐藏在表层之下的深层喻义可以在寻求和搭建自然风雨与仕途风雨的相似性上逐渐挖掘出来。当时,词人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落魄乡野,遭遇了人生重大的政治挫折。该词是词人在贬谪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与朋友出游,途遇风雨,由自然景引发主观情,写眼前景喻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借雨中泰然徐行的举动抒发不惧不畏、洒脱旷达的情怀。

首句“穿林打叶声”,从视听的双向维度描绘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而“莫听”道出词人不为风雨所困的心境。“何妨”二字以及“吟啸且徐行”,抒发词人洒脱自如的心态,在雨中照常徐徐前行。词人以“竹杖”“芒鞋”“一蓑”这些简单的雨具在风雨中从容前行并有着“轻胜马”的轻松之感。这些简单的雨具映射着一种远离宦海浮沉的隐居生活方式,而雨中“轻胜马”的轻松之感则映射着一种从容淡泊的处事心境。“烟雨任平生”,词人以对待自然风雨的洒脱态度映射搏击人生风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描绘风雨过后夕阳斜照的景象,用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映射战胜人生险途的信心和希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以自然界的晴雨映射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从而揭示出词人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不正如同自然界的风雨阴晴一般,无非也是寻常之物,我又何须悲怆这坎坷的仕途呢?不如以乐观的态度和豁达的心境面对这一切。参见图1。

图1 《定风波·三月七日》隐喻的建构过程示意图

整首词只出现了一个输入空间:野外途中偶遇风雨,雨中徐行和雨后归途的体验。然而,却由始至终映射着另一个隐藏的输入空间:政治生涯中遭受的仕途打击和历经这次政治风雨的态度和情怀。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性特征抽象为类属空间: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天气,还是政治生涯的仕途风雨,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雨对经受者无疑会带来影响。输入空间中的结构和特征经过词人当时当地当景的现时动态创设,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有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即层创结构:以乐观豁达的泰然心境和勇于济世、勇于担当的淑世情怀来面对仕途沉浮。

四、结语

诗词语篇隐喻的建构以认知对象的相似点或同一性为基础,这种相似点或同一性可以是人类认知所达成的规约性共识,更多的是跳离常规在线构建的一种较为新奇的表征结构。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和主动性是诗词语篇隐喻建构的关键,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对认知对象相似性选取或搭建的认可程度。在诗词语篇的隐喻构建过程中,认知主体往往聚焦较新奇、非常规化的概念关系,寻求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显性呈现一个概念,隐性折射另一个概念。概念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投射和整合过程,两个概念的部分结构特征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形成具有高度抽象性特征的类属空间,最终合成具有新显结构的合成空间,从而阐释诗词蕴藏的深刻内涵意义。

猜你喜欢

相似性风雨语篇
风雨不动安如山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
隐喻相似性问题的探讨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四十载风雨人大路
going Coastal
12个毫无违和感的奇妙动物组合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