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冷板凳”坐热

2021-01-19徐文秀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喻体自然段比喻

徐文秀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翻译家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

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

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袁隆平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源自他满腔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平民百姓的情怀。“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坚守与勤奋,才有了《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之作。善于把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庄子有言:“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致的结果迥然不同。欲“适千里”者,必下得一番苦功夫,谁也偷不得懒、取不得巧。

(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

一、选取通俗喻体,形象诠释喻意。“坐冷板凳”是大众熟知的比喻,作者以“把‘冷板凳坐热”为题,给成语注入新意,通俗易懂又别开生面。比喻论证需要先明确本体与喻体本质上的关联,作者深谙此道,开篇巧妙落笔叙例,仅用82字就以屠呦呦的例子引出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淡泊名利,克难前行,“默默无闻潜心研究”,久久为功,终有“大美”,揭示了“坐热冷板凳”精神“令人感佩”的内涵。文章还特意点出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颁奖仪式,更诠释了“坐热冷板凳”者内外兼美的风采。如此选喻并接通本体,为“一喻贯全文”打好了论证基础。

二、多重对比鲜明,比喻助力论证。文章兼用归纳、例证、理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但在运用时多次介入对比论证法,以强化论述力量。例如第2自然段,由“在许多人眼里”引出怕苦畏难、专图享受的种种想法,接着以“可是”转入正面,举翻译家田德望例,以“沉寂”“呕心沥血”为核心词,用反问句将论述指向中心论点,正反对比鲜明有力;第3自然段运用归纳论证法和反证法,作者以四个“有的”领起,列出“不少人”行为失范的种种表现,分析归纳这类人对“冷板凳”的六“不”状态,然后剖析、揭示其“在人生路上”必然“走失”,最终归于“平庸”的结局,从反面证明“把‘冷板凳坐热”的人生价值。论述时作者很注意用语牵手比喻,例如“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愿、不屑坐”等,不断增添对比论证的比喻色彩。

三、对比融通比喻,论述逐层精深。第2自然段由反及正,由中心论点的对立面切入,从“思想价值观”的角度立论;第3自然段论述角度转入“行为失范扭曲”层面,并进一步揭示“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者的人生结局;第4自然段又进一层,回答“怎样才能”之问——突出“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第5自然段,作者机智地转入辩证思维,阐述“把冷板凳坐热”与“苦熬苦等”的本质区别,使立论的内涵更严密完整、合乎规律。四个自然段构成的论证过程,都具有“比喻融合正反對比,论述逐层加深有力”的逻辑力量。

四、用语洗练精准,力求时“俗”时“雅”。比喻论证牵手对比论证,要防止表达拖沓庞杂,力求比喻语句精准,对比语言时“俗”时“雅”。一是选用单音节词、文言词语和四字成语,例如不说“尝试了千百种药方、草药”而说“试千方、尝百药”;不说“有的被名声所困扰”而说“或为名所困”;选用“众星捧月”“前呼后拥”“见异思迁”等表达力强的成语,言简意赅;二是讲究用语的整饬和气势,有时巧用对偶句,如“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对偶中还有互文的味道;有时推出排比句,如“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一气贯注,引人注目;平实易懂的口头语、熟语与隽永生动的哲思语相结合,前者如“露个脸”“一锤子买卖”,后者如“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等,时“俗”时“雅”,可读性强。

猜你喜欢

喻体自然段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秋天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美丽的秋天
比喻
喜马拉雅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