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美术教学 助力学科素养培养

2021-01-18唐晓玲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探究性学习小学美术

唐晓玲

摘要: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的艺术视觉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学美术教师要理解美术学科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和未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重视美术学科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进一步的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助力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培养。本文将就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探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

引言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摒弃了以往教师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策略得到了更新,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实现了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探究兴趣

首先,教师要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进行探究学习方式的应用,就需要先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进而使其愿意自主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从而有效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而最能够调动其学生课程学习兴趣的就是,在课程中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给定一个特定的模拟环境,让学生们各自扮演一种角色进行课程的相关学习。这样的教学手段更适应当前小学生其爱玩、爱闹的性格特点,能够将整个课堂上的氛围进行改变,使其能够在更为自由和放松的环境中进行相对枯燥的美术理论课程。对此,教师可以从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计划开始着手,相对本章节要讲述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教学情境的创设合理安插进课程的开展过程之中,使得整体课程氛围进行有效改变。

以“优秀画作赏析”类课程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类型的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在课程的设计中寻找合适的时机,安排教学情境。如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展之处向同学们传达一个信息,告知他们在课程所剩最后十分钟时,教师会利用本节课程中所讲述到的内容组织一个情境活动。由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在课程仅剩十分钟时,教师可以给定一个“参加高级画展”的相关情境主题,并让大家自行发挥创意,设定自己的身份。在“画展”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找到不同的人,对某一篇画作进行评价和赏析,要求评价的话语中包含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具课程参与感,而他们的探究兴趣也将被同步提升。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课程的开展与实际相连接,让同学们能够在课程中感受到亲切感,从而提升其整体课程探究的效率。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往往我们在进行对艺术作品的赏析时,会觉得这些内容距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会认为这一学习任务试试具有一定的距离感和难理解性的,进而从自身便对其产生一种抗拒之感,这对学生要进行的高效学习来说,是很难以克服的问题所在。所以教师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解决时,就可以尝试将更具生活化的教学元素融合到课程之中,从而实现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利用二者间的联系,帮助同学们形成对艺术作品的熟悉感,进而强化其进一步探究艺术内容的效率。对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环境、事物、内容等不同的方面进行着手教学,如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美术课程中的绘画能力培养时,就可以将色彩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环境之间建立联系,让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自身的观察能力,以便后期学习时内心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色彩认知。而具体操作起来,教师就可以在开展绘画课程之前,先将本节课程中要进行绘画的主题告知给学生,随后由教师带领大家或让同学们自行前往课程主题中会涉及到的场地进行实际观察,进而形成对绘画主题更全面的认知,辅助其完成后续绘画任务。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就能够有效缓解艺术领域带给大家的距离感从而有助于学生进行更高效率的学习探究。

三、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最后,教师要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有效的探究性教学,还可以从组织课外活动、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相应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可以简单地预留几个相应问题,让学生們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由此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如教师可以利用课程之外的时间,组织大家共同进行美术课程相关的小活动,让大家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还能够尽心一定程度上的美术学习,由此激发他们课下依旧积极的探究能力。以课外的小活动为例,教师就可以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组织为期两节课的美术相关主题活动,如在“弘扬中华传统艺术”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自由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并按照其理解程度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在大家都创造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另一节课的时间,让大家根据自己所创造的艺术作品进行理念阐述,最终选取出理念与作品完整度均为最好的同学,授予他一个月之久的“小小艺术家”之称。通过这样简单有趣的活动开展,不仅能够将时间完全给予学生,让他们可以自由进行深度学习的探索,还能够将美术内容与一些德育知识、文化知识进行结合,丰富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形成一举多得的效用。

四、鼓励实践探究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对美术课堂作业的布置和检查往往徒有其表,学生和老师都不够重视。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美术作业的主题。不同与其他科目,美术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和模式,是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进行设置的,它主要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布置美术作业时,要注意其开发性,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大胆地对作品进行创造和完善。在布置作业主题时,教师要放任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从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以及最后作品的呈现上,都带着独立创作的色彩。另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踏足于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立足社会实际,投身社会劳动,才能发现美、捕捉美、记录美。

综上所述,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色彩等等,从而发挥探究性学习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推动作用,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燕玲.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探究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76.

[2]赵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8,5(49):165-166.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探究性学习小学美术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