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

2021-01-18张小川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核心身体

张小川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大目标,小学体育作为唯一一门有户外活动的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为他们养成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健康运动中体会到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对在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方法进行全面论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心理素质,且最终的教学目标应当与新课改上的要求、标准相吻合,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渗透核心素养的理念,依据小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来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策略与方案,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

一、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小学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组织者,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关于一些体育器材,先让学生自己猜测使用方法,再为学生播放器材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从专业技能训练入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那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样,也会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目标。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的有限,所以很多体育教学无法进行实践,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

二、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掌握这一门学科的基础,体育学习亦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是打基础的阶段,从小学好体育知识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用来自救。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多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知识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就导致在讲述理论知识的时候课堂氛围异常沉闷,使得体育知识的普及成为体育教学中薄弱的一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转变教学的方式,将课堂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利用实践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进行足球基本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在引入环节向学生提问“足球赛一般场上每队队员有几名”,很多小学生对足球感兴趣,但是对正规的比赛还是缺乏一定的了解。基于此,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为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再通过观看视频中常见的犯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将课堂延伸到操场,让学生进行演示练习,有利于学生对基本体育知识的掌握,促使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改善教学手法,增加课程内容

当前很多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体育课中没有制定好完整的教学體系,就一味的带学生做高强度运动,甚至有些教师不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就直接进行体育训练,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师应在课程开始时,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动作的热身,慢慢拉伸身体各个部位,让身体得到一个缓冲的时间,教师也应当在课余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能在课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规范动作,动作做得不到位会影响教学质量,使运动变成无用功,有些错误过度的动作甚至会伤害到学生,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一些经典的体育项目,如跳高跳远,跑步等,教师需要提前为学生做出标准的示范,跳高时,助跑应直线奔跑,起跳时有效摆动手臂,迅速的起跳,让身体整个向上腾起,落地应以脚掌外侧着地,向前方翻滚,达成了缓冲的目的。课程进行中教师应提前安排好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好教学目标,让学生循序渐进,不要第一次就进行800米跑之类的高强度运动,刚开始可以让学生将们进行短距离跑,50米或100米,然后逐渐进行加强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达成教学目标为辅。为了增强教学趣味性,教师应当改善教学手法,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比如接力赛跑,反口令游戏: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出相反的动作,比如教师喊手放下,学生就应该将手抬起,喊向右转,学生就向左转,这个游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肢体协调力。或是比较经典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选出一名学生当母鸡妈妈,教师来当老鹰,其余小学生排在母鸡妈妈身后,作为小鸡,教师对小鸡进行抓捕,小学生们尽力躲闪,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这种气氛活跃的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提起小学生的兴趣,让身体处于活跃的状态。

四、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

核心素养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其中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体育趋势发展。教师要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井然有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向往体育课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其心理健康情况,在进行适当的安排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各方面素养,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加大体育运动造成身体机能的损害。只有医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生才更加愿意投入到体育课堂当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提高体育课堂的参与程度。

比如,在教师进行小学体育中“田径运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养和心理状况,给身体素养较弱的学生安排运动量较小的体育课程,比如跳绳等,给身体素养较强的学生安排运动量较大的运动课程,比如短程赛跑等。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些学生在某方面会受到刺激等教师一定要调查清楚,以免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心理压力较大而心力衰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以适当的体育运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这样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让学生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多费心思,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姣.基于核心素养的美国国家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解析[D].河南大学,2019.

[2]侯西磊.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2+21.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核心身体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