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2021-01-18聂慧慧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

聂慧慧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必须充分重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以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手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当前许多小学班主任都是由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既承担着班级管理的责任,同时也需要负责语文教育工作,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这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优化班级管理效果的必然选择。文章简单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积极意义,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學有效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同时小学也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内涵,受到文学熏陶。小学语文教学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管理者和组织者,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责任,并且很多班主任都是由语文教师兼任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为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

推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这是提高班级管理时效性的基础前提和保障,相较于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教育活动,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价值,无论是情感教育还是德育,都能够很好地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小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外,更为关键的是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合理引导,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的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内涵。在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育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够得到有效转变,班级管理实效性能够得到充分提升。

(二)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育资源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文的分析,导致学生接触到的语文知识相对有限,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合理建构。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学习素材更加丰富,无论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是其他形式的学习素材,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够得到充分转变。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无论是对具体案例的有效分析,还是班主任传递出的价值观念,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此外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班主任同样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作出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奠定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结合不紧密

现阶段,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身兼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但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却没有真正考虑到二者的紧密融合,也没有把握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比重。许多教师只是将班主任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真正考虑到自身的教育责任,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整体教学气氛较为沉闷,当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脱节的情况越来越多,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体验也就越单一。

(二)班级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单一

当前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还是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教师采用的教育管理方式都较为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许多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梳理,而没有真正考虑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这就导致语文教育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容易受到负面影响,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同样只是以讲道理的方式向学生输出观点,没有真正考虑到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沟通,面对枯燥乏味的教育管理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较大打击。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策略

1.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组织和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语文学习的参与感,从而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在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学习环境下,他们会感到身心愉悦,变得更加热爱学习,这样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做好班主任管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1]。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花生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时候,花生是埋在土里的,不像苹果、桃子那么的光彩诱人,但体现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良好品质,为了让学生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不能过于重视外表,如不要攀比,而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立志在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实现了与班主任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借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和培养,最终取得全面的教育效果。

2.拓展丰富课外知识,延伸和升华班级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内范围,丰富的课外知识也是重要内容,所以必须要重视拓展课外空间,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会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有助于延伸和升华班级管理,从而促使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更好地结合。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择生活中或者社会上一些热点事件,或者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和学习,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启发引导,这样会产生巨大的教育意义[2]。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经典儿童故事绘本引入教学中,如《铁杵磨针》、《班门弄斧》等,学生在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懂得一定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活动会更加具有实践性,产生深刻的教育意义。

3.主题班会与综合性学习结合,激发学生潜力

小学生的年龄还很小,身心发育不成熟,所以应该革新教学模式和班会开展形式,通过主题班会与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潜力。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能力的发展,包括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才艺特征等,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改革理念,这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做出更科学的引导[3]。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回顾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从中获取教训,产生奋进的精神力量,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推动小学班主任工作与语文教育学的有效融合,这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满足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形式进行适当的优化,将班级管理的相关要求带到语文教育中,让学生能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接受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最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尕代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分析[J]家长,2021(10):65-66.

[2]林瑞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157-158.

[3]乔淑艳论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77.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爱在字里行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