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2021-01-18曹乾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曹乾明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仅限于教学生阅读方法,生字词语的读写需要教,句子的积累理解需要教,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还有读写结合中的写作教学。在不同学段需要聚焦各自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以求逐渐形成自主阅读本领,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让阅读能力成为支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朗读,更多的是让学生理解阅读中包含着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认知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以后的深入教学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不要将教学重点只拘束于语文教材的阅读部分,要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从多种角度展开语文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更为深层次的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学习的时间越久,对阅读的学习内容产生的割裂感就越强。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一定的方便,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学生可以利用阅读所积累的素材强化写作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兴趣引入更深层次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牢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当明确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生活和教学相结合,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由此实现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的创新策略

(一)背景分析,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时刻铭记核心素养理念,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点时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教学中发现,无论是古诗词还是文学文章,作者在创作时都会有一定的创作灵感,或多或少地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促使作者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老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就文章或者古诗词背景故事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一遍,或者可以收集作者资料,让学生基本了解作者的人物性格与和作者有关的故事,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或者古诗词的把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时,这时老师可以先就作者创作这首作品时的背景故事或者作者生平故事作简要的介绍。老师可以强调到这首诗词是王维十七岁时所写,当时的王维正在长安为自己的功名奋斗,但多年来都居无定所。王维的家人都在华山东侧蒲州,在诗句中的山东兄弟表示的就是作者的亲朋好友,在重阳节时分,写下这首诗句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家乡以及家乡的兄弟姐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感叹自己当时的尴尬处境。经过老师详细的背景故事介绍后学生们可能会了解与理解到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创作出这首作品的原因,这也反过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

(二)采取快乐教学法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语文阅读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更多地需要教师抓住学习兴趣这一点,而快乐教学法主要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深度挖掘阅读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以《龟兔赛跑》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坚韧的乌龟和自负的兔子进行跑步比赛,还原出教材中的阅读内容。

(三)创新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都不是很高,因此教师要采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个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活动,通过组织一次师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带动学生进入阅读内容的学习氛围当中。例如,在包含有人物对话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对话的角色,并且在课上朗读教材当中所扮演人物的对话内容,切身体会书中人物的真情实感,感受人物的内心波动,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热烈,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教学当中真正有所收获。总之,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将学生真正带入阅读教学的情境中,既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能幫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四)读写结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除了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课程教学质量,创新阅读课程教学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写作来间接地反馈学生阅读学习效率与提高阅读能力。这也可以极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转化能力。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作者在文章中对美丽家乡的描述,一起鉴赏作者在文中描述杨梅的修辞手法。然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中模仿所学课文描述杨梅和家乡的写作手法然后对自己的家乡进行写作。但是主题不一定是杨梅,方向可以是有关于家乡的一切事物,主要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怀念以及热爱之情。大多数学生在听了老师讲解后结合自己心中的家乡与自己的记忆会详细地生动地写出有关于自己家乡与自己家乡特产小文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写作课堂做好教学铺垫,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前提,对学生长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阶段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利用学生年龄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少年智则国智”,学生是国家以后的栋梁,更是民族的希望,小学教育工作者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责任,进一步推动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克喜.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23.

[2]杨玉国.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阅读教学的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20(9):52-54.

[3]贾小琴.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291.

[4]周文梅.基于群文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途径和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1(62):4-6.

[5]蔡雪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61):22-24.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