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2021-01-18陶桂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结合策略互动教学小学数学

陶桂华

摘要:互动教学是一种被认证的高效教学方式,将互动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相结合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发展。从多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互动教学的高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结合策略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一味灌输数学知识,导致课堂乏味、沉闷,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此情形下,课堂互动少之又少,这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努力构建有效的互动课堂,让学生真正融入数学课堂。

一、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课程改革的逐步渗透,使得教育界迎来了创新。很多学校都开始加强了对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的改进,然而仍然存在不少的教师在浩浩荡荡的改革中无法改变落后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比如在数学课堂中,仍然让学生对一些公式和定律死记硬背,课堂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师虽然也会融入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但是并未发挥出多媒体的趣味性功能、引导性作用,这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于被动,数学思维难以获得拓展。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方面就会失去兴趣,产生一种依赖感。

(二)互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通过分析小学阶段数学教师教学的情况,之所以互动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出较好的作用,和教師缺乏对互动教学的正确认知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时,仍然采用单一的提问法,然而问题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使得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师生、生生的互动性较差。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探究新型的互动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学的内容制定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学生在课堂中互动积极性不高

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突破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逐步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就小学数学教学的状况来看,学生在课堂中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和教师教学的理念、课堂氛围较为紧张、教学互动模式过于单一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的创新单一的教学策略,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二、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年龄较小,个性活泼,比较好玩好动。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畅所欲言,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位置”教学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学校的示意图,并创设教学情境: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由于学生对学校的整体风貌比较感兴趣,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都能够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形成有效互动。

(二)设计趣味化的数学问题,为课堂有效互动提供契机

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是由问题引起的,因此为了能够激发学生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师还应为学生设计趣味化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开展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课堂有效互动提供了契机。

以“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了哪些数字吗?(0到20)说说其中某个数的组成。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回顾20以内的数,以此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出示小棒:你能估计一下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并再次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设下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四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数的方法,并比较哪种最容易看出数的多少。随机总结出:10个1是10。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实现了有效互动。

(三)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促进课堂有效互动生成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分析、交流、讨论等活动,增加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适当地点拨学生,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为例,教师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之前,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说明题意:要把这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又拿出7个梨和3个盘子,如果要把这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参与到交流互动当中,适当地点拨学生。学生自主探究之后,进行课堂反馈,学生发现: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分两次,正好分完;将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分两次之后,还剩下1个梨。教师提出问题:剩余1个,还能分吗?怎样计算呢?学生回答不能分,并探究怎样列计算式,探究余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上述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此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课堂更具趣味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以发现数学知识的“踪迹”,也能够接触到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和经验。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还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将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和探究中,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显然,这对于互动课堂的构建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旨在让学生了解角度和方向,学会寻找图形的对称轴,感受图形的转变,能够顺畅地说出图形转变的过程。为了更加顺利地完成这项任务,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准备了一面红旗,由此进行演示。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说出图形的特征,如当沿着图形的中间进行对折时,左边和右边是完全重合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演示图形之间的转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总而言之,教师要优化教学手段、方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和探究中,实现互动课堂教学的构建,让学生从中收获新知和技能,为未来学习和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玲芬.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174-175.

[2]钟瑞玲.如何使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更有效[J].华夏教师,2020(7):86-87.

猜你喜欢

结合策略互动教学小学数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