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1-01-18康园园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高中化学新课改

康园园

摘要:当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时,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在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化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教师们只有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提出合适的且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对策才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新课改中高中化学教师应用新方法和新策略优化课堂活动的教学对策,以此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效率以及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引言:在进行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有些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化学这门课程又是一门实验性特别强的学科,仅靠灌输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吸收,更会影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当前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需要积极地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基础知识内容进行相互结合,努力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促使学生可以逐步地形成自主探究创新学习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们一般采用五段教学法展开活动,对学生的长久发展不利。现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将高中化学教师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总结如下:(1)很多教师没有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地位的转变,导致很多学生仍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2)教师们仍旧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采用机械化的教学手段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式地记忆,能力没办法得到锻炼和提升;(3)教师们不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学会了“应试”,却没办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不懂得学习的真正意义。

二、新课改下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在教案中提出课堂问题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即使脱离了教师,也可以对一些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掌握。高中化学教师可利用课前时间融入自主预习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也可以将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探讨,落实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增强课堂中的有效互动,而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为普遍的就是提问题。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启发性、层次性,导致学生回答的兴致不高,只是一小部分人在参与,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化学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基于实际情况,在课前设置好问题,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例如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三大知识。第一大知识是能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者还原性,了解在不同价态下的相关转化;第二大知识是能够检验2价和3价铁离子,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如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转化的意义。针对该节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预习导案,让学生基于微课程进行预习。在微课程中,先展示几个画面,包括图书馆各种各样的书籍、商品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提出问题:为什么客户会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引出“物质的分类”这个话题。接着将化学物品摆出,如乙醇、碘酒、石墨、铜、空气等物质,请同学们进行分类。通常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不一样,有的学生会根据混合物和纯净物进行划分,也有的学生会根据固体、液体以及气体进行划分,这道题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通过设计这样的预习教案,让学生在课前主动预习,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也便于教师在课堂更好地开展化学重点教学。

(二)增添课堂趣味性,积极迎合素质教育

化学教师就需要积极的将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入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增添课堂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将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明确课堂的趣味性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以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课为例,在化学教材中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是让学生可以深刻的掌握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对于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这一举措非常重要。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本节课程知识点的社会教育含义,将人类的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结合,充分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增添课堂的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渗透资源浪费以及化学污染的严重毁灭性,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良好环保意识,以及节约资源的良好品质。

(三)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科学思维水平

高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进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与探究中来,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科学思维水平以及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为指导化学学习奠定基础。拥有了科学思维水平的高中生,在化学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效率也随之升高。例如,学生在学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高中化学教师在课上先通过学生熟悉的小苏打以及纯碱入手,促使学生思考其中的不同并由此引出盐类的水解。紧接着,教师提出了“水的电离方程式”“向水中加入酸或者碱时,水的电离平衡方向以及原因”“溶液呈酸性、碱性以及中性的原因”“盐酸以及醋酸分别和氢氧化钠或者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自主解答。随后,教师又和学生一起分析了盐类水解的实质,并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醋酸钠、碳酸钠、氯化铵、硫酸铝、氯化钠、硝酸钾等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盐类型,促使他们在合作探究与讨论过程中认识到化学物质的本质特点并锻炼其思维能力。在合作探究活动开展进程中,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参与度也很高,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综合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四)注重实践创新

高中化学教师把握化学实验教学优势,紧贴新课改发展步伐,及时汲取挖掘有益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搭建桥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感受化学之美,进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氧化铝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实践创新为主,拓展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基础课程环节之外,设置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探究環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为学生提供获取化学知识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渠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实验的特有功能,在课堂导入阶段投影豆腐表面长毛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见过这种长白毛的豆腐,还有没有见过其他发霉腐蚀长毛的物体,以此让学生思考金属能不能长出白毛来。此时,教师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物体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知欲望,还能拉近学生同化学知识体系构建的距离,让学生在创新且个性的实践操作中,感知体验化学的奥妙,并结合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深度解释并把握实验原理,以及了解金属表面的白毛成分是金属铝与空气充分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真正实现化学教学的实践创新。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通过学习理念认识到传统化学课堂中存在的弊端,还要结合新理念将更多的新颖方法与课堂“合二为一”,进而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以及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敏.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张玉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93+99.

[3]韦德鲜.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6(06):31-32.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高中化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