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渗透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2021-01-18王凌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思考发展

王凌

摘要: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在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方面,又肩负着德育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国体育课堂德育的开发和开发手段尚缺乏,相关研究报道也较少。所以,在学校体育课的教育教学中,促进德育工作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考察了小学体育课的德育工作与教育目标,并对其发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发展;思考

前言:

做好学校教育工作,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培训工作成为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开展体育课堂育人工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与目标

体育课分为室内运动课和户外运动课。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更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把学习和放松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稍微放松一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学校体育课有别于其他学科,体育课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可以让学生无限制地在各个领域发展,使学生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学校的素质教育模式及现状

小学学校的人文素质一直是教育计划的重点。体育课和人文素质教育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能单独开设,必须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素质教育环节的无形教学过程,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发现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然而,也有一些学校在教育中继续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场持续的奋斗,不可能在一两天内完成。

三、小学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学校充分开展德育工作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基本内容。学生德育的发展是紧迫性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重大。首先,根据小学学生教育工作的基本现状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障碍。小学教育更是存在着教育模式陈旧、教育方法单一的弊端,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差、性格不良、社会风气不良等一系列因素。二是充分开展德育工作,能有效地促进小学教育与管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小学学生人格素质的形成。学生思想上积极进步,学习坚持不懈,树立信心,未来充满希望。唯有建立平等的关系,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维护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大事,才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状态,学生才会有较高的执念和使命感,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四、在小学体育课中实施德育教育

(一)考虑到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体育课堂中应实施全面的道德教育,不断改进方法和措施。学校体育有别于一般的文化理论课,但如国以人为本,把体育课和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会倍增。体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通过体育活动的每一个动作,影响小学学生的行为和道德。第二,做好德育与体育的衔接,使德育课堂中的德育无缝嫁接并融入体育教育。体育道德教育有异于文化课,它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体育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小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精神。举例来说,在篮球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科比几十年来对篮球训练的执著,从而取得巨大成就,教育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具有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質。通过对中国女排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夺取奥运冠军的事例教学,使学生懂得团结的价值。第三,寓教于乐。体育课堂教育需要一位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的教师,也需要生活中的榜样,激励我们的学生在成功之路上,唯有努力学习,不懈奋斗,才能成功。体育德育课程的融合、实施与应用,需要严格按照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育手段,丰富教育模式,提高体育道德教育水平。

(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与学生建立开放的关系,以提高体育课的效率。身为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游戏竞赛的形式,提高教育水平,更新教育观念,让小学生抓住成功经验,让他们热爱体育。举例来说,耐力跑是许多高小学生都不擅长的项目,但通过超跑、越野等方式,根据每个小学生的体质来确定接近度,可以增加锻炼的积极性。同学们师生关系也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给予准确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使小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加强。

(三)小学体育学科标准规定,小学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建立各种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学习和锻炼。评估过程中,以教师评价引领评价,提倡小学生相互评价。课堂上,教师能有效地把握评价学生的课桌,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发展。举例来说,足球是许多小学生所喜爱的运动,但在足球战术方面,一些学生却没有兴趣。假如教师批评学生,学生就不愿参与体育活动,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评估小学生是否热爱人文活动,是否积极参与全班活动,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要用激动人心的语言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打下基础。

五、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此,本文就如何做好小学教育课堂道德教育提出以下思考。

(一)牢牢把握体育教学的常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应系统、有针对性地把课堂内容与文明、礼貌、道德、纪律等有机结合起来。

(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把思想道德教育纳入体育课的各个环节。体育是复杂的、多元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贯穿,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持续进行德育渗透。道德教育应教导学生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在教学中,应采取积极向上,灵活多样的措施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小学教育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培养自信,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

六、结束语

在道德教育课程中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是学生学习特点的体现,也是小学学生智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发展要求。尽管学校体育课和德育教育发展并不理想,但若能不断地寻找适合小学学校德育与体育教育的匹配点,将会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课德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康道德.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人间,2016,(02):281.

[2]张国志.浅谈小学数学课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开展策略[J].中华少年,2016,(6).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思考发展
区域发展篇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