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高中班主任管理调控班级手段

2021-01-18俞梦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俞梦娜

摘要:随着新一轮新课改的深入,小班制教育思想逐步被各个学校的班主任所接受,许多班主任都在积极探讨小班的班级管理新对策。所以,每个班主任都要深刻认识小班化教育思想,加强对班级管理的认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章就作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探讨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小班化班级管理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小班化的班级管理,就是在一个班里,学生人数很少。班主任应充分运用小班化管理的优势,积极探讨并探讨其具体的教学方式与对策,以实现其有效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良好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着重对小班化教学中的有效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小班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构建良好班风班貌

现如今,在高中小班制的背景下,班级委员会的数量大幅增长,师生交往频繁,师生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在班级里,同学们的沟通和班级的管理能力、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采用小班教学法,实行《人人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小班教学,可以使老师们更好地进行班委的培训,从而使班委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促进同学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小班化教育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按照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灵活、多样化的课桌编排,学生的座位方式有了更多变化。老师还能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每位同学都能感觉到老师的关怀与鼓舞。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情感交融,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亲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大,学习的成效也就越好。对应了那句“亲其师,闻其道”。

二、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体系

班级制度在指导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构建学生的内在自我评估量表,可以有效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组织同学们学习《高中生日常行为规范》《高中生生守则》,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环境,让师生共同分享班级的事情,保证每位同学都能为全班荣誉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成长都是有益的。比如,笔者在小班化的班级管理中,采取了“我是班级的小主人”的管理模式,通过班级责任制,把班级的具体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位同学的头上,比如《班级文明使者》、《班级节能小能手》、《班级纪律警察》、《班级劳动楷模》、《班级护眼使者》、《班级金嗓子》等等,这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安排,肯定是非常积极和有效的,可以保证大家都有事情可做,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让同学们都能够成为班级的主人,为班级做出贡献。

三、打造精神文明班集体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内的同学所认同的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课堂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在加强小班化班级精神文化教育中,应注重学生的团结与集体意识的培养,形成集体荣誉感,促进同学们的行为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通过开班会,可以让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有很大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形成优秀的个性。教师要经常用赞赏的目光去观察每一个学生,与他们进行更多的沟通,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喜爱和信赖,使他们感觉自己就是这个班级的一份子。根据班内的具体情况,我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增强他们之间的友情,使他们开心、自豪、有责任感、有集体荣誉感。

四、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的整体面貌并不取决于班里的一些少数的成绩优秀的同学。当全班同学都在共同提高的时候,这个班才是一支非常棒的队伍。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如何实施呢?“因材”是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小班化人员的缩减,给了班主任更好的机会去接近、接触、了解他们。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状况甚至是在校的各种活动都有详尽的了解,这对于更好地对个体学生进行专门的教育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进行个体化管理。1.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个人的能力、气质、道德、个性都有不同。老师要理解学生,不仅要放低姿态,更要了解他们的差异,不能采用统一或规范的规定,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利用怎样的援助,怎样的教育才能指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力求使每个人都充满信心,勇于思考,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2.实行分级教学,以加强管理。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比如,在学习上,学生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优秀的、中等的和困难的。个性方面,有相关活泼的,有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通过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论:“小班制”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小班化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来说,教师管理的学生人数减少了,更有利于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要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要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管理体系,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让学生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仁迪.小班化教育模式下班级管理的行动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18(34):76~77.

[2]朱喜艳.在小班化教学中采用新型有效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5);30.

[3]黄波.小班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4(08):189~190.

猜你喜欢

小班化教学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探析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