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阳市:推动职教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1-01-18董以良

科教新报 2021年51期
关键词:邵阳市快车道邵阳

董以良

2020年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12个、省级二等奖19个;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获省级中职学校“文明风采”优秀组织奖……翻开邵阳市职业教育答卷,一组组数据详细记录着邵阳市职业教育的奋进历程。

近年来,邵阳市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深化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围绕“三高四新”战略要求,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学校建设,为培育服务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大国工匠积蓄能量,凝心聚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

夯实基础,建好百姓满意的质量校

12月17日,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暂命名)建设现场一片忙碌。计划总投资12.69亿元,占地面积485亩,预计招生规模达8500人,作为邵阳市“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这所新设置的高职学院将为该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全新发展空间。

2020年以来,邵阳市加快推进全市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提升计划,其中,邵东市职业中专投入近5000万元建设了实训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基础楼;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投资4400万用于棚改房改造和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建设;武冈市职业中专投资3400万用于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和实验设备建设等。

据了解,目前邵阳市共有公办中职学校16所,今年累计投资2.19亿元用于学校标准化工程建设,经过提质扩容改造后,增加公办学位3136个,全市中职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邵阳市积极开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活动,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采取减少招生计划、暂停招生、撤销、合并等措施限期整改达标,确保到2022年底,全市80%的中职学校实现一级指标达标,2023年,全市所有中职学校一、二级办学指标全部达标。

品牌立校,培育全面发展的好工匠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音乐,同学们迈着轻盈的舞步,肆意挥洒着青春活力。这一幕,每天都会在隆回县职业中专学校(下称“隆回职中”)上演。

自2015年获评首批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生活技能开发”项目试点校,隆回职中以此为契机,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德育项目,致力培养既掌握扎实职业技能又具备高文化素养的优秀人才。

硬件建设是职业教育固本强基的“硬指标”,特色品牌则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软实力”。在邵阳市,各职业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一校一策”打造德育品牌,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同时,邵阳市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推进教学视导、教育教学职业能力比赛、教学评估常态化,不断完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文明风采”实践活动、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創业规划大赛等。

依托湖南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传承与发扬光大“楚怡”精神,邵阳市将邵阳交通学校和邵阳工业学校合并为邵阳楚怡中职学校,打造邵阳“楚怡”职教品牌。该项目建设面积达556亩,总投资1.13亿元,预计2023年12月完成综合楼建设,建成后办学规模达7000人,预计每年为社会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2000人,实现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数占比达到40%以上。

产教融合,构建人人出彩的“立交桥”

连日来,洞口县职业中专学校(简称“洞口职校”)园林与畜牧专业的师生都会前往学校周边的果园大户和农户家中,帮忙修剪果树。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学习实训、教师为农户上课培训传授种养殖知识,这种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洞口职校早已形成体系、成为常态。

据了解,洞口职校与当地23家产业大户和企业合作,开发了23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聚焦乡村人才振兴需求,统筹科技教育资源,形成与产业链紧密联系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5月,该校获评“湖南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

据悉,邵阳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推进力度。目前全市各职业学校与市内外602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架起一道道人才互通的“立交桥”。全市每年召开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暨产教融合推进会议,围绕服务区域经济、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进行探索与交流,进一步激活全市职业学校和经济开发区企业深度合作的动力。

“在加快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基础上,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打造特色专业品牌,提升办学水平,为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邵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邓政表示,邵阳市将立足服务省市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邵阳工匠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对接“三高四新”战略的新基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的湖湘工匠,培养一大批“高铁湘军”“制造湘军”“建筑湘军”“水稻湘军”。

猜你喜欢

邵阳市快车道邵阳
合肥:大数据赋能让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走上“快车道”
寻梦
邵阳市举行少儿人工智能编程大赛
邵阳市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体育节
装配式建筑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