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课文、难课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2021-01-18叶江蕾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得体会有效教学

叶江蕾

摘要:长课文、难课文该怎么教?教师需要认真钻研全套教科书,领会编者的编写理念,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把教科书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提炼出来,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一节课中真正有所学,最起码要做到一课一得。

关键词:长课文;难课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长课文、难课文该怎么教?这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想要用好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我们需要认真钻研全套教科书,领会编者的编写理念,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把教科书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提炼出来,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一节课中真正有所收获,最起码要做到一课一得!怎样做到一课一得?我们可以在教学时采取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单元语文要素

统编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一般在阅读和表达方面各安排一个训练要素,每册有两个重点训练要素。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课后练习题围绕着单元的训练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例如,三、四年级都安排了童话故事单元,三年级要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丰富有趣的想象;四年级要求在读童话时能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希望学生在读寓言故事时,能够明白故事的道理。三年级上册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长课文,也是一篇难课文。教学时,我们感觉比较难,其实这篇文章学生学起来不难,因为学生喜欢读童话。我们在教学时不应该把小女孩的幻象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作为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那个社会的贫富悬殊,了解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社会根源,而应该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这才是这一课应该让孩子得到的,也达到了难文浅教的目的。

《牛郎织女(一)》出现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此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课堂教学应将着力点放在“展开想象、补充内容,把文中写得简略的情节讲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聚焦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简略的情节展开想象,并开展小组讨论,共同梳理出本课要进行创造性复述的环节,在讨论结束后演一演、讲一讲,让民间故事的魅力自然流进学生心田。这样的教学既紧抓了语文要素,又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

二、了解背景,把握特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课文创作背景和课文是一个整体,不能分裂来看。课文写作特色也十分重要,是教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了可以很好地落实与体现语文要素。那么,如何用它们来辅助教学呢?

《好的故事》出现在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该单元的人文要素是“走进鲁迅”,这是一篇选自鲁迅先生著名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难课文。让学生在了解鲁迅的基础上来学习鲁迅的文章,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离现在比较久远,许多词语的用法和现在不一样,所以,有必要拿出时间把这些词语弄明白。在教学时,教师可先布置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让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在实施教学时,本课的难点应该是引导学生理解:“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所以,在教学时可以聚焦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细读作者描述梦境的自然段。通过细读,学生会发现这“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体现在鲁迅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和美的事。同时,介绍白描手法的运用。这也是本文的突出特色。作者写记忆中“好的故事”和梦中的“好的故事”,对人、事、景物,都用白描的手法写出来。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抓住整个景物流动和变幻的特点,他们就能很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笔下美妙无比、诗意盎然的境界,那么读起来自然就会心旷神怡,不再觉得难以理解了。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自从教以来,我一直以为在课堂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工作做得好的基础,更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白鹭》出现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篇幅不长,却不好教。此时,教师就要学会抓住重、难点来教学。本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领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我觉得可以从描写白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两个方面来引导:一是抓住文中描写白鹭颜色和谐、身段匀称的关键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体会出白鹭自然朴实的静态美;二是根据老师的深情讲解,配上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去感悟白鹭水田钓鱼、枝头闲立、黄昏低飞这三个画面,从而感受白鹭的动态美。等学生感悟了之后,再围绕教学目标,提取有用的信息,帮助学生去理解内容。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我认为可以设计多层次的课文阅读。首先,让学生们初读课文,突破阅读障碍;接下来再读一遍课文,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品味关键语句,重现优美的画面。这样由浅入深地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这种方式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四、要有文体意识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不能所有的文章教法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文体意识。统编教材就有很强的文体意识,除了常见的记叙文,编者还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童话、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散文、韵语、文学名著儿歌等。针对不同的文体拥有的不同的写作特点与语言特色,设计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也各不一样。童话单元出现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神话单元出现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性文章出现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说单元出现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教授这些文本时能全部按照记叙文的教法教吗?当然不能!就拿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来说,教师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把握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才能更好地上好这堂课。《桥》是其中的微型小说,通过山洪暴发、人群涌向窄桥、老支书临危指挥、最后殉职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有威信、想群众之所想、舍己为人、铁面无私的伟大形象。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就得抓住文中关于洪水、暴雨、窄桥的环境描写,紧抓四次冲突的情节,以此来理解老支书丰满的人物形象,避免给学生留下单一、刻板的印象。

《动物王国开大会》出现在一年级下册,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全文篇幅很长,共有18个自然段,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那么长的课文。但是童话世界是孩子们喜欢的,那么在教学时可利用这篇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多加诵读。“根据课文信息进行简单推断”这一能力训练点要在课上进行及时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中的动作或表情、文中提示语、标点来体会人物心情,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但老师在指导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扶”,要适时地“放”,让学生自由地分角色朗读。教师可创设对话情境,将思维能力训练融入言语表达之中。这样,自然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读懂故事内容,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好长课文、难课文的方法和手段肯定不止这些,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总之,长文如何短教,取决于我们对这份文本的价值定向和内容取舍;难文如何浅教,取决于学生在学习时的实际基础和目标发展。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努力让长课文、难课文不再是教学中让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振芳.语文教学:从常识出发:以《祁黄羊》为例谈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回归[J].江苏教育研究,2011(10).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心得体会有效教学
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固体物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