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思想

2021-01-17曹晓丽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5期
关键词:旷达贬谪苏轼

曹晓丽

在我国古代词人中,苏轼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位,无论是其词作数量,还是对后世的影响,一般词人难以超越。苏轼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散文,其中蕴含的旷达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针对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思想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种思想的成因。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被后世称为“苏东坡”,其诗词在北宋文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家。苏轼一生忧国忧民,为官清廉,希望能够为国家、人民做贡献,但仕途却不尽如人意。他的一生充满悲情,但是纵观他的作品,却满是乐观与豁达。

一、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思想

(一)山水中的旷达

苏轼山水散文中的旷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乐山乐水。王国维曾经提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柳宗元、苏轼都有被贬谪的经历,但在贬谪期间,两者的心境却不同,柳宗元感到凄清空寂、心力交瘁,而苏轼则用旷达的心态来对待。在苏轼看来,自然山水并非思辨的对象,而是其生活的组成。在苏轼笔下的山水中,有崇高的悲壮之美,在写《石钟山记》时,苏轼正值黄州遇赦、无所羁绊,他将恐惧抛之脑后,以从容、镇定的非凡气量来对待。其次,是自省意识。清醒的自省意识是苏轼旷达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在长期的官场生活中,苏轼逐步认识到了新法的本质,这只是当权者巩固专政的工具,当然,他也看到了新法的“便民”内容,这让他看待问题变得更加通脱达观。

(二)情感中的旷达

在苏轼的山水散文中,情感旷达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的苏轼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他通晓人情事理、心胸开阔,对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可以丝毫不放在心上。这并非消极的宿命论观点,而是可以直面人生挫折的通达,这一时期的苏轼能够不受喜怒哀乐的影响,听天命、尽人事。在苏轼的贬谪生涯中,他竭力追求情感上的旷达,并没有拘泥于“遇与不遇”的问题,从来不给自己的思想上枷锁。苏轼非常推崇陶渊明的“真”,也向往庄子那自由的精神世界。

二、苏轼山水散文中旷达思想的最终形成

在苏轼山水散文中,旷达思想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他的隐退心态。人生在世,必然会受到世间纷争的干扰,这是无法避免的,面对这种纷争,苏轼选择以随遇而安的心态对待,这也是苏轼旷达的最终形成。苏轼的人生大起大落,经历了高官厚禄,也遭遇了贬谪蛮荒,无论是什么境况,他都能够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对待,既然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不如坦然接受。

另外,苏轼的超然物外是远胜很多同期文学家的,在贬谪黄州期间,苏轼用超然的审美情怀创作出名垂千古的《赤壁赋》,他借咏历史,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怀古伤今,苏轼感慨人生,苍凉而又激烈。在坎坷的一生中,他都能够泰然处之,在山水散文的创作中,他擅长写景、议论的结合,将自己的毕生知识融会于山水散文中,发表哲理看法,为山水散文赋予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三、苏轼山水散文中旷达思想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并会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苏轼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苏洵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母亲程夫人出身名门、通情达理,在苏轼年幼时期,就常常为他讲述古代仁人志士的英雄故事,鼓励小苏轼刻苦求学,正因为如此,苏轼才有后来极大的成就。同时,苏轼成长在书香家庭,从小就接受文学熏陶,可以得到父母的正确指引,极大地提升了他的文学修养,在父母的教育下,苏轼形成了不拘小节、乐观豁达的生活观。

(二)人生经历

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每一次贬谪都面临激烈的情绪跌宕。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期间,他经历的是“喜-悲-旷”的过程。在贬谪黄州时,他很快就忘记了牢狱之灾的煎熬,开始享受黄州的“笋香”“鱼美”。但是,贬谪生活毕竟是艰辛的,不久,苏轼的心中又生出了悲凉之感,产生“有恨无人省”的思想,如描写海棠时,他描述为“名花苦幽独”。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他都借助景物的表现来彰显“超尘绝世”的思想。但是,这一时期的苏轼并没有完全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任期间依然关心民生,热心改变当地的不良习俗,也创作出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

在贬谪惠州期间,苏轼又描写了“欣然”,借助对岭南风物的描写来表达旷达情怀,在游山玩水中,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和自由。绍圣四年,苏轼被贬至儋州,在《书海南风土》《在儋州书》等作品中,将旷达的思想表达到了极致。可以说,在精神世界里,苏轼永远是不折不扣的“富翁”,他能够处处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他善于融入各地环境,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即便在蛮荒的儋州也不例外。

(三)儒释道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释家、道家是三种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对众多士子都曾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人是一个“社会关系的综合”,其思想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并不会一直简单吸收他人的思想,除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会在主观思想上进行改造。

儒、释、道思想诞生于不同的时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这些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是零散的,也就是说,苏轼对这些思想的接受是带有批判性的。在他贬谪期间,对儒、释、道思想进行了深度的反思与扬弃,可以说,对待外部思想,苏轼是非常清醒的,他从没有简单地照搬、模仿,而是按照自己的本性需要在批判性地继承。

对儒家思想,苏轼没有教条主义地继承,他吸收了儒家思想“舍生取义”“维护君国民生”“经世致用”的精神。从小时候开始,苏轼就立下了当世之志,他大量涉猎贾谊、陆贽的作品,但是,他并不推崇儒家思想的绝对忠君,他认为,君主的存在应当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为官之道,则是要敢于死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对佛家思想,苏轼也有自己的鲜明立场,他拜读佛经,并不是遵佛、佞佛,而是为了达成“求实”的目的。他摒弃了佛教中“贵贱寿夭”“生死祸福”的思想,强调保持坦然、开朗的情怀,追求内心的宁静,而不是过度追求虚幻的乐土。

苏轼还继承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他非常推崇“无往不乐”的情怀,他扬弃了道家的“无为无欲”思想。苏轼对于儒、释、道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为他的旷达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起自己独有的思想体系,用独特的理念描写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四)先贤的影响

从外部因素来看,先贤影响也是让苏轼产生旷达心态的成因之一,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陶渊明了,苏轼曾经提到:“渊明形神似我。”尽管苏轼与陶渊明生于不同的时代,但两者的人生具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生在动荡的朝代,都有济世想法,但迫于种种无奈还是告别了官场。苏轼在继承陶渊明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散文,苏轼将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并最终超越了他,他的这种旷达思想并非真正的归隐,而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

苏轼的一生几经祸福,荣与辱、祸与福、穷与达、得与失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体悟到了人生百态,这种特殊的经历促使他感受人生真相,探索生活的真谛,形成了旷达的人生态度,使他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因为他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那便是对于外界“無所待”的自我完成。今天的我们被各种物质所包围,有时一不留神就掉进物质的陷阱,从此难以自拔,其实只要我们心灵安适,任何东西都别想从我们这里突围。

猜你喜欢

旷达贬谪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的贬谪生活
旷达者
苏轼“吞并六菜”
旷达者
苏轼吟诗赴宴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星是唯一的向导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