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提升探析

2021-01-17赵敏丽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层干部干部政治

赵敏丽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36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2]。新时代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提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层干部作为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学识和眼界直接影响着大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一所大学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中层干部能力建设,提升中层干部治理能力,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主要内涵

加强中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既能较好地提升高校管理主体的基本价值准则和主要能力素质,又有助于推动高校事业发展,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作为高校中层干部,着重要在以下四种能力上加强建设:

(一)初心如磐的政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1]48我们的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和斗争更趋激烈复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高校干部队伍的关键少数,中层干部是守牢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的骨干力量,他们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把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另外,高校中层干部也要有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学校发展大局的能力,要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敢于同不正确的声音作斗争的能力,要有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的能力,要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政治自律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高校中层干部正确履职履责的前提和基础。

(二)与时俱进的学习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3]407高校是一个高端人才聚集地,是一个思想高地、知识高地、学术高地,充分发挥教授、博士等高级知识分子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的能动性,激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需要高校中层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力,增强自身本领,以满足学校管理和教书育人的需要。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力,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引领力,更要加强经济、科技、外交、军事、文化、历史、管理、文学、网络新媒体、大数据、区块链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水平,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作为高校中层干部,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深入学习,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步伐,不断修学储能,避免“本领恐慌”。要通过学习,使自己看得远、想得深,不断提升工作创新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要通过学习,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机制,善于把部门工作融入学校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思考,确保部门的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向发展。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确保自己在大事难事急事中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三)统筹谋划的执行力

高校中层干部是高校干部队伍中的关键少数,在学校改革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任务。他们既是学校党委行政决策部署的坚定维护者和有力执行者,也是各二级单位工作的主要谋划者和具体组织者。学校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能否得到贯彻落实,主要靠中层干部去谋划、去组织、去推动。中层干部对上要坚决维护学校党委行政作出的决策部署,对下要把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传达落实到二级单位的每一件具体工作中去。因此,作为高校中层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统筹谋划的执行力。善于站在学校发展大局的角度抓好统筹谋划、统筹管理、统筹组织,既要懂得作为执行者的定位,又要懂得作为领导者的艺术,有统筹全局的领导者思维和善谋善断的执行者能力:要善于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抓重点、抓关键,善于在工作方法和策略上出新招出实招;要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率领部门同志脚踏实地、创新实干,不做样子、不甩膀子;要善于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前进。

(四)民本情怀的亲和力

“一个民族有亲和力会兴旺发达,一个社会有亲和力会温馨和谐,一个政党有亲和力会万众一心,一个领导有亲和力则会受人敬仰。”[4]121亲和力是一种民本情怀,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如同一缕春风,能温暖人心。它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和善的举动、一种慈祥的目光。领导干部具有亲和力,能够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迅速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化解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推动大事难事急事的解决,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高校中层干部直接面对广大师生员工,直接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是广大师生员工意见和建议向学校领导反映的重要纽带。增强高校中层干部亲和力,是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利于构建和谐共事、团结干事的和美校园,有利于解决师生最盼的、最急的、最难的事情,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效能。高校中层干部必须提高做师生群众工作的能力,把师生的小事当做大事办,做师生的服务者、贴心人,切实提高师生的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二、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仅要有一流的师资,更要有一流的管理。管理关键靠人和制度。中层干部队伍是高校管理队伍的关键力量,提升大学治理水平需要有一支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敢干事、会干事、想干事的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因此,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对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中层干部队伍能力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各项改革事业稳定有序向好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高校中层干部能力建设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上有色差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社会的转型、现实的压力,少数干部出现了信仰缺失、信念淡薄、信心动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理论学习方面的自觉性不够,没有读原著悟原理的热情,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政治敏锐性不够强,对一些敏感问题,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思想观念上有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重视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业务工作,对党的建设等不那么容易出成绩的工作看得相对较轻;等等。究其根源,主要还是因为少数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理想信念变得模糊,出现了色差。

(二)担当作为上有落差

高校中层干部中,有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理论方面没有学深学透,理论指导实践不够到位,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钻研得比较深,但在党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管理、法律法规等政策理论知识上学得不够透,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相对较弱,把握大势、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有的在及时响应决策、制定创新举措、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站位不高、思路不宽、措施不多。有的在压力面前、挑战面前,老于世故,没有锐气、丧失朝气,做事明哲保身,怕担风险,不敢为不作为。同时,面对新时代的网络大数据冲击,部分高校中层干部在利用大数据、网络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方面还需不断提高。此外,在应对处理网络舆情等方面,部分中层干部不敢站在镜头前主动发声,不敢同错误言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中层干部担当作为的能力不够,没有达到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能力。

(三)以人为本上有温差

部分高校中层干部没有真正把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作为一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有的与师生面对面沟通、心连心交流做得不够,不愿意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没有深入了解师生员工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扑下身子实实在在地为师生员工办实事、解难题;有的只想在短时间内干一番事业、出一些政绩,心态比较浮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没有很好地掌握基层情况和师生思想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参谋决策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有时候甚至搞一些形式主义,做一些应付式工作,方法不新、形式不活,没有用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没有真正做到用心用情,没有做到勤勉务实、以人为本。

此外,高校中层干部能力建设在初心教育、政治建设、多岗位锻炼、监督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高校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对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因此,必须把提升中层干部队伍能力作为高校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抓紧抓实。

三、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提升的路径

提升新时代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可以从“固守初心,加强思想淬炼”“对接使命,加强政治锤炼”“强化担当,加强实践锻炼”“保持本色,加强日常修炼”四个方面入手。

(一)固守初心,加强思想淬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5]34-35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关键基础是要抓牢初心教育,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让高校中层干部经常性接受初心使命教育。用好“半条被子”的故事等红色教育资源,教育引导高校中层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牢记育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补足精神之“钙”。加强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等方式,加强党章党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等的学习,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深学悟透、知行合一。通过经常性的初心使命教育、红色革命教育、政治理论教育,让中层干部的思想得到彻底的淬炼,使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追求变得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加执着。

(二)对接使命,加强政治锤炼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党内存在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6]大学使命,旨在育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对高校一切工作的领导,把稳把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中层干部能力建设,必须担负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建设。第一,要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等方面对高校中层干部开展政治建设考察。建立政治考察长效机制,把对党忠诚、保持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坚持政治自律作为衡量和检验干部的标准。第二,要把高校中层干部放到大事难事急事中去接受政治洗礼。例如,要让中层干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接受政治历练和政治洗礼。第三,要让高校中层干部在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提升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披着羊皮的狼混进羊群,并不是没有发现就不存在风险。高校中层干部要切实在自身岗位上提升斗争本领,增强斗争能力,增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三)强化担当,加强实践锻炼

实践出真知,实干长才能。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考察识别干部,是提升高校中层干部队伍能力的不二之道。第一,强化基层一线锻炼。习近平总书记曾生动地比喻:“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7]70而基层一线就是“墩苗”最好的土壤,就是中层干部砥砺品质、提高本领的最好途径。高校中层干部只有扎根基层,深入教学、课堂一线,充分了解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回答大学应该如何办学、教师应该如何教授、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追问,为推动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强化基层一线锻炼,要抛弃功利心理,提高以师生为中心的人本意识,厚植师生情感,倾听师生呼声,沉下心来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第二,强化压担子历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7]70要有目的地为中层干部搭台子、压担子,让他们到不同的岗位上去体会艰巨困难的工作,在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中增长实践经验,提高主动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要求的能力。要引导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奔着矛盾去、朝着风险挑战去,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第三,强化多岗位交流。干部岗位交流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干部队伍活力、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要加大校内机关处室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干部交流,加大党群、科研、教学、后勤等不同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要学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异地交流任职的经验做法,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中层干部挂职锻炼。岗位交流要严把选人用人关,坚持突出政治标准、人岗相适等原则,以推进大学内涵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升中层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保持本色,加强日常修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8]4-10加强高校中层干部能力建设,贵在坚持,功在日常。要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从严监督、从严考核、从严评价、从严管理,让“好干部”标准成为干部的一种本色、一种习惯。要充分发挥高校纪委监督的政治监督作用,打造廉洁自律、奋力干事的干部队伍。要充分利用好阳光服务中心、校领导接访等平台和活动,主动接受全校师生员工的监督。要建立年初布置、年中督查、年终考核于一体的考核机制,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完善民主评议机制,加大高校中层干部上岗述职力度,通过校领导和其他同事对其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和平时师生群众对他的评价进行综合考评。要加大对广大干部的鼓励,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为干事创业者担当,要为受委屈的干部撑腰正名,让干事者敢干事,让想干事者能干事,形成一种正向激励、争相干事的良好氛围,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廉洁自律、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事业心强、群众认可度高的高校中层干部队伍。

猜你喜欢

中层干部干部政治
事业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如何创新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策略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校长要善于引领中层干部走出“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