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展览与现代科技

2021-01-16张轩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现代科技

摘要:在西津渡历史街区内博物馆的陈设布展中,许多方面应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本文从现代科技对博物馆展览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科技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具体运用三个方面,对博物馆展览与现代科技相互作用的新课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西津渡历史街区;博物馆展览;现代科技

在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内,用现代科技表现水上救生的展示场所有两处,一处是二楼的“救生会善士救生”幻影成像,表现了在清康熙年间,京口绅士蒋元鼐等15人集资在西津渡成立京口救生会、义渡救人的情节。救生会设立了瞭望台,上面常年有救生队员值班。如遇长江上起风,发现有船在江中翻沉,值班人员立即敲锣报警,漆成红颜色的救生红船立即出发救人。三维动画制作的江上救生场景中,台风来临,江上的木船就像一片落叶,在恶浪撞击下,许多人落水,在狂风黑浪中挣扎。突然,救生船来到他们面前,一根根竹篙伸向了这些命悬一线的人。奄奄一息、失去一切的落水者被救上岸时,观众也为之欢欣动容……这些感人肺腑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死的震撼和爱心的力量。试想,若是在现代,救生会不必设立瞭望台,借助天气预报便可准确地掌握天气情况,向渡江的船只和打鱼的渔船发出预警,免遭风暴。一旦遇险,用手机发出求助信号,海事部门会立即动用现代设备前往救援。

在楼下北厅的另一处现代展馆内,则使用投影仪呈现救援场景,主题为救助,救助地点从长江变为海洋,红船被大吨位的舰艇和直升机取代,救生的手段和效果有了质的变化。从这里可以引出许多问题,譬如,现代科技的成果与展览领域的结合是如何影响展览结构的?由此,一个更有价值、视野更广阔的课题浮现:博物馆展览与现代科技。

一、现代科技对博物馆展览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可阻挡地渗透人类的艺术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的审美。这种广泛而深刻的渗透,体现在新兴艺术的技术运用上,如电视、电影、摄影、幻影成像等,也体现在传统艺术如建筑、雕塑、舞蹈、戏剧等对新型材料的运用以及新的艺术语言、艺术手段、艺术形式的发展上,体现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现实生活的美化需求上。之所以选择博物馆展览与现代科技这一课题,是因为博物馆展览是多项艺术的结合,具有典型性,从展览与科技的关系入手,更能阐明科技渗透艺术和整个审美领域的必然性,更能证实科技的强大渗透能力,厘清科技与艺术审美的复杂关系。

现代科技一方面与艺术审美相统一,促进了艺术审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带着一种强制性,使艺术审美不断地改变其面貌和发展进程。同样,现代博物馆展览的审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引发博物馆展览的“革命”。这种影响可能比其他艺术所受的影响更深刻,体现在多个层次的元素变化上:浅层次的展厅、展板的装置,灯光、音响、雕塑(蜡像)等现代表现元素;深层次的展览形式和内容、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鉴赏过程和整个展览的艺术面貌。

科技对现代展览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科技促进现代展览的各种表现手法积极更新;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展览的艺术语言和画面魅力,利用高科技的多媒体手段强行改变设计者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强有力地塑造展览艺术本身的形象,潜移默化却又无孔不入地影响现代展览的内容、形式,呈现出与现代展览的复杂关系。

二、博物馆展览与现代科技的复杂关系

现代科技和展览艺术有着同样的目的: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它们有共同的基因:同属文化,是同一文化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分支,两个子系统,也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但是科技与艺术的思维方式并不同,科技与生产的联系,要比艺术与生产的紧密得多。科技天生偏爱物质生产,其第一属性就是物质生产力。科技与艺术产生价值的方式、效应也不同,二者不可能没有冲突,但也密不可分。

面对不断升温的博物馆办馆热,西津渡历史街区的建设者认为,博物馆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历史记忆的重要基地,是传播历史知识、承袭文化渊源的重要平台,也是历史街区软件硬做、文史研究成果实体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对救生会、观音洞文史的大量研究,规划部门已将西津渡“救生文化”“观音文化”的研究成果实体化为展示工程“中国镇江救生文化博物馆”“西津渡观音文化展示馆”;受镇江市政府和武警消防部队镇江支队的邀请,建设人员策划、设立了“镇江市消防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展示馆为了传承历史、弘扬主题,展览中大量运用现代科技元素,使历史文化在现代展示手段的烘托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现代科技及其成果在展览艺术中无所不在。

例如“中国镇江救生文化博物馆”的布展,该展览以救生机构成立的时间为主线,用展板、文史资料、复制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手段,着重介绍了起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的官办义渡救生,到清朝民办官助救生,再到民国年间共700余年的历史。为了再现江上救生的场面,设计者巧妙地利用现代幻影成像技术,通过声、光、电的有机结合及多媒体的合理配置,精心策划,将多种救生情节、信息融入真实的生活场景,把历史事件放置到虚拟再现的历史氛围之中,赋予沉默的历史文化以鲜活的生命,使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古代文明在现代艺术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状态下大放异彩。另外,西津渡观音文化展示馆的“观音洞的传说”、镇江市消防博物馆的“金山寺大火”等幻影成像,虽然其技术含量、具体方式、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不尽相同,却生动地反映了现代科技的力量。

现代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无法不受主导科技活动的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影响。这就使现代人具备了现代科技的“细胞”和由现代环境决定的特殊思维方式,而这些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例如,在设计镇江市消防博物馆展览时,一方面要介绍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人烟密集、房屋鳞次栉比、消防力量落后、消防设施落后、消防知识缺乏、消防意识落后等各种因素,镇江人民深受火灾之苦。最典型的是1948年镇江市金山寺、燮源昌桐油号和弹药库的3次大火,暴露了本市救火设备落后的状况。策展人员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金山寺大火”制作了幻影成像,利用声、光、电等技术,使金山寺大火發生时火焰的燃烧声、众人的嘈杂声、火烧屋瓦的噼啪声、墙壁的倒塌声都得以逼真地再现;观众在观赏时,看到夜色中的金山寺变成了条条火龙,依山而建的所有建筑都在熊熊燃烧,似乎也能感受到灼热的气浪。现代科技使这段镇江历史上的火灾浩劫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三、现代科技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具体运用

从综合的角度来考察现代科技对博物馆展览的影响和应用,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灯光

灯光的暗亮、明灭自如,色彩变换的轻而易举,使展厅内时空转换、突出展品的形式都较为自由,色彩各异的灯光构成了展厅的特殊艺术语言。例如,幻影成像就是一个微观的小舞台,在这个小舞台上运用激光频闪对展览的叙事情节、节奏进行强化。此外,灯光还可以起到舞台调度的作用。例如,“金山寺大火”中,火焰灯模拟燃烧的火光,渲染火灾的气氛:由于风大火急,不一会儿,包括藏经阁在内的整座金山寺就已经完全陷入火海,远处金山上慈寿塔也沉浸在一片火光之中;突然,所有的灯光全熄,几块特制的翻板将原来金山寺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建筑改换成被焚毁后的场景。观众在惊呼声中,领略了科技的神奇和魅力。

(二)音响

在博物馆展示中,音响设备的使用能渲染气氛。例如,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幻影成像“救生会善士救生”中,当暴风雨来临时,西津渡江面上黑浪如山,樯倾楫摧,落水之人呼号之声惊天动地。又如镇江消防博物馆幻影成像“金山寺大火”中,开始时袅袅响起一段悠扬的丝竹古乐,伴着大江的湍流声,将观众带入怀古的情愫之中。突然藏经楼失火,火舌燎烧,紧张危急的音乐旋律响起。不久,飞腾的巨焰窜跃而起,音乐旋律继续行进。随着大火的蔓延,旋律奏至高潮,火焰的燃烧声及众人救火的嘈杂声响彻夜空。这些声音的逼真模仿,加之高质量的音响设备,混响器、现代化录音设备,使风声、雨声、雷电声栩栩如生,各种生活场景中的人物角色都能发出声音。再如镇江消防博物馆的一座“更夫”的雕塑模型,上置感应器,观众一靠近,感应系统立即启动音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些现代设施的应用,能够再现时代气息、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氛围乃至人物个性。

(三)模型与仿制品

无论是材料制作的现代化和精良程度,还是科技成果对现代展览的渗透,都能充分展示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事件冲突和环境转换。例如,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内设立了名人馆,用蜡像的形式再现了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对镇江救生事业有过杰出贡献的名人,这些蜡人和真人几乎一样,连掌纹和筋脉都一清二楚。救生会遗址院内的铜塑雕像群(用纳米技术着色),模拟的是清代康熙年间镇江善士乡绅筹建救生会会所的场景。院内还有一艘救生红船模型,是用一条废弃的木船改建而成,规格是真船的三分之一,船体全部为鲜红色,十分夺目耀眼也警示着其特殊的作用,与其他船只相区别,被称为“红船”。红船的两边各设有四对船桨,在专业水手的划动下,行驶快捷。红船船头雕刻有虎头,挂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虎头金牌。这些模型与仿制品的精良制作,能使观众信以为真,渲染了气氛,强化了效果。

(四)展览美术设计和制作

一方面,从展览的内容来说,当代科技研究成果,将传统建筑、设施、装置、模型“适当缩小”或以“天幕剪影”的方式“走进”展览,可以有效地为展示空间增添浓厚的时代色彩气息,为人物表现提供历史背景环境,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体验、探索并接受熏陶。诸如喇嘛型过街石塔、滔滔的长江、高低弯曲的古街等这些具有明显西津渡特色的渡口环境,其形象在模型、天幕上出现,等于告诉观众,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古渡博物馆西津渡,经过艺术加工的外形容貌也能展示某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另一方面,展览美术设计和制作依靠许多现代技术手段,影响现代博物馆的展示技巧,为现代文博事业增添了艺术魅力。当代电学、光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为展览美术设计和制作人员带来了灵感,也赋予展览以最新的策展理念。现代展示将是与情节、人物、环境相协调的、恰当的、能赋予观众美的享受的历史文化教育环境。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凸出真实性。现代科技渗透现代展览,总的原则是使展馆内容精当、逼真、内涵丰富,传递美感,同时还要在展览过程中,尽可能节俭、实用。现代科技的合理运用为现代展览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具备全方位的、立体的展示空间,更具教育性、观赏性和互动性。

四、现代科技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运用影响了现代展览的结构艺术。例如幻影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把要传递给观众的大量信息浓缩在一个小的景观框架内,不受时间、地点、情节的限制,无形中扩充了信息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例如“观音洞传说”中观音再现的场景、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幻影成像“救生会善士救生”中救生队员救人的场景等。改变传统展览厅连着厅、展板靠着展板的结构,使现代展览表现时空(过去、现在、未来的交错)的能力增强,反映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能力加强……这些都可以增强艺术结构的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兴趣。

现代科技成果为展览策划和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电脑、打字机、扫描仪、摄像机、投影仪、录音机……都可以作为创作人员从事创作以及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剖析、研究大千世界的创作工具。这些新设备的使用会影响艺术家们的思维方式和创作习惯。

现代科技也促进了其他艺术的变化和新艺术的诞生,现代展览的创作者们完全可以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和经验,触类旁通地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

现代科技成果和高科技设备改变了观众的鉴赏习惯。幻影成像、电子图书、展览广告显示屏、投影仪、多媒体放映厅等博物馆展示方式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博物馆观众的鉴赏习惯,使他们对现代展览有了新的认知,特别是互动式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例如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大厅前的站立式多媒体触摸屏,首页显示了展厅平面图、参观路线、救生历史等菜单,观众只要用手指触碰菜单选项,就可以观看所需要的内容。西津渡观音文化展示馆的介绍做成翻动式电子图书,一进入序厅,一本电子图书就出现在观众眼前,观众只要对台面轻轻挥动,触发感应系统,画面就会翻过一页,呈现新的内容。又如,镇江消防博物馆内的“虚拟火场逃生体验”,着重让参观市民通过亲身体验火场逃生,其中有“动感虚拟火场再现”“逃生体验及临危自救体验空间”等一系列高科技互动多媒体展项。让市民在真实体验中掌握必备的火灾处置方法,正视火灾,规避危险,保护生命。

五、结语

现代科技创造了新的艺术门类,构建了新的艺术格局,促进了各艺术类型的交叉、融合,也塑造了新的鉴赏主体(观众),使博物馆展览设计迎来了新的挑战。现代科技渗透展览,也有强制展览“就范”、削弱甚至破坏展览艺术特质的一面。以当前较为热门的多媒体技术来说,它固然可以扩大宣传、吸引观众,甚至刺激展览的革新,但也可能会以削弱展览原有的艺术魅力为代价。多媒体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但它似乎也在抹消艺术与展览的独特性。许多展馆的展品少了,高科技多了;真品少了,复制品多了;受教育的少了,看热闹的多了。高科技可运用但不可滥用,要掌握好它的“度”,使形式为内容服务。上海东方明珠塔下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博物馆展览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是复杂的,二者的结合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前进的标志。从总体上看,现代科技对博览事业利大于弊,有着促进作用,应抱乐观态度,同时要谨慎利用现代科技。

作者简介

张轩,1985年4月生,男,汉族,江苏镇江人,助理工程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名城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陈霞.云冈昙曜五窟造像的鲜卑族艺術风格[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5.

[4]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J].史学月刊,2003(5):21.

猜你喜欢

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展示古今历史
情景合作表演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现代农业科技的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现代科技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浅析现代物理与现代科技
浅谈单片机的应用与前景
现代科技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创设情境浅探
猪八戒学习无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