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

2021-01-16南向娥

种子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种植玉米

南向娥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与经济作物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现阶段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有效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强化土肥管理技术已成为相关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所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主要针对玉米种植过程当中的土肥管理技术展开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土肥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3-008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1   玉米種植土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出发,都应该促进玉米种植土壤肥力管理技术的改进。因此,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十分重要。

首先,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提高土壤肥力管理技术可以提升玉米作物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增加玉米的总产量[1]。同时保证土壤层的营养更加均衡,逐步改善农业且稳步发展为绿色环保的发展模式。

其次,从地理环境方面,合理管理土地资源能有效改善田地周围的自然环境,防止化学农药注入河流及其地表水层,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非常好的改进之处。在改良玉米种植过程中,改进土壤和肥料管理技术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是可持续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模式中特别重要的部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证玉米生产及其盈利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有必要提高对玉米种植土壤和肥料管理的技术。

再次,我国非常重视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和肥料效率管理技术。通过保证我国食品的安全,不断改善自然环境,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根据玉米种植过程中土地资源肥效管理的必要性,提高旱地肥效管理。土肥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改进非常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才能解决食品生产安全问题,进而提高玉米种植土壤和肥料的管理水平,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改进非常关键。

2   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现状

玉米在中国粮食产量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的重视和管理,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如何合理使用土肥管理技术,如何使土肥管理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是现在所面临的难题。同时,由于我国地形地貌复杂,不同地区的土壤有机质状况差异较大,有很多方法可以改进玉米栽培技术的方向。如何有目的地处理这个问题,深入分析玉米种植土壤和肥料管理技术的现状,是当今面临的难题[2]。

首先,就我国情况而言,由于地形和气候特征复杂,无法对玉米种植的土肥管理进行统一规划,这已成为土肥管理技术分析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难以对其进行统一的设计和管理,因此,有必要根据这些特点,提高玉米种植土壤和肥料管理技术,保障我国玉米产业链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因此,完善土壤和肥料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

其次,一些地区缺乏对土壤和肥料管理的认知能力,无法根据当地土地资源和肥效状况进行有效施肥。由于过量施用有机肥导致产量急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就目前玉米种植土壤和肥料管理技术的现状而言,只有不断提高种植户对土壤有机质的认识,才能在种植区进行有效施肥,提高玉米经济效益。改善土壤有机质的管理不仅有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效果,而且对其他作物也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因此,提高对土壤和肥料管理的认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再次,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播种面积不断减少,优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对土地资源进行土肥管理的必要性更加明显,这种现状也将减少玉米的产量。因此,要提高玉米产量,除了要制订1.2亿hm2土地资源红线,还要加强土地资源和肥效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制订合理的管理计划[3]。

3   土壤耕作管理

3.1   耕种准备

一是耕作管理。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土层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在特定耕地的整个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层耕地的管理,根茎的发育对其有足够的影响,同时对土层有较高的调节作用。根据深耕方法的应用,土层可以具有更丰富的特征。活土层必须调整在30~40 cm,以保证根茎在生长过程中能吸足水量。翻地时要采用渐进的深耕细耕方法,防止翻地层生土过多。

二是土层管理。在玉米种植中,土壤层的渗透性至关重要。为保证土层达到这一层级的要求,在耕地管理中必须做好深层松土工作,使较大的土块变软,土层中的养分在生长过程中被充分消化和吸收,以差异化的耕地方式提高其质量和产量。在耕地中,土层也会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4]。在具体的耕地中,要做好土壤土层的排查工作,包括其渗漏和水溶性,有效提高土层质量和肥效。掌握土层的吸水率,提高其渗透性管理,如果是黏土需做好深耕。如果是沙土必须用底土覆盖,这对土壤固结有很好的实际效果。

三是刮土蹲苗。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浇水,保证土壤的湿润性,为玉米的健康生长提供水源,确保能完全吸收土层中的养分。在此操作过程中,要在攫苗时联系玉米生长环节的科研管理人员,根据其水分状况把握攫苗时机。

3.2   中期管理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极大危害。对此,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要做好除草工作。在部分土地资源中,早期耕地时的杂草较多,会吸收大量的玉米养分,为害玉米的健康生长。

在具体管理中,可以采用两侧浅、中间深的方式除草,并且在第一次土壤栽培时应尽可能的浅,抽穗前土壤要深耕,保持5~6 cm为宜。同时使用除草剂等原料除草,保证玉米完全吸收养分,松土也是一项必须注意的工作,小喇叭口是较好的松土时期,应避免时间过早,同时加强深土栽培,为玉米的根茎生长起到促进作用[5]。

3.3   后期管理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做好中后期免耕直播、浅层栽培是关键,可以进一步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土壤耕作必须掌握两个标准,分别是浅和远。远就是保证主茎之间有10 cm的距离,浅就是抓地,深层控制在2 cm。在保护玉米根茎的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可以主动进行抓地活动,根系的生理功能得到发展和有效提高,以保证其生长质量。

在土层管理中,肥料管理是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在采用施肥方式和选择化肥的同时,可以使用动物排泄物和生物有机肥,逐渐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夏季要在保证播种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抓好播种,早播种,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6]。

4   施肥管理

4.1   基肥管理

基肥可以为玉米的早期生长提供充分的保障,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保证基肥的合理增施,首先,控制种植地土壤有机质,有效分配增施工作。确保施肥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7]。

其次,进行有效的化肥配制和配比,严格控制设备配比,保证养分均衡,避免缺乏养分,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科学合理地控制施肥量,部分土层缺乏养分时会明显阻碍苗木的健康生长。因此基肥的增加量应根据目前种植用地的需要及时调整。减少施用化肥,多施用有机肥,以减轻化肥对土地质量的破坏。

4.2   拔节期与抽穗期施肥管理

玉米拔节期和抽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环节。这两个阶段内的主茎快速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

生长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玉米对营养素的需求显著增加,低施氮肥和高密度有利于提高株高。因此,必须更加重视这一时期的育肥工作,针对土壤有机质不足的情况,可分两次施肥,提高施肥效果。对于一些肥沃的土地,拔节期施肥总量的40%,抽穗期施肥总量的60%。对于肥效高的土地资源要立即调整施肥计划,减少施肥量[8-9]。

5   结束语

在作物种植活动过程中,土壤质量和追肥的管理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造影响,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因此,要想把玉米种好,就必须在了解玉米生长特性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土壤和肥料管理策略,保质保量的同时实现玉米高产。

只有不断改进土壤和肥料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国内粮食作物产业链才能实现更快地发展,玉米产量才能大大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此,有必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作物种植土壤和肥料管理方法与技术的普及,以确保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怀凤.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5):27.

[2]朱广宇.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探析[J].农家参谋,2019(10):84.

[3]任笑媛.玉米種肥一体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18):119-120.

[4]任俊美.有机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农业科学,2021,4(1):9-30.

[5]连小红.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3):73-74.

[6]宋洪影.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9):24,25.

[7]亓振华.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5):142-143.

[8]李宏伟.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7):204.

[9]郝丽平.玉米种植土肥管理技术探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12):74-75.

猜你喜欢

种植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