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种植培育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1-01-16陶黎李小辉

种子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花椒病虫害防治

陶黎 李小辉

摘    要:花椒是重要的调味品之一,除作为调味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花椒经济价值较高,我国栽培花椒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代。花椒具有易栽培、好管理、经济效益高的优点,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但是在花椒种植中,病虫害会影响花椒的产量和花椒树的寿命。本研究就花椒种植培育及主要病虫害防治进行探究。

关键词:花椒;种植培育;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3-004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73.9;S435.73       文献标志码:B

花椒具有除菌、驱虫及降血压等多种功效。花椒种植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强化花椒种植培育,做好病虫害防治,有助于提升花椒产量和品质[1]。

1   花椒种植中的高产栽培技术

1.1   园地选择和土壤管理

花椒喜温热,不耐严寒,最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0~15 ℃的地区栽植。花椒属于喜光农作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光照充足能够降低花椒病虫害发生概率,提升花椒的产量,确保花椒的品质。研究发现,花椒年光照需求在2 000 h以上[2]。花椒耐旱、不耐涝,对水分的要求较低,其在生长周期萌芽阶段和坐果后对土壤水分的需求较高。

花椒属于浅根性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于60 cm土层中,一般土塘厚度大于80 cm就能够满足花椒的生长需求,但是花椒偏好疏松肥沃的土壤,土壤肥沃能够提高花椒产量。

花椒根系分布较浅,种植时不宜选择山顶、低洼地形、风口、薄土层等地。花椒是重要的调味品之一,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植地域应远离污染源,以确保花椒品质。花椒种植时可以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土壤pH值为7~7.5的沙质壤土。在确定栽培区域后,需要对田地进行精耕细作,施加农家肥做好基肥管理。

1.2   苗木准备和品种配置

苗木的质量决定了花椒的产量和品质,花椒苗木栽植多选择1~2年生苗。选择花椒苗木时要精选良种,注意主侧根以及须根的完整性,以提升种植成活率[3]。花椒种植前需要保护好花椒树苗,提升种植成活率。如果选择单一品种进行种植,花椒集中在一定阶段采收,时间太过集中可能不易采收,大面积种植花椒时可以进行多种品种的搭配,搭配早中晚品种,以此来延长花椒的采收期。

花椒在进行栽植时要对其进行剪枝,把受机械损伤较严重的部分及病虫根、干枯根、过长根剪掉,这样可防止病虫感染,也有利于栽植后新根的生长。

1.3   栽植时期及栽植方法

花椒栽培可以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栽培可在早春土壤解凍后进行栽植,栽植时宜早不宜晚。秋季栽培需在封冻前20 d进行,秋季栽培时要对花椒苗进行截干,以此来降低呼吸作用,对苗木进行覆土,来年春天刨去覆土,以此提升成功率。

花椒栽种时需结合栽培方式、栽培品种以及管理方式确定栽培密度。要保持合理的行间距,在确保产量的同时便于后期的管理。一般肥力高的土壤种植密度为4 m×4 m,肥力弱的土壤种植密度为2 m×3 m、3 m×3 m[4]。对花椒栽植时按照规划的栽植点挖栽植穴,采用边挖边种植的方式提升成功率。一般挖60~80 cm的大圆坑,挖坑时把上层较肥沃的土和下层的生土区分开。

栽植后回填,将土肥与土壤混合填入种植穴中,待回填1/2时可用脚轻踩,促进花椒树根部与土壤的密接,然后轻提苗木促使根系舒展。完成栽种后需要及时灌水并用干土覆盖,以提升花椒苗的成活率。

1.4   整形及修剪

要及时对花椒进行整形和修剪,以此提升花椒的产量。每年要对主枝和侧枝进行短截,减少弱枝和病虫害枝,整形和修剪要结合花椒的不同时期进行。幼年时期花椒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要多保留枝条,修剪时要剪除弱枝、病虫枝条及密挤枝条。

在花椒结果期要以培育永久枝条为主,及时对过密区域枝条进行修剪,保证通风性和透光性。老龄期修剪时要尽量保留壮芽,对花椒树进行整形,提升产量以便后期采摘。

当前花椒常见树形包括丛状形、三角形以及自然开心形3种。丛状形是在截干定植后,根茎位置会发出5~6个主枝。三角形是在花椒树幼年留出3个主枝条,在每条主枝条上均匀留有4~7个侧枝。自然开心形是定干保留主枝30 cm,然后第二年在此基础上再保留4~5个主枝。

1.5   灌水及施肥

在花椒开花结果前后需要施4次氮钾肥料,将花前肥、花后肥、壮果肥、采果肥在树冠周围进行环状沟施。在花椒采摘完成后需要每隔两个月施1次有机肥。为提升产量,在花期可以对花椒叶面喷施化肥。雨季注意排水处理,花椒的抗旱性比较强,所以对水的要求并不高,在发芽以及花期时浇一次水,在临近冬季时再浇1次水即可。

在花椒萌芽期以及坐果后期要确保水分的充足,如果水分不充足,花椒面会呈现白色,着色不佳,影响花椒的品质。花椒对水分的要求不高,但是也不可过于干旱,若土壤水分低于6%,花椒就可能出现死亡。过涝则容易导致花椒植株的死亡。

2   花椒种植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是影响花椒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升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积极借助生物防治技术,确保花椒生产产量、品质和安全。

2.1   干腐病防治

干腐病在发病初期,苗木病害位置呈红褐色,随着病斑的进一步扩大,枝干表面逐渐出现流胶,在病皮内部可以看见菌丝。随后,树皮进一步皲裂,树皮出现大面积腐烂,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枯死。要强化苗木管理,优选良种,避免带病苗木的进入,防治病虫害。

栽种后要对花椒强化管理,做好花椒的修剪工作,及时清除病枝并对病枝进行集体的烧毁处理。对于发病较轻的病枝,可对病斑位置进行刮除处理,并在刮除位置涂抹一定的托福油膏或治腐灵。每年4—5月以及采椒后,对全园喷1∶1∶100倍波尔多液,及时消除潜在的病虫害。

2.2   花椒锈病防治

花椒锈病是花椒叶部重要病害之一,会导致花椒提早落葉,对来年产量造成巨大影响。发病初期,在叶子正面出现2~3 mm水渍状褪绿斑,多项研究表明,花椒锈病的出现与气候密切相关。

防治锈病要强化水肥管理,及时排水,避免过涝。此外要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等,将其堆积并及时销毁。对于花椒锈病要采取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发现病情后要及时喷施三唑类杀菌剂,防止病原菌的进一步蔓延,在雨季到来前需要对全园喷施杀菌剂。在喷施杀菌剂时要做到细致,确保花椒树叶正面、背面都能喷到。为预防花椒锈病,在栽种花椒时应该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以此提升花椒植株对病害的抵抗力。

2.3   炭疽病防治

炭疽病直接为害花椒果实,导致花椒产量降低,影响花椒品质。患炭疽病的花椒果实表面会有褐色的小点,随着病害的加重,病斑会逐渐扩大,发展为深褐色甚至是黑色。每年7—8月是炭疽病的高发时期,炭疽病一旦发生很难进行有效控制。炭疽病多出现在花椒接近成熟的阶段,不得大量使用农药,否则将导致农残过高。

研究发现,在椒园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流行炭疽病[5]。因此,为预防炭疽病的发生,需要强化花椒的管理,强化土肥管理,提升苗木的抵抗力。

此外要对苗木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整形,以此提升其透光性和透风性。在冬季需要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并喷洒农药。在花椒树发芽时需要补充肥料和微量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培育健壮植株。

2.4   虫害防治

花椒常见虫害包括介壳虫、窄吉丁以及蚜虫等。介壳虫主要为害花椒叶,其大多会在叶面背部进行产卵。

在冬季要及时进行病枝、病叶的修剪和烧毁。在树木休眠时期可以喷洒一定的化学药物,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来杀死害虫。窄吉丁害虫为一年一代,幼虫多会在花椒枝干上过冬。可以用小刀将流胶部位干枯、龟裂、腐烂或面积较大的胶疤刮至好皮。

窄吉丁幼虫孵化期主要集中于5—6月,期间可以喷洒一定的灭虫剂。蚜虫对花椒为害较大,其繁殖率高,虫卵可在花椒树上寄生越冬。对于蚜虫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在树枝上放七星瓢虫以进行生物防治,此外还可以喷洒农药。虫害防治过程中,在收获期前30 d不得施加农药。

3   结束语

花椒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花椒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花椒树具有耐干旱、耐栽培、好管理的特点,科学栽种培育花椒树有助于提升农民收入。花椒种植培育要从选择园地开始,优选园地、做好苗木准备、适时栽种并对花椒树进行及时整形、修剪和施肥,以此来提升花椒产量,确保花椒品质。此外,花椒种植过程中还要强化病虫害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朝志.花椒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花卉,2020(6):21-22.

[2]崇兴花.花椒育苗及栽培技术要点探析[J].农家参谋,2020(4):109.

[3]白才.花椒种植培育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家参谋,2020(1):85.

[4]李瑛.浅谈花椒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19,37(13):123-124.

[5]蒋岚.甘肃地区明清以来花椒的种植及使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花椒病虫害防治
花椒铺就致富路
江津花椒“变身”20余个产品,年产值8亿元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如何识别假花椒?
花椒记
临夏花椒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