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青团参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专题调研报告

2021-01-16团嘉兴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示范区共青团

按照浙江共青团参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总体安排,结合全省深化团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大调研”活动,团嘉兴市委启动了专题调研,整理了嘉兴共青团组织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认识、做法和一些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了部署。浙江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能够为全国其他地方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嘉兴是革命红船起航地、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地方,在推动共同富裕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嘉兴市委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的目标,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党旗所指,团旗所向。从调研情况看,作为红船旁的共青团组织,全市共青团员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他们表示,要以红船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争当青年表率、贡献青春力量,自觉当好典范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关心青年人才和青少年成长。一是关注青年人才。各地共青团组织发挥优势,紧扣青年人才培养,努力搭建工作平台。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数字经济领域新锐青年人才搭建舞台,引导他们创新创业。举办“青禾集市”等青年农业创业活动,积极选树农村青年创业典型。开展“红船新农人”“青春领航”等行动,抓好青年工匠、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少先队辅导员等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技术比武、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提升青工技能素质。针对“互联网+”时代各类新兴职业和新型就业方式,推动制定促进新型职业发展、福利保障等公共政策。二是关注青少年成长。针对孤儿和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开展各类关心关爱行动。开展“云上公益冬令营”,免费开设器乐等40余类公益课程,参与人数达1.2万余人次。打造“心灵小屋”、组建青少年关爱中心,建立了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志愿者和社工组成的百余人队伍,2021年开展心理科普讲座等活动30余场。开办社区青少年宫,推出“青伴课堂”,让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益教育文化服务。

发挥青年作用。一是参与基层治理。各地探索“共青团+团员青年+社团组织+志愿者”的新模式,聚焦团建融入网格、科学配置力量、深化贴心服务、突出推优支撑“四位一体”,全面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构建共青团助力市域治理新格局,为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贡献青春力量。引导青年参与社区建设,着力为青年参政议事、投身社会建设搭建平台,重点在青年密度高、集聚性强的小区打造一批示范性“青春社区”。二是助力城乡协调发展。团嘉兴市委启动嘉兴市“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联合省农信联社嘉兴办事处打造“三位一体”精准滴灌工程,发布了授信总额度为20亿元的“雨露青禾·青创伙伴”特色贷款产品。团南湖区委成立南湖青农联盟,积极开展青创农场建设活动,共计申报培养了4家省级示范性青创农场。团桐乡市委以青创农场为载体,摸索出了“新建+改造+共享”的建设模式,推出“青创贷”等农创青年专属金融产品,并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青創农场2家。团市委以嘉善为先导,启动“雨露青禾·善耕乡村”行动,遴选成立了首批嘉善县农村青年创业伙伴团队,已为首批“农村青年创业伙伴计划”6个信贷项目授信970万元,5个项目提供风险保障7558.4万元。团海宁市委积极促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均等化,向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发放“校外教育活动券”等70多万元,覆盖2500余人次。通过“流动少年宫”“科技大篷车”送活动和培训进入乡村学校,每年开展100多班次。三是开展岗位建功。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青年的奋斗热情,投身奋勇建功新时代的伟大洪流。持续推进开展“青年文明号”和“团员先锋岗”等共青团岗位建功品牌,激励青年创新创造、精益求精。针对大学生青年,打响“嘉燕归巢”大学生暑期实习品牌,依托分布于城乡各处的人才公寓创新打造青年人才驿站,制定青年人才驿站政策,积极为来嘉兴就业创业、实践实习的青年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政策咨询、交流培训、城市体验等一站式暖心服务。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各地组建 “小二团”突击队,年均开展“小二团”活动近万场次,累计参与团员青年、志愿者数十万人次。依托市志愿服务总站和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组织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参与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

营造青年在共同富裕建设中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一是助力青年创业。积极完善青年创业创新帮扶体系建设,以青创中心和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依托,搭建能力提升展示平台,重点推进青年就业指导、实习见习、创业辅导、项目孵化服务。遴选青年骨干组建“青春助力团”,提升“暖心扶企”行动,深入基层为青年企业家解决难题。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功能,并设立“会长沙龙”等制度,与长三角地区多地青企协建立友好关系,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二是夯实青年阵地。以团属阵地为依托建设“青年之家”,引入专业力量运作,全面提升活动质量。举办或参与创业青年论坛、开展青年企业家走亲等活动,加强长三角区域青年在产业、科技、人才服务等方面对接,推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深化青春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号手岗队”创建,引导广大青年立足岗位、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开展各类团建活动,促进单身青年交友联系,通过互动游戏、联谊会等形式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平台,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开展困境青少年帮扶。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青年群体。开展“爱心岗位·助你成才”岗位助学行动,联合全市企事业单位推出大学生公益实习岗位。组织开展重点青少年走访帮扶,2021年依托“亲青筹”平台和“Young光微笑公益基金”开展“微心愿”圆梦活动,覆盖120余人。发动“爱心返乡月”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成员参与“爱心教室”“微爱童行”“快乐学堂”等新居民子女关爱活动。依托“亲青筹”平台,与若尔盖县、布拖县等结对地区开展“秀善若水 青情无界”“青春有爱 情暖四川”“彩虹活力包”“希望小书屋”等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带去社会的关爱。四是创新团的制度建设。开展“团的机关开放日”活动,深化常态化调研走访机制。开展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让各级团的组织和干部能直接联系基层青年。完善青年业主自治制度,向全市各镇街道全面推广青年业主自治模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年定期开展青少年专题调研和集中调研活动,密切青少年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经常性沟通和交流,拓宽青少年参政议政渠道。健全“基层领办”项目。

加强宣传引导。一是多渠道擦亮团工作品牌,扩大共青团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影响力。通过“真善美”种子工程等凝聚青少年共同富裕的共识,在教育培训中融入共同富裕学习课程、体验课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专题宣讲。二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法治、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思政课进校园”“开学法治第一课”“心理健康课堂”等活动。

聚焦重点领域。一是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建设。结合共同富裕和嘉兴城乡融合试点建设,大力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加强对创业青年的培育和帮扶,积极引入青年农创客,聚焦电商农艺、文旅融合、未来乡村等主题,围绕实现数字乡村,带动农户增收。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数字化,开发数字团建产品。二是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共青团改革。积极搭建“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一站式为青年提供学习就业创业等服务。把数字化改革要求贯穿共青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探索推进数智共青团建设,推动“工作上网”“数据上云”“改革见效”。

打造品牌工程。结合团省委目前推进的工作项目和品牌,找准助力共同富裕重点工作的发力点,继续积极构建“青春领航”招才引智工作体系,实施“创新浙江”青年创业行动;持续打响四个“亲青”服务品牌,打造共青团“三服务”2.0版,深化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能比武等提升青年实践能力的项目品牌。发挥“青年文明号”“团员先锋岗”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先争优、示范带动作用,动员广大创建集体投身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打通服务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不断打造有特色的共青团品牌,全面提升共青团的工作辨识度。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示范区共青团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