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党史故事讲给世界听

2021-01-16廖春妍吴雨晨

中国共青团 2021年24期
关键词:陈望道星火党史

廖春妍 吴雨晨

2021年12月初,一则来自孟加拉国DBC NEWS的新闻视频刷爆了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同学们的朋友圈,同学们纷纷留言:“太令人激动了!这才是真正的国际传播!”“虽然口音独特,但是学校的名字和星火国际的名号还是听懂了!”

正在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領事馆工作的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校友刘力在大学辅导员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条视频,立即在Twitter(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动态:“这是我的母校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的活动,青年学子们在学院的引领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希望这样的好声音能传播得更远、更响亮!”

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查立友第一时间转发了这条视频,他说:“一位江财校友向我介绍了江西这块红色宝地,江西是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源起,是第一个苏维埃革命的基地,更是中国红色长征的起点。此外,江西也在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方面首屈一指,绿水青山,景色宜人。”

这条引起“轰动”的视频展示了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星火国际”党史故事国际传播计划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12月1日下午,“星火国际”党史故事国际传播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利举行,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小丽教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涂艳、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叶卫华和40余名中外师生共同参与了这场精彩纷呈的活动。

青年学子以情景讲述、英文迷你剧的形式向全体中外学生倾情演绎了著名的党史故事“真理的味道是甜的”,展现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承使命的意志与决心。

“小时候就听过这个故事,追《觉醒年代》的时候,对这个桥段印象也特别深刻,这次能有机会演绎陈望道,还是这样青史留名的剧情,我简直太激动了!”陈望道的扮演者、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2020级国际金融专业谭凯杰同学说,“在准备的时候,我除了仔细观摩电视上的表演,还认真揣摩了陈望道的心理,一定是非常专注和投入,才会把墨水当成红糖……我既要把这种全身心的专注演好,又不能表现出对母亲的付出冷漠不关心,全英文的台词也是一种挑战,不能有违和感,还要让外国留学生也和我们一样感动,这是需要好好琢磨的。”

“这场短剧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还来参加!”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Mandy(曼迪)高度评价了陈望道的故事。演员们听了,都说心情仿佛像蘸了红糖一样甜蜜。

讲党史故事的不只有中国学生,来自赤道几内亚的留学生Micha(米查)在看了中国学生的演绎后,深受鼓舞,用中文讲述了“井冈山上一根灯芯”的故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这块宝地存留着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红色故事。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大厅里,有这么一座油灯雕塑,镌刻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在八角楼里,毛主席那狭窄的办公桌上,同样摆放着一盏普通的油灯,见证了当时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

几十人的活动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认真聆听着Micha(米查)缓慢而清晰的中文讲述。“他说得太好了!”2019级国际金融专业虞智婕同学说,“虽然用的是简单的词语,但他说得很认真,声情并茂,让人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国际学院学生党员宣讲团”成员、2019级国际会计专业马石月儿同学全英文宣讲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中国学生,能够用英文给留学生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觉得很自豪,很有意义。”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党委书记涂艳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面向留学生们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学习宣传好全会精神,是国际学子的重要使命。”

活动现场,国际学院学生与留学生们共同编制红军草鞋,现场气氛其乐融融。半个多小时的草鞋编织环节,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组成临时搭档,用麻绳慢慢拧、绕、打结……只用简单的英文交流,现场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要把这个草鞋带回我的国家,把它作为留学时光里最珍贵的礼物,送给我未来的孩子。”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George(乔治)兴奋地跟他的搭档说,“我喜欢这样的互动活动,也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交到新的朋友。”

“如何突破‘满堂灌’式的传统教育方式,让青年人在党史教育中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有怦然心动的获得感,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党委书记涂艳说。

早在2021年4月份,为创新党史教育新形式,高质量推进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国际学院就开始了“星火国际”党史故事国际传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这个计划也很好地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号召。”

国际学院以党的百年发展历程、重大事件为线索,选取党在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并发布“‘星火国际’党史故事传承人招募令”,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也面向全院青年学生广泛发布,遴选出每一则故事的翻译者、中英文诵读者。让青年学生在翻译和诵读的过程中强化党史学习、带头领学党史,营造“以青年影响青年”的良好学习氛围。

学院“江财国际”公众号上设立了专栏,每周将党史故事的翻译、宣讲成果以文字、图片、音频等方式进行推送,面向广大中外学生进行宣传,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

翻译红色经典故事能否做到“信、达、雅”呢?这是摆在“星火国际”参与学生面前的一个挑战。

“我看了不少经典的党史纪录片,学习其译文作文,还请老师修改我的译文。”“星火国际”第一期的翻译者、学生党员、2018级国际会计专业肖懿婧同学下了不少功夫:“这和日常的翻译和英文写作不同,除了要翻译出它的意思,还要能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也要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来展现我们的红色信仰。”

国际学院党委书记涂艳亲身示范,担任了第一期的中文诵读者,她认为,这不仅是对学生们英语翻译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考验,更提供了一个学习党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平台:“越是国际化办学,越是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这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

截至2021年12月初,“星火国际”党史故事国际传播计划已线上连载30期。“100年前,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把真理的味道传遍了中国;100年后,我们翻译党史故事,我们要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全世界!”参与的青年学生都因为“星火国际”项目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

猜你喜欢

陈望道星火党史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党史篇
陈望道与省立安徽大学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人
镜花缘(10)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海底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