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下水路运输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2021-01-16单以超盐城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环球市场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运货物港口

单以超 盐城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交通运输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水路运输是国内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组成,运输业对经济的增长有突出的贡献,在国家低碳经济之下,要构建出水路运输体系。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应该建立完善的水路交通运输发展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污染防治,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开展绿色出行行动,保证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

一、水路运输的特点

(一)水路运输的性价比较高

水路运输成本偏低,消耗能量较少,占用土地面积不多,水路运输其主要的运输航运线是河流,其主要建设项目只是码头港口建设,投资远低于铁路、公路及航空。并且运量大、油耗较低,运费仅为公路运输的1/12,铁路运输的1/5,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性价比高。

(二)水路运输受自然环境约束较大

水运与其他的运输方式相比,在运输时,外界条件会对水运产生较大制约海洋、河流的分布和水文气象信息都会对水运带来影响,船舶设备灵活性比较小,比较适用于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负担各类型的散货、大宗货物及低价货物运输。

(三)水路运输的开发利用所涉面较广

比如水力发电、排涝防洪、水产养殖等水利用方面以及临海工业、建港等沿海建设方面都与水路运输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涉面广,致使水路运输开发计划考虑因素较多。

二、低碳经济下水路运输的发展优势

水路运输可充分利用水流所产生的动能来进行运输,环保节能优势明显,符合当前交通运输业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一种低碳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具体优势如下:

1.环保。与铁路、公路以及航空运输相比,水路运输方式较为独特,具有十分明显环保效果。据相关研究及统计可知,水路运输仅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7%,运输同样的重量货物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是铁路运输的20%,普通公路汽运的耗油量是水路运输的800%以上。通过以上述信息可以看出,水运以其较少碳排放量,会承担大宗货物运输任务。在当年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下,水路运输货物上具有较为重要绿色环保作用。如果增加水运的比例,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改善环境,实现节能环保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与公路运输、客运相比,水路运输成本较低,特别是在长距离运输方面更是成本优势明显。水路运输成本是铁路运输成本的20%,不到公路运输成本10%。当前大宗散装货物、集装箱货物等长距离运输中水路运输由于经济性突出,已成为首选的运输方式。同时当前国家政府部门大力投资力度,建设大吨位船舶,加大规模化、专业性港口建设,提升航道路运输成本,促进其经济性的提升。

3.低碳。水运与空运陆运相比就更加优势,水陆运输消耗能源低,排放出来的废弃物少,是目前流通体系中最低碳运输方式,低碳优势明显。随着石油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使用水运就能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节省更多的化石燃料。在目前其他的能源技术还未成熟的时候,特别是国内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还有很多不可控的问题,不能够大规模替代汽油,采用水路运输能够更能体现其低碳价值。

4.政府支持度高。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各级政府层面都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水路运输业大力支持,以此来加快水运体系建设,调整优化水路运输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如江苏省近年来出台了《加大水运发展的意见》《内河集装箱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盐城市出台了《加快推进海河联运发展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使得我市水路运输有了迅猛的发展。连申线、刘大线、滨海港疏港航道先后完成升级改造,通榆河沿线阜宁港、步凤港、亭湖港等相继建成,盐城至上海、太仓、连云港、南通、河南周口航线相继开通,集装箱运输稳步发展,港口吞吐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水路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引领作用日益彰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路运输的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三、当前水路运输的发展现状

(一)运输专业化的趋势

远距离的航海运输会带动国内大型船舶生产制造业的发展,也会实现油轮和散货船舶的发展,使轮船运输能够装载大量的货物。集装箱运输也是目前水路运输的重要方式,利用大吨位的运输特征,来发展轮船运输能力,随着当前水路运输不断调整,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会逐步实现码头的专业化运营。船舶机械设备自动化,会逐步在现有运输业实现模式创新发展,也会改善现有的经营机制体制,逐步激活了水路运输业的发展。

(二)港口功能的完善

国内港口企业并在沿海地区会建设大量的深水港,这些深水港会具有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港口运作的效率,如大型无人自动化装卸的港口就是未来港口发展方向。在港口,也会实现与铁路线连接和船舶的衔接,进而提升了港口的货集散能力。

(三)拓展水路运输功能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水路运输近几年的规模逐步提升,物流业也有更新的运营方式。在物流运作中,强调系统性,水路运输要逐步拓展港口运输服务功能,港口是社会物流货物中转中心,集成管道、公路、航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使用全新系统观念,会改变过去不同港口货物船舶的在运输作业中角色地位,并体现出新时代物流运作特征。在整个物流运作时,会包含运输材料的加工制造、存储、销售、运输等各项功能。

四、发展水路运输的建议

(一)提高内河航运能力

在现代化交通运输中,发展大宗货物的运输,同时,也减少了公路运输时的货物承载压力,大力发展内河运输,加大内河航运航道的建设。完善国内的交通网络体系,因而政府部门要花出更多的资金物力,在内河加大维护,才可以航运通道畅通无阻。

(二)海运以及铁路运输的融合

国内水运与铁路运输的融合是多式联运的典型代表,国内大多数的港口都已经成功实现了海运与铁路的衔接,这对国内交通运输业的改革发展都有很多的影响促进作用。货物运输取决于多种连接方式是否顺畅,能够提高实际的运转效率。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是海运与公路运输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需要国内政府部门加大水运基础设施硬件软件方面的投入和改善,优化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而且还要在体制机制上,作出大量的改变。随着目前水运技术发展,国内各运输体系建设,只有进一步强化海运和铁路运输的网络化建设,才能够实现运输方式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海铁联运的发展[2]。

(三)调整船队结构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船舶运输公司调整团队结构,来使轮船的运输符合低碳的要求。优化对船舶运输计划的安排,打造标准化的团队管理,制定团队管理机制。轮船公司针对不同的水运服务运转需要,推动船队结构的转变。对轮船企业来讲,要设置出与水运货物运输相匹配的轮船设备结构和运力结构。

(四)提升港口的效应

在港口建设、生产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智能港口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加快建成港口数据中心以及港口地理信息服务、视频监控等相关支撑平台,尽快全面建成安全监管与应急管理、资源管理、建设与经营管理、重大危险源三维动态监管信息化系统。开发应用专业化码头生产智能调度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港口的建设单位可以借助外资,开发建设深水港,来大力发展集装箱的运输事业,并且能够进一步拓宽水运等货物载重量[3]。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相比其他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具备较强的环保性、经济性和节能性,在当前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水路运输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在推动我国的运输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水路运输,更好地发挥水运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水运货物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逛超市
惠东港口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