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2021-01-15柳宗元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47期
关键词:愁肠愁思群峰

〔唐〕柳宗元

海畔①尖山似剑铓②,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③,散向峰头望故乡④。

〔注〕①海畔:畔,边。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②剑铓(máng):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玉篇》卷十八:“铓,刃端。”③千亿:极言其多。④故乡:这里指长安,而作者的家乡在河东。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遣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凄凉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伸出援手,使他不至于葬身瘴疠之地。

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剑铓”,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劍铓”,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但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柳州一带,千山林立,多拔地峭竖。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秋来处处割愁肠”。秋天是万物由盛转衰的季节,天气萧瑟,树木凋零,容易触动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时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生的联想。似剑铓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诗人心中的愤郁绞痛可见一斑。

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一个奇特的幻想: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他一身变化作千万身,以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虽是一种幻想,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非凭空幻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把诗人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不可遏止地倾吐了出来。

猜你喜欢

愁肠愁思群峰
立秋
群峰之上
鹧鸪天·无题
纸 船
申晓国
群峰之上
秋思
好时节
蝶恋花
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