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2021-01-15王斐斐山东开放大学图书馆

环球市场 2021年22期
关键词:管理者管理人员图书

王斐斐 山东开放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查询资料的重要场所,其具有丰富的阅读资料以供参考。但是,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图书馆管理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建馆目标不够明确

图书馆是各大高校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其中部分高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建馆目标。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在建设图书馆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外表的美观和大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加以建造,最终忽视了实际使用效果,导致高校图书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以下诸多问题,例如,缺乏人文设计、结构不合理、实用性能较低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学校的钱财,还降低了图书馆的使用价值。

(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应该及时进行改变和创新。现阶段,有部分高校率先开始改变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化管理方式,为阅读者提供了便利。但是,还有很多高校并没有及时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意识十分落后,根本无法满足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这种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工作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导致使用者缺乏良好的体验感。针对这一现象,相关图书管理人员应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满足阅读者的使用需求。

(三)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图书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管理质量水平,对阅读者的使用体验也具有较大影响。就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很难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以及教师的体验。不仅如此,高校中的图书管理者大多数是该学校教师的家属,年龄结构相对较大,工作中缺少积极性;综合文化素质较低、学历较低,以专科学历为主,本科以上学历相对较少,使得图书馆管理效率进一步下降。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较低,在诸多管理者当中真正学习图书管理以及计算机专业的人员相对较少,根本无法使用现代化方式进行图书管理工作,进而制约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阅读设施

图书馆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每一所高校中不可或缺的实体建筑,很多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是在图书馆中完成的,由此可见图书馆阅读环境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中的大量资料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困惑和问题,是高校师生主要学习场所。所以说,相关高校应及时优化图书馆内的阅读设施,以更好的满足教师和学生在图书使用方面的基本需求。优化阅读设施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基础设施。例如,购买质量较好的桌椅、合理安装空调和电扇、及时维护环境设施以及保持阅读环境卫生等等,以此来保证教师和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学校的图书数量较多,致使在进行书架更换工作以及设备扫描工作中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优化电子设施。相关高校应及时引入电子阅读设备,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电子阅读设备来学习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接触社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够充分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在降低了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为高校师生带来了优质的借阅体验,值得相关高校大力提倡和发展[1]。

(二)丰富馆藏资源

每一座高校都具有不同的办学特色以及王牌专业,所以说在针对丰富馆藏资源这一点上,每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不同的,有的高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的高校更关注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在一所综合性大学当中,该学校注重提高全校师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引进的图书种类繁多、涉及范围较广,以此来保证图书馆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广泛性,使得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学习到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在一所专业性强的大学当中,该学校更重视特色专业的培养,因而引进大量相关专业的优质资源,以此来提高全校师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对及时对馆藏资源加以优化和细化管理,尽最大可能地避免资源浪费现象[2]。

(三)规范管理机制

为了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相关人员应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及时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落实好每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管理层人员应定期对图书管理工作予以检查。关于图书排列、整理以及破损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完善图书防潮工作,优化图书管理水平。第二点,确保购买图书具有规范性。应充分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使用科学的计算方式,以此来保证图书购买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将新购置的图书及时录入资料系统,合理安排新购置图书的管理工作。第三点,完善监督和管理。由于高校对图书需求量较大,所以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及时完善相关借阅标准,准确记录借阅的时间、数目以及图书名称等。针对借图书不归还的问题,管理者要对其进行跟踪监督,有必要对借书不还者进行处罚。通过规范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借阅到更多的图书资源,进 而丰富自我文化修养[3]。

(四)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来看,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所以说应及时提高图书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全面开展培训工作,以提高图书管理者的服务水平,最终来满足借阅者的相关需求,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优化对工作人员的配置。依据图书馆管理岗位的特征以及发展现状,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以此来确保培训工作的高效性。第二点,开展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在具体培训工作当中,工作人员早已厌倦了传统的培训方式,使得其最终并没有学到相应的管理知识,只是做表面文章而已。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工作。例如,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开展知识讲座,让工作人员在风趣幽默的讲解中意识到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第三点,全面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在保证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要知道,提高图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完善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培训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知识结构,以不断适应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进而满足高校全体师生的借阅需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及时开展优化阅读设施、丰富馆藏资源、规范管理机制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工作,以此来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各大高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者管理人员图书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做个有爱好的管理者
管理者须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管理者被“偷”走的时间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