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国企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1-15胡伟静郑州报业集团

环球市场 2021年2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常态管理体系

胡伟静 郑州报业集团

基于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预算管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预算管理能够明确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协调、引导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降低财务风险。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发展比较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如预算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缺乏专门的部门或专业人员负责企业的预算的牵头、指导以及监督工作。绩效考核与各责任部门业务挂钩不大,重视程度不够,有些的高层领导者未充分参与其中,这必将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指导,并且会挫伤各个部门、员工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对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明确预算管理的目标,规范预算管理的工作流程,促进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为企业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一、预算管理的相关概述分析

所谓的预算管理,指的是为了保证预算资金规范运行从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的总和,在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指导之下,对国有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以此来监督财务管理的收支过程,不断对比实际完成情况和预算目标的差距,及时指导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改善,进一步帮助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日后的决策阶段科学决策、合理决策[1]。

二、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比较普遍。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对其即将发生的经营成果进行大胆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对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整、优化、配置。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国有企业实现预算管理,能够明确绩效考核的标准,在确定预算之后,相关的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对自己所承担的预算绩效进行负责,和其他管理人员有效的分享预算管理的结果。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更多的预算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之中,从而满足经济新常态的基本需求,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全体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对日常的经济收支情况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等,保障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目标更好的落实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之中,科学、合理的促使国有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发展目标能够得以实现[2]。科学化、规范化的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评估,为日后国有企业在决策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引导国有企业能够积极、平稳的向上发展,减少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研究

(一)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在经济新常态下,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缺少比较系统、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导致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执行力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日后发展的重要性,不能对预算管理工作的主体进行明确、细致的划分,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致使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仅仅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这种形式主义的预算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执行效率较低,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最大化功能和价值。

(二)预算编制方法比较落后

在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增量预算的方法进行预算编制,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一般都是采用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这种预算编制方法比较先进,正是因为预算编制方法的差异化,从而对国内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3]。而且,在预算编制的时间限定上,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是以自然年为基准来进行预算管理,也就是从上一年的某一个时间点截止到第二年的某一个时间点,但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某一年度之间不能找寻其中的规律所在,所以限定预算编制时间的时候,最好结合国有企业实际的经营活动周期,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发展。

(三)预算的执行力度较低

现阶段,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人员不是专职的财务人员,而是业务工作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兼职预算管理的职能,受到各自部门主管的直接管理,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缺少一定的独立性。另外,业务部门或者财务部门本身仅仅是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缺少相应的管理权威性,导致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预算计划可能会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执行,使得预算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四、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解决对策分析

(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执行方面,必须要明确每一个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保证预算管理人员依据预算管理体系进行日常的工作。同时,国有企业的预算决策部门要能够统领全局,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 围,为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有效的推动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执行。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的内部,预算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和功能,指导、协调好企业内部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完善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系统,促使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落实。对于预算管理执行部门来说,要根据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工作安排,妥善处理好相应的经营活动,做好预算管理的战略规划发展体系,进一步帮助国有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在预算的制定阶段、执行阶段,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都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认真的做好事前、事后、事中的监督、管理。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多角度的考虑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控制业务工作的运行情况,对于其中不符合预算管理规定的,要严格的控制、管理,交给相关的责任主体进行审批,审批合格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战略规划调整。另外,还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预算管理的战略目标,做好相应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对于项目的设计、运行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相应的管理、控制,进一步保证满足经济新常态的基本需求。

(三)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保证预算管理有效的执行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相应的政策有效的落实、执行,需要预算管理部门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国有企业应该对预算工作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赋予预算管理部门相应的权力,保证预算管理部门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和其他工作部门有效的配合,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还应该协助财务管理部门用以日常的经营活动,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国有企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日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良好。最后,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以及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于预算管理人员表现良好的情况,适当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调动其他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增强国有企业财政管理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在国有企业内部构建系统、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借鉴其他公司的预算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确保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得以实现,最终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常态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