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合唱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021-01-15黄伊航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合唱团排练指导老师

黄伊航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合唱艺术是一种集体合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求成员必须具备集体协作意识,同时又必须具备专业合唱能力。伴随合唱艺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也开始重视并建立合唱团,积极发展合唱艺术。高职院校的合唱团不但能够丰富校园文化,还能增强学生合作协作意识和能力,开拓视野,提升审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此外,合唱艺术还能推动学生智力提升,陶冶情操,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强个人魅力,尤其是提升爱国情怀、团队协作精神。高职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专业的音乐知识,因此,他们在合唱训练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合唱团在训练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才能推动合唱艺术的提升。

一、合唱团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和社会日益重视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也不能只注重技术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应成为高职学校的教育目标。高职学校不但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重视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合唱艺术是一种团队集体合作创作和表现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在高职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合唱艺术是高职学校美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将合唱团管理工作做好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作用和影响也很深远。

(一)合唱团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自身品质

首先,合唱艺术能够增强高职学生自信心。合唱团的本质是群体性表演艺术,它是将性格迥异的学生集合起来,学生在同一集体中,合作协作共同完成演唱表演。合唱团为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提供了解和接触的契机,在集体排练和演出中,胆小害羞的学生会勇敢起来,自卑孤僻的学生会日益开朗。另外,合唱团大多会参与学校或校外的各种大型演出或比赛,这些演出经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高职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合唱艺术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控能力。合唱艺术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必然要经过多次枯燥乏味的辛苦训练,甚至还会针对演唱中出现的各种小问题不断的纠正、排练和磨合。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意志力、毅力和体力,因此合唱排练的过程,也是学生毅力、坚韧性以及自控力的提高过程。

再次,合唱艺术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审美水平。合唱艺术本身就具备陶冶情操的功能,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初学和试唱等,了解和体会音乐的不同风格、情感表达方式等。通过词、曲和情感的表演,学生可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体会到作品的魅力和内涵,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最后,合唱艺术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合唱团自身是一个集体,而且它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要求的集体。合唱演出要求表演者必须要和谐、统一,需要集体成员的服从配合,并且要听从指挥。在合唱的日常排练中,成员在音准、节奏、音量、换气口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都要求合唱团成员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责任感,才能更好的呈现出合唱表演。

(二)合唱团可以推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合唱艺术不但可以为高职学生树立审美导向,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曾说“三月不知肉味”,听了美妙的韶乐,身体感官很长时间都处在愉悦和回味中,可见音乐可以深入人心,感化人,由此可知音乐的力量。合唱是音乐艺术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学生从乐曲和词曲中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音乐审美知识,从而提高自身音乐审美水平。合唱团在选歌、排练以及表演等一系列过程中,学生都能得到全方面的锻炼。不仅是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培养专注力、坚毅品质等,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品质和素养。

(三)合唱团可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

校园是合唱艺术发展的根基和摇篮。校园是中国合唱艺术的发源地,从民国时期开始,几乎所有的学生运动和爱国运动都是随着学生合唱或歌咏演出展开。这些合唱活动都为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五四运动、抗日救国等运动中,出现了很多首激情澎湃的合唱歌曲,鼓励着学生和爱国志士投身爱国护国革命运动中。例如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借用劳动号子的方式,表达了强烈了爱国情怀,它唱出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如何高效地管理高职院校合唱团

合唱团是高职院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和集体学习的重要阵地,良好的管理好合唱团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合唱团,促使其良性循环发展值得我们研究分析。

(一)邀请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规范、长期的训练指导

合唱团演出水平的高低,主要受指导老师的管理、影响和指挥。专业老师可以从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日常排练、训练模式,并根据合唱团的特点制定长期学习和未来发展规划。因此,合唱团必须需要专业的老师指导,对合唱团实施长期的、规范的、系统的学习和排练,才能提高合唱水平。专业的教师指导,首先从成员招募开始。通过日常的音乐选修课,挑选出音乐才能突出的学生。比如:音准、音色、节奏、表现力优秀的学生。其次通过学校内部社团,发现其中优秀的文艺骨干,主动吸收优秀学生。最后,还可以通过校园内的海报宣传,邀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参与。

(二)建立并完善合唱团教学考核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考勤机制。合唱团每周的排练时间都是固定的,排练之前团长要点名。在合唱排练过程中,不认真训练或三次以上无故不参加排练的学员,轻者可判其考试不合格,严重的可取消其合唱资格,不能获得合唱荣誉。

其次,建立并完善日常教学和排练制度。虽然高职院校的合唱团性质属于社团性质,但也要有一定的教学制度进行规范。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设置合唱选修课,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能获得选修课学分。通过学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合唱团表演,借助课程特点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方便老师课堂教学和管理,也能更好的教授合唱专业知识。音乐艺术课可以促使专业技能性质的合唱排练演出升华为合唱教育,这就更突显出了合唱的重要现实意义、功能和作用。

(三)建立并完善合唱团日常激励措施

高职院校合唱团的激励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指导教师的激励。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合唱团是社团性质,指导老师大多是兼职指导。指导老师的主要问题是工作量太大。高职合唱团大多是业余队伍,学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大,而且任务艰巨。老师的兼职补贴很少,但工作量大,其工作积极性必然受影响。这不利于合唱团的学习和排练,合唱演出成绩也不理想。因此,高职学校可以增加一定奖励激励,减少指导老师其它不必要的工作,给予指导老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学校的激励措施到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合唱团的演出效果会更理想。

其次,合唱团内部激励。合唱团本身是社团性质的文艺表演团队,只有让成员在团队内部有归属感,团队才会有凝聚力和力量感。因此,在团队管理时,要增加队员归属感的激励措施。例如:合唱团统一的队徽、服装,团队创建微信群、QQ 群,团队官方旗帜和微博等。通过这些举措树立合唱团统一的形象,并对合唱团形象进行管理,增加队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四)开展校际交流,定期实践演出

合唱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演唱表演方式,因此要多进行实践演出,不能封闭在校园中,要走出去,多多参与校际交流。合唱艺术只有经过多次演出的历练,更多的舞台锻炼,才能增加演出经验,不断完善才能完善表演。

首先,高职院校的合唱团要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种文艺活动。例如:迎新晚会、民歌民乐大赛、学院文艺对抗赛、社团联谊晚会、五四青年晚会等,这些都是合唱团演出锻炼的契机。其次,与音乐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合作,积极参与专业音乐演出,与其它专业音乐院校多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音乐水平。最后,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通过比赛实战提高演出水平。合唱团只有日常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常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合唱能力和水平,只有在舞台上表演出来,才能评价水平高低。因此,实践演出非常有必要。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合唱团大多会发现各种小问题,大家可针对舞台演出中的问题和意外情况,总结经验,给出应对方案,为未来的演出打好基础。

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合唱团走出校园,积极进行校际交流,借助合唱团演出,促进不同院校间的交流合作。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它乐团的演出经验,同时鼓励合唱走向社会,比如社区慰问、贫困山区慰问、社区新年文化晚会等,借助社会资源和舞台来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应重视并大力支持合唱团的发展,充分发挥合唱团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合唱艺术来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素质,提升审美能力和水平,从而带动和影响周边同学和老师的审美,最终实现校园文化、生活氛围更加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合唱是一种音乐表达方式,因此要多多进行音乐的交流和互动,增加表演实践,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推动合唱艺术的发展进步。不能封闭发展,学校要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和舞台展示。合唱团自身也要勇敢走出去,用实践检验自身,积极学习先进知识和理念,多多展开校际文化艺术交流,推动院校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借鉴和学习其它合唱团的先进经验和表演方式,积极向更大的舞台发出挑战,学习更专业的表演,不断提升合唱艺术水平。

猜你喜欢

合唱团排练指导老师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青蛙合唱团
难忘的合唱团
就差半分
鸟雀排练忙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