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2021-01-15夏玉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舆论受众

夏玉良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系

当前,媒体融合已进入全面发力、深度推进的新阶段,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媒体深度融合在适应当代人群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新闻传播生态和传播格局,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融媒体发展新特征

(一)新闻传播去中心化

在新传播生态和传播格局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人人都可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新媒体、自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以大众传媒为传播中心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舆论场上众声喧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中心,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依凭自身优势撬动舆论指向,左右舆情发展,进而构筑起局部舆论中心。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及中心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主动拥抱新媒体,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展传播空间,重塑传播格局,提高话语水平,已成为传统主流媒体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新闻传播碎片化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将现代人的生活图景撕裂切割为无数碎片。现代科技发展高歌猛进,智能移动终端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让人们无暇沉浸其中进行深度阅读或体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元化消费需求、个性化表达,也加剧了话语体系的碎片化。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消费成为融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

(三)注意力成稀缺资源

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传播门槛的降低,使得自媒体即时、个性化的传播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迅速占据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和空间。新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快速蚕食并瓜分受众市场,传统媒体的生存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海量信息导致受众的注意力被纷至沓来的新话题、新热点所刺激、诱惑,受众似乎变得更加善变,注意力成为稀缺商品而被新老媒体竞相追逐。吸引更多的关注,意味着拥有更多的用户。

(四)新闻新形态层出不穷

在国家融媒体发展战略指引下,传统主流媒体热情拥抱新媒体,纷纷上线“两微一端”,开辟舆论新战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下,新闻新形态层出不穷,数据新闻、互动新闻、全景新闻、虚拟现实新闻……新技术的涌现带来新闻传播形态的花样翻新,增强了新闻的话题性和互动性。

二、融媒体发展对新闻记者的新要求

新技术手段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使用,使得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媒体融合朝向纵深发展,新传播格局、新传播生态、新传播环境对新闻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记者面临百年未有之新变局。

(一)角色转换:由传统记者到全媒体记者

传统媒体记者,诸如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出镜记者,分工清晰,只需要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即可胜任工作。媒体高度融合向新闻记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从传统型记者转型为全媒体记者,新老媒体“十八般兵器”需要样样精通,从传统媒体的采写编评到新媒体音视频编辑、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等,都要拿得起放得下,以适应“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新传播模式的需要。

(二)观念转变:由“我传你受”到“以受众为中心”

观念的转变。大众传播时代,信息量匮乏,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新闻记者担当起把关人角色,对信息能否进入传播渠道掌握决定性权力。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写了这一切。面对海量信息,受众拥有了选择性接触的决定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应当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俯下身段,倾听民意,反映民意;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提供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新闻记者还得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技术迭代速度加剧,新闻记者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掌握新兴传播手段,与时俱进做好新闻传播工作,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思维转变:从传统思维到融合思维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应当具有融合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合意味着跨界,新闻记者要敢于走出“围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增强跨界思维能力,强化学习,掌握新媒体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方可形成新媒体融合报道需要的聚合能力,才能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担当时代重任,新闻记者应注重通过不断增强“四力”来修炼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数据素养、较高的创新能力及全媒体采编技能等职业素养。

(一)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思想政治素养是新闻记者基本素养。融媒体时代,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舆论场内众声喧哗,泥沙俱下,真相与假相、事实与谣言、真理与谬论交织混杂在一起,令公众雾里看花,是非莫辩。新闻记者肩负“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重任,应以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守新闻真实性为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凭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公众拨云见日,明察事实真相,净化舆论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

作为新闻记者,首先,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自觉担负起职责和使命,全心全意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频共振。其次,要自觉践行、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新闻价值、指导新闻采写的尺子和旗子。新闻记者还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面对国内外瞬息万变的环境、复杂多变的舆论场,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写出具有时代气息、人民群众喜爱的新闻作品。

(二)数据素养:挖掘数据背后的新闻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已成为新闻记者的核心素养。看似冷冰冰的一组组数据记录的是世事变迁、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往触摸现实、探询真相需要的是“在路上”“在现场”,风尘仆仆,裤腿沾泥,深入一线,洞幽烛微。而在大数据时代,新闻记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解读数据、表达数据,从数据碎片中还原新闻真实的能力[1]。

作为新闻记者,首先要能够通过正当渠道获取数据。大数据时代,获取数据并不难,难的是挖掘与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与事实。因此,新闻记者还要学会通过专业的统计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最后,新闻记者还得以可视化的方式,如新闻信息图表、视频新闻、H5 交互式设计等,准确而又直观地呈现数据与事实。

(三)创新能力:让新闻传播更有感染力

新技术手段的引入,使得新闻传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发展,无论有多少新兴媒体涌现,“内容为王”是永远不变的定律。在全新的新闻传播格局下,新闻记者应适时而变,摸清受众的“胃口”,在坚持新闻报道原则的前提下,创新报道理念,创新报道角度,创新话语方式,烹饪出一道又一道合人民群众“胃口”的新闻“大餐”和“点心”,让党的声音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闻记者要充分施展“十八般兵器”,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根据不同的报道主题和报道内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采用文字、图片、AR、VR、H5、Vlog 新闻等多种形式,借助“两微一端”,提升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四)全媒体采编能力:让新闻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

传统媒体更乐于高举“内容为王”的大旗,而轻装上阵的新兴媒体则祭出“技术为王”的旗帜,通过采用信息传播新技术手段,迅速俘获当代受众的“芳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内容为王”与“技术为王”本质上并不矛盾,在融媒体时代,所有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应用,都是为了让新闻传播更加快捷、高效、精准、精彩。

因此,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还得是一个优秀的内容生产者。适应新时代受众的心理和应用场景,着眼于让传播内容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让新闻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新闻记者还应当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手段,在所有移动场景下胜任图文稿件、H5 稿件、数据图表、图片素材、视频素材的生产和编辑工作。

(五)增强“四力”: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四力”,是新时代新闻工作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提升职业素养的必由之路。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就是要牢记新闻记者的使命担当,挺起精神脊梁,带着应有的政治觉悟、新闻理念,跟随新时代的崭新步伐,记录实现伟大中国梦征程上波澜壮阔的图景;就是俯下身来,投身于火热的生活,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认真观察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意见,在生活的洪流中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是要牢牢把握舆论主流主线,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嘹亮地唱响“主旋律”,提高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就是要练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基本功,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推出新闻精品。

四、结语

掌握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提高新闻传播力、引导力,讲好中国故事,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凝聚强大力量,是时代赋予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立足于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职业素养,持续推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精品。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舆论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