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演变与民族摄影发展的历史使命

2021-01-15石竹西南民族大学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摄影民族

石竹 西南民族大学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发展史本身就是各民族间融合、同化的演变发展史,以汉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大多都拥有各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民族艺术是相对于西方艺术而言的中国艺术,包含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艺术,民族艺术通常用于国家性概念,指构成国家的那个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的艺术。例如中华民族艺术,即是指中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的艺术形式及其传统而言[1]。所以本文所指民族艺术并非特指少数民族,而是以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为根本,反映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具有民族特色,体现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艺术创作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整体性。民族艺术是来源于民间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这不单单是指艺术家创作的高层次的艺术,高于人民群众生活的艺术,而且应该包含了广大人民社会劳动中所创造的艺术。

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发展的,技术上的发展艺术层面的革新既体现了对外来文化技术、艺术手法的吸收,又融合了现代文化。民族摄影不能仅仅只是把地域民族间的历史文化作为参照,更应该把目光放到世界高度范围看问题想事情。现今仅以亚洲国家民族结构为例,韩国、日本民族结构相对我国较为单一,但对于民族文化摄影展开的活动极为频繁,在政府的大力资助下,为他们拍摄和研究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拍摄和研讨活动,出版大量的民族文化图书、画集画册,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影像资料。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原因,使得我国的民族摄影工作起步较晚,认识不足。现如今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物质精神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在影像创作中则更应该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体现,且主动承担起民族精神、民族物质文化艺术传承的重任。

一、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讲民族传统艺术一直都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在运用现代科技探索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以日本手作文化为代表的千纸鹤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许愿的对象,其具有美丽的传说和文化底蕴,不少日本艺术家通过各种艺术创作方式来展示这一元素,比如将千纸鹤的翅膀叠成各种富于变化的形状,或者直接将各种纸鹤元素印刷在服装服饰、装饰艺术作品上。近日日本新媒体艺术团队UGOITA 用特殊装置让千纸鹤一字排列,在动感激烈的音乐中跳起了具有节奏感的快乐舞蹈,传统艺术与新技术的碰撞给人带来了新的视听愉悦感受。

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在外国艺术家眼中具有古老的东方神秘的特性,在全球信息化基础建设交流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通过新媒体进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艺术元素在国外艺术家眼中也是一种创作题材。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互动电子传播研究所的艺术教授Daniel Rozin 一直在时间中研究图像的构造和物质性,他在2013 年的作品“扇镜”(Fan Mirror)中以扇为镜,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古扇与电子机械结合做成了互动艺术装置作品,在单独扇面的开合与整体扇面的展开中,令观众在作品中体验这种交互转变的美丽艺术,这是一种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碰撞的创作结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3 月,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 亿,其用户规模还在逐渐扩大。随着5G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将成为未来民众接受文化艺术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汉服文化”热的兴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意识、民族情怀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认同感的体现。早期只是在特定群体中流行的“汉服文化”,最近两年在短视频平台中愈发火热,抖音中以汉服文化为“卖点”的用户,通常运用专业的化妆造型手法,配合精致的民族服饰道具,请专业摄影师拍摄后再经过后期修饰上传到网络,营造出一种古典古风的意境从而受到众多年轻人士的欢迎。1992年生的抖音“红人”楚琪原本为一个秃头男生,通过摄影拍摄剪辑变装成为相貌俊秀的古风美男,这一前后形象对比的巨大反差也为他吸引到多达500W 的粉丝,转发量巨大甚至一度在海外网民中引发讨论。

2020 年4 月30 日,作为网络“红人”的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海外粉丝破千万,她也成为首个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她的优秀视频以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风格在海内外网络上受到大量粉丝的关注。她的视频主要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俗民风确定选题,选择以简单记录工艺流程或依附一定的人物故事主线两种方式演绎。在以民间生活为背景的场景中,她身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装服饰农耕劳作。除了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还有手制传统手工艺蓝印花布、蜀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作品中传达出的对生活积极向上的热爱态度和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品质的体现。有外国粉丝说李子柒的视频向全世界介绍了那些被遗忘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族民间工艺,李子柒的视频受到大众甚至海外观众的欢迎,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体现的最好证明。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李子柒的视频在互联网中迅速扩展,从点赞、评论、转发量来看其传播延展性非常强。她的视频传播矩阵层次丰富,没有局限在短视频媒介上,而是多种视频媒介、网络媒介、购物平台、线下平台等多维度传播的结合。李子柒的短视频正是通过海内外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平台做到跨民族文化艺术传播的具体体现。

二、主动展现当代民族生产生活变迁

作为对人类历史文化影像的忠实记录还原,对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传播带来了深远影响的摄影,以现代图像技术为支撑以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对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生活、民族艺术、民族符号、民族元素的真实记录,才能完整反映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性和价值,使人们体验到民族影像的魅力。要使民族摄影体现它真正的价值,要对拍摄对象拍摄地区有深入的了解,时刻关注民族文化生活的发展与变化,不能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记录”表面的现象,而是要深入民族民间生活,关注社会民生变化、民族生活习惯等,从客观的角度真实再现民族影像。

新的创作形式能最大程度拓展影像表达的内涵,创作的多元化表达是民族摄影艺术创新与延续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新传播技术有效结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下,从多维角度立体思考与发掘民族摄影艺术表达的新可能,在媒体技术变化万千的时代里显得尤其重要。如当代艺术家姚璐的“新山水”系列作品,以绿色防尘布所遮掩的建筑材料垃圾和头戴安全帽行走于“青山绿水”间的民工构成了一幅幅“诗情画意”的当代城市建设发展图卷,作品中运用传统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当代中国的面貌,记录了快速的发展给中国风景带来的变化,为当下城市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带来了思考。

三、准确把握不同民族文化的异与同

现代信息技术与媒介形式不断发展演进为民族摄影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数码动静态影像技术为基础的摄影,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中独具文化艺术传承与信息技术传播的双重特性。在真真假假信息充斥的现代网络媒体中,要把握民族摄影良性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影像时代下每天产生的影像成千上万,这也促使摄影师去挖掘影像的表现深度,甚至另辟蹊跷发掘影响力更大的摄影题材,才能在海量的摄影作品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任何一张图片的创作都是在思想意识指导行为下产生的,摄影作品要有吸引力主题是关键,主题后的思维想法更重要。民族地区风景风貌、文化艺术各具特色,好的主题构思与策划是对拍摄行极为有利的指导。

民族摄影如果只是简单的指到少数民族地区拍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民族服饰、民族生活、民族地区风景、文化宗教习俗等,那么这种理解太过于狭隘,民族题材摄影不能仅仅为了吸引观众就要以“猎奇”的方式去挖掘拍摄题材,这样通常导致摄影作品表现形式单一无新意,虽然画面美轮美奂但内容千篇一律,往往难以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民族摄影题材要了解民族文化特性与差异性,同时还要深入民族地区了解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历史。新时代下的民族影像也并不一定非要拍摄落后地区的影像,而是应该详实反映当代民间民俗生活的特点,反映现代化社会例如城市化对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影响,将目光转移到人性共通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上,褪去民族民间服饰的各民族民众的真实生活同样是好题材好构思的源泉。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风俗也会慢慢消融,民族特性特点也会在社会群体的发展中逐步弱化,舍弃掉不该舍弃的精神物质特点。作为摄影工作者,需要在全媒体时代守护这种缺失,这种行为本身是合乎人类本身和社会发展利益的。我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习俗和形式都极具特色,这一点需要摄影工作者在创作中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性,在现实基础上运用摄影艺术表现手段,把握摄影艺术本质,彰显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性重建人类精神的家园,这是人类精神追求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既体现多样性,又具有趋同性才是王道。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摄影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