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应变能力研究

2021-01-15马燕宁夏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闻资讯情况内容

马燕 宁夏广播电视台

众所周知,新闻采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就是工作人员,在采访环节中所面临的干扰因素较多,极易引发突发情况,尤其是在新闻节目直播形式下,对采访人员的应变能力有更高要求,需在前期准备环节中设想突发情况,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在采访环节中具有较强的把控与引导能力,始终都能发挥着主体作用,工作核心与目的较强,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引发众多问题,从而保证新闻节目正常播出。

一、应变能力内涵

在新闻媒体行业发展中,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多,每项工作开展均对人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提出明确要求,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实施,并不受人为因素干扰,保证新闻节目质量。其中,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就对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有明确要求,也是记者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素养,考虑新闻采访播报形式较特殊,具有一定的采访难度,如果记者在此采访中无法合理处理突发情况,就会影响采访活动进度,甚至会出现暂停采访情况,使新闻节目收视率持续下降。对此,记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主要是针对采访过程中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理,较灵活、自由地开展采访工作,解决突发问题的同时,还能获取到精准的信息资讯。

此外,行业在用人阶段就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是记者职业的基础要求,要求每位记者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要素,考虑采访阶段不可控的因素较多,突发情况的类型多样化,因此记者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深度挖掘新闻资讯[1];另一方面,分析新闻采访工作具备不可控特点,在实践采访中无法按部就班地按照理想流程发展,对此情况,需记者能依据自身提前设计的采访流程与采访计划正常控制进度,在保证本职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解决现场突发情况,较强的控制能力也会规避一些常规问题发生,始终都能把控新闻采访走向,从而获取更多较高价值的新闻资讯。

二、应变能力特点

(一)灵活性

因新闻采访阶段不可控因素较多,不同类型的突发问题对记者应变能力带来巨大挑战,要对采访工作有序实施,并对突发问题灵活处理,是每位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再加上新闻采访内容、形式等不同,会使此项工作有较强的随机性、实时性,在采访环节中记者无法预知被采访人的思想,更无法控制采访内容、周围环境等,在较高难度的采访条件下就凸显出记者个人素质与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可在采访中化解突发情况,并选择语言艺术及时掌控新闻走向,能使被采访人不自主地积极配合,从而顺利完成新闻采访工作。

(二)变通性

变通性特点主要是在采访环节中记者打破常规化思想与模式,而是详细观察采访现场与采访内容,经过自身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解决突发问题。同时,也不会一成不变地进行单方面地提问,而是选择一种较轻松的采访方式使观众、被采访人的心理逐渐放松,由记者控制着整个采访进度与流程,保证被采访人所提供的信息咨询全面、准确,也可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

(三)流畅性

因新闻采访环境条件不可控,所发生的事件、影响程度等无法预估,在此阶段就需发挥出记者较强的应变能力,为保证新闻采访工作能有序实施,就要考虑到被采访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情况,能对外部因素客观探究,有助于选择综合化的采访方式提前做好预判,依据自身工作经验,及时明确处理措施,才可确保整个采访过程的流畅性[2]。

(四)独创性

针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或观点,主要是出发点、思维方式等不同,在采访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被采访人的心理与情绪,而且还需分析观众们的实际需求,关于每项问题提出,均需多角度、全方面地思考,充分意识到新闻采访中自身的主体作用,针对现场突发情况能做出及时反应,以独创性的观点与语言艺术引导事件走向,既能对突发问题顺畅解决,又保证采访工作良好效果。

三、提升新闻记者采访应变能力策略

(一)保证准备工作充足,编制完善的采访计划

前期准备工作极其重要,关乎着后续采访工作进度与质量,需记者能在准备阶段注重采访计划编制,可依据新闻内容与具体的采访要求,把整个采访流程划分成多个环节,对每项环节采访内容核心要明确,并控制各环节的采访时长,在语言艺术的影响下,保证新闻资讯内容的全面性与完整性[3]。如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记者可提前到采访室进行走位,也可对现场采访环境有所掌握,能控制好被采访人、观众、工作人员等实际位置,按照新闻内容营造相应的现场与氛围,有效烘托采访效果。

例如:在采访计划编制时先列出采访大纲,并有具体的采访战略,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采访内容的顺序设计等,均要在采访大纲中明显地体现出采访对象、采访内容、采访进展等。并做出假设自己是被采访人或观众,关于采访问题提出的思想观点,能为突发问题发生与解决做好准备工作,有相应的防控措施与处理策略。同时,在提问过程中也要注意到采访问题的尖锐性,要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思想、情绪等变化情况,要灵活地转变采访思路或模式,保证采访工作顺利完成。对此,充分说明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与必要性,为后续采访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把控采访节奏,保证采访方式灵活性

因新闻记者应变能力评价主要因素就包括“灵活性”,因采访活动开展面对的采访对象、受众群体、实际条件等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使采访工作有不确定性特点。对此,就对记者应变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能把重心放在采访过程中,要合理把控采访节奏,充分利用现场条件,选择灵活性的采访方式,重点关注采访过程中被采访人的情绪波动情况,及时调整采访方向与方式,保证采访工作能顺利进行。

首先,现场把控能力要强,整个采访活动都能占主导地位,影响着新闻采访方式与具体内容。一般情况下,新闻采访方式包括闭合式、开放式两种,无论是对哪种形式应用,均要注重采访问题多角度、连续式提出,才能深度挖掘出新闻资讯的重要价值[4]。在采访记者基础能力较强的情况下,也可突出自身地位,能影响被采访人与受众群体的思想,整个采访活动的进度被有效把控,提升采访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强调客观、事实地完成新闻采访工作,不能为获取采访内容而忽略对被采访人及受众群体感受的考虑,反而是在采访中强调事件走向,考虑部分较特殊的节目会涉到隐私问题,或者是被采访人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此时需记者能改变原计划,把一个问题换成另一个方式进行采访,避免被采访人产生抵触情绪或情况,依然可以获得相应的新闻资讯。最后,考虑新闻采访工作、被采访人不可控性,能规划好现场采访流程,合理安排采访时间,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也不必惊慌,展现出优秀记者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通过自身主导地位及时引导采访方向,依然能控制新闻资讯的准确性。

(三)重点捕捉细节,提升新闻采访质量

因新闻采访方式较多,各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主要是结合新闻内容,不同的采访方式极易引发突发事件,增加采访工作开展与实施难度,对记者应变能力有更高要求。如:在街头采访时,因被采访人不确定,并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工作人员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还需有相应的采访方式[5]。再加上采访现场的环境因素影响,面对复杂的外界环境也需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保证记者思维敏捷,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把握采访内容与方向,分析不同群体对采访内容阐述的观点,便于进一步探究新闻资讯的重要价值。

例如:在细节捕捉方面就需考虑两点。第一点是对被采访人的详细观察,哪怕是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均会影响到采访信息的有效性。同时,不能单一化进行语言采访,还需有较强的互动性,能在眼神上有一定的交流,把握被采访人的内心、想法等,真正了解被采访人所表达的真正内容。第二点是对采访现场的敏锐观察。因受采访现场复杂性因素的影响,记者要正确掌控实际情况,将出发点放在现场环境探究方面,并与采访内容相结合,可选择适合的采访方式,从而保证新闻采工作质量。

(四)深度挖掘资讯价值,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

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能对新闻资讯深度探究,在对其重要价值深度挖掘时,突出新闻资讯应用价值,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尤其是对大众所关注的新闻内容进行采访,记者所采访到的新闻内容会影响着社会发展稳定性与和谐性,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均能充分意识到自身职责与任务,纵观大局正确引导新闻事件走向,突出自身职责与能力[6]。

例如:在新闻采访实施阶段,记者就能考虑到新闻资讯的社会价值,并避免主观意识对新闻内容客观性评价的干扰,再加上记者较强的适应性、新闻素养、专业能力等,考虑被采访人对新闻事件的影响性,记者采访内容要明确,始终都能使被采访人的思想意识被正确引导,能真实、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以直播的方式直接传播,对群众的思想带来积极影响,实时把控新闻资讯影响范围,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此外,在前期准备阶段记者就考虑到易发生的突发事件,关于采访中所提出的问题,可设想自己是被采访人,如果对记者所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看法,或是正在提出采访时被打断,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合理化解与处理,能使记者在不同的“角色”下分析采访内容与采访方式合理性,从而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

四、结语

通过对应变能力内涵分析,可了解到媒体行业对工作人员的各项要求,而应变能力是记者职业最基本的要求,为保证新闻采访工作质量,需注重记者采访应变能力提升,保证准备工作充足,编制完善的采访计划,把控采访节奏,保证采访方式灵活性,重点捕捉细节,提升新闻采访质量,深度挖掘资讯价值,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从而突出新闻记者职业价值与作用。

猜你喜欢

新闻资讯情况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新探索
脱发 养“老金”
浅议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播音主持艺术特点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主要内容
特殊情况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