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文献综述

2021-01-15时碧莹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动画

时碧莹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日本动画界的传奇人物、著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也是继已故导演黑泽明在1990 年获得该奖以来,第二位拿到此项殊荣的日本导演。现如今,在电影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某种意义上宫崎骏打破了观众对传统动画电影的一贯看法,对全世界的动画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流变

(一)由来与发生

宫崎骏创作的第一部动画电影《风之谷》1984 年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创造出来的世界简单而美好。相比迪士尼,从来不懂花哨的宫崎骏,最擅长的就是用手下的笔一点点去画出另一个奇幻的世界,作为日本动画界的领军人物,宫崎骏也迅速声名鹊起。

电影文学期刊中提到[1],1980 年以来,宫崎骏在日本动漫界受到广泛关注,素有“动画界的黑泽明”之称的他在全球动画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宫崎骏担任编剧、导演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是全球唯一同时获得金像奖与柏林金熊奖的动画电影,它还是日本国内影史票房冠军的创造者,这个票房纪录一直保持了长达19 年,直到2020 年才被打破。

作为日本动画界的传奇人物,宫崎骏无疑是日本动画电影顶梁柱式的人物,他的作品耳熟能详,老少咸宜,从小孩到老人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共鸣,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无疑会大大的逊色。

(二)发展历程

范鑫认为[2],20 世纪80 年代,堪称是日本动漫发展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宫崎骏动画的崛起,代表日本动画的品质与内蕴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唯美的画风,治愈的故事,不拘一格的想象力,洗涤了无数孩子和大人的心灵,宫崎骏的动画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刘成瑜总结到[3],1941 年1 月5 日出生在东京的宫崎骏自幼喜爱漫画,1958 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上映,给时年17 岁的宫崎骏带来极大的震撼。他甚至因此深深地爱上了白娘子这个角色,也因此点燃了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梦。1977 年,宫崎骏首次担任监督,执导《未来少年柯南》。这是他执导的第一部电影。1984 年,由铃木敏夫担任制作人、宫崎骏一人担任监督、脚本、分镜全部工作的动画电影《风之谷》上映了。1985 年,铃木敏夫、宫崎骏、高畑勋三人联合成立动画工作室,宫崎骏将工作室命名为:吉卜力。随后工作室创作的《龙猫》《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猫的报恩》均成为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动画界数一数二的优秀作品[4]。

进入21 世纪,宫崎骏的心境似乎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更多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事物。《千与千寻》于2001 年7 月20 日在日本放映,这部被西方影评人称为“东方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影片创造了整个世界动画史上都难以逾越的成绩。2004 年《哈尔的移动城堡》、2011 年《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都清晰地体现出了这一变化。

2013 年《起风了》以120 亿日元,喜破夺日本电影票房Top1。

2015 年,宫崎骏荣获奥斯卡荣誉奖。从《风之谷》(1984)、《天空之城》(1986)到《幽灵公主》(1997),纵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主要以《魔女宅急便》(1989)、《千与千寻》(2001)、《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为代表,他真正关注现实中的人们如何生存,尊重认真生活、工作、爱与恨的人们。

二、宫崎骏电影思想内容的创新与变革

(一)主题与人物形象变化

宫崎骏电影的主题和形象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与人文关怀。

在整个电影发展过程中,翟硕认为[5],宫崎骏作品中高度的人文关怀与深切的社会意识,才是他名扬全球的原因。不管是《风之谷》《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还是《天空之城》,他不会编造虚假的童话去欺骗观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他不会用二元对立的观念塑造人物,角色只是凭借自己的意志做出人生选择,人们认真地生活、工作、爱与恨,然后死去。

秦兴华认为,关于宫崎骏电影主题的划分一直没有统一的准绳[6],比如《悬崖边的金鱼公主》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海洋做出的众多危害。宫崎骏动画电影凭借主题的创新性和人物的趣味性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进程中的不断创新与变革,对现代文明发展进行反思。

(二)女性形象变化

徐琳岚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7]一文中将宫崎骏影片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少女形象,分为两种,其一为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女英雄形象,其二为找寻成长与天性的邻家妹妹形象;第二类是成年女性形象;第三类是婆婆形象。

《宫崎骏动画系列中的女主角类型探析》[8]中则主要根据她们在影片中不同的成长方式,归为以下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天真的自我成长型女主角;一种是肩负着帮助他者使命的自我成长型女主角。

不管是《猫的报恩》中的主人公小春,还是《魔女宅急便》中的奇奇[8],我们不难发现在宫崎骏的电影中认识自我,坚持自我是他这一类型女主角自我成长的核心。我觉得片中的女主角都承担着维护自然、与自然和谐沟通和交流的使命。尤其是备受观众喜爱的两个角色:千寻和苏菲,在她们克服困难的同时,也实现了她们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成长。

姬玉洁,李晨,王倩认为[9],近年来,作为商业性与艺术性结合的最优秀的动画家,“宫崎骏”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动画界一个拥有强大感召力的代名词,他用画笔绘出不胜枚举的奇幻世界:腐海、拉普达、龙猫、麒麟兽、邪神、无脸男……这些以画笔凭虚造像、随意赋形的现实之外的空想生命,蔚为大观,自成体系。

三、宫崎骏电影叙事艺术的创新变革

(一)无声反战的叙事观

刘文提到[10],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会有善与恶的两面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不是因为动漫太过于美好,而是因为这才是现实社会中人性最真实的写照。

宫崎骏的童年正值二战时期,他的家族经营一个飞机厂,属于军工企业,因此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宫崎骏在享受这些的同时,却常常注意到其他伙伴的窘迫,这让年幼的他对战争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引发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风格。这些在他的作品《龙猫》《猫的报恩》都有着详尽的体现。在战火纷飞里,任何个体的梦想都只能被吹来吹去,变成一阵空荡荡、无可捉摸的风,贪婪的欲望和战争的烈火并不能给人类和地球带来任何的好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论宫崎骏作品中的反战思想——以《红猪》为例[11]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日本战败的阴影笼罩下成长、亲眼见证了战争的宫崎骏,一生都在秉持反战理念以及和平主义精神。从他的电影作品中,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宫崎骏屏幕背后的焦虑和哀叹的灵魂,除了这种哀叹我们也看到了他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二)从“毁灭”到“希望”的叙事模式

郝金梅总结到[12],相较于“战争与和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加持久,在电影中可体现的也更多。《风之谷》里战争导致了植物的腐化,地球启动了自我保护的程序,最终为了净化土地而散发毒气,但在《悬崖上的金鱼姬》我们可以发现宫崎骏开始主张要发挥人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注重将希望和理想传达给现代人。

《宫崎骏影片叙事模式转变》中说到[12]宫崎骏试图用人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破坏来唤醒人们的怜悯之心,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思考着世界未来的处境和人类现存问题的解决方式。

(三)相对固定的叙事结构

《红猪》在宫崎骏前期的作品中非常独特,也非常重要,我认为从《红猪》开始,宫崎骏确定了一种自己的叙事方式。这种结构非常独特,它是多层的,多意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叙事链条。这种多重叙事结构也是区别于迪斯尼动画的一个关键。

宫崎骏的影片叙事风格和表现形式大都以娓娓道来进行影片中故事的铺垫与讲述,越看你就会越觉得宫崎骏的电影已经把动画片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迪斯尼又是完全不同的。

四、宫崎骏动画电影发展创新的宗旨

曹希在《谈宫崎骏动画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中认为[13],宫崎骏的动画是在独特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并包含有丰富的日本元素和现代元素,将不同年代社会的各种邪恶、残酷、善良、情感等意境展示在世人面前,蕴涵了深刻的主题内涵,超越年龄的限制,就像宫崎骏一样,战争、爱情、梦想、生存、和人与自然的相处……不论人类所得是否一片虚无,他都能把这些宏大的主题掰开揉碎,放进眼前的一个故事里。他将本土风俗文化通过这种动画作品形式,上升为整个人类的共通文化。凭借其创新和趣味性发展,日漫一直与时代并肩前行,在全球范围内占据动漫领军地位,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深远的含义与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五、结语

高科技的创新对动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巨大福音,尤其的5G 时代的到来,为科技动画注入新活力。但即使在计算机3D 技术无比发达的现在,我们还是十分喜爱宫崎骏导演坚持人物手稿的治愈系手绘画风,不仅是因为宫崎骏在展现美的同时将价值观传递给观众,也是因为他能够让人们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使得精神上得到解脱和放松,在思想上得到启示,传达给人们充满爱、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能量,所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也更加值得人们深思。

猜你喜欢

宫崎骏动画电影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发展史
嘿,我就是圆滚滚
动画电影
我的动画梦
宫崎骏动漫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