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传心与《金刚经》的中国化

2021-01-15张开媛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金刚经信众心性

张开媛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禅宗历史悠久,以禅法著称,流传于世。禅宗理论以传“心”为主,至慧能时,“心性论”达到理论高峰,这与禅宗改立《金刚经》为立宗经典不无关系。从此,《金刚经》与慧能提出的“心性”思想融合,加速了自身的中国化演变。

一、禅宗:入世的心性观

佛教由西域传入,至唐代进入全盛时期,演变为中国佛教,禅宗为其代表。禅宗以禅修为本,坐禅是修习方法,传“心”属思想导向。禅宗别名佛心宗,可知传“心”对修禅的重要。“心”,即佛“心”、佛性。禅宗传“心”,意在以“心”传“心”,重于返观清净而开悟,不执著于文字和外相。同其他宗派一样,禅宗传法注重法脉,不立文字,思想实质延承了三论宗之中观理念。禅宗与三论宗一样,均以《金刚经》为立宗经典,延承了“不执不著”之思想精髓。不同的是,禅宗于五祖弘忍时代才改《金刚经》为立宗经典,运用了后者“不执不著”的佛学思想作为禅宗之传“心”方法。唐武宗灭佛后,禅宗受益于教外别传的传法方式,恢复迅速,传播范围及影响得以扩大。机锋、公案盛行,强调了悟性在修禅中的重要性。

禅宗传法之“心”,是禅宗观心、回归本真的修法之道。基于此,禅宗的关注点在于“心性”本质。因此,禅宗的修习方法关注的是修心与成佛的关系,侧重于修习和解脱、生命的走向和成佛诉求的和谐,将信众既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又视作独立的个体。修习者为追求自身解脱,可通过修“心”来达“悟”,即得解脱。

由此可见,禅宗虽不立文字,但其“心性观”促发了修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修习者积极内省自身以求取解脱。因此,禅宗的“心性论”是积极入世且又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心性观念既关注彼岸世界这一理想的精神寄托,又强调此岸世界的生命自觉和主动入世。

二、禅宗心性观的中国化演变

禅宗心性观呈现的入世趋向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禅宗由禅学演化而来,后者源自菩提流支从印度引入的“理入”和“行入”。随着在我国的传播,禅学理论结合实践,逐渐丰富了自身。六祖慧能时代,心性论相较之前更加完善,突出了“自性清净”和“回观本心”,超越文字、强调顿悟。禅宗的发展随机锋、公案进入新阶段。宋代以后,禅宗理论多延承前代,发展较为稳定。[1]7-11禅宗心性观念的演变,始于原始佛教时期。印度原始佛教时期,释迦摩尼本宣讲涅槃。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禅思想随之入华。这种思想较强调带有数字含义的禅观,以及三界、四谛。最初传入我国的是随小乘佛教而来的小乘禅。后随着大乘佛教的传入,禅法进入念禅时代,关注“相”好和功德。[1]7-11《楞伽经》译出后,如来藏思想影响了禅观,演化为如来禅,主导修心,以体会不可思议的妙义。受此推动,禅修逐渐演变为禅宗的主流修身之道。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重视玄理,授二祖慧可《楞伽经》,传悟“心”之法,不立文字。三祖僧璨依守《楞伽经》,并将其传至四祖道信。道信受《文殊般若经》和《大乘起信论》的影响,注重修“心”为禅修之本,提出“即心即佛”,对前代禅风做出改变。至五祖弘忍,禅宗的立宗经典变为《金刚经》,占据了禅宗思想的主导地位。弘忍后人延续了这一趋势,[1]7-11但导致禅宗出现分化。六祖慧能主南宗禅,强调顿悟。而北宗禅的灵魂人物神秀,主导渐修。

禅学演变为禅宗,对经教注重有加,同时提倡悟性。坐禅、守心、求悟是禅法之行为规范。从最初的如来禅到自心觉悟,再到念佛本心,禅宗修心的主旨是排除杂念、回归本“心”。随着禅宗的分化,禅宗支脉的佛学思想逐渐演变为无为之本“心”的心性“空”。[2]28-35故“无可观照,亦无心可修”。

慧能时代,禅宗注重修禅者的本“心”回归,带有了一定的道教无为色彩和儒学的入世观念。因为修心的本质在于“修”,即修习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返观自身,以求观照内在不受染污的本原之“心”。这使得信众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禅修。此外,慧能强调将“戒”代入禅法,使戒定慧三位一体,帮助信众体悟修禅归“心”的深层含义。慧能此举,从根本上更改了以往五祖时代所提倡的禅修理念,逐渐突出了“禅心观”,与神秀之渐修禅法划清了界限。因唐廷看重慧能,南宗禅势力日盛,最终在南北禅的斗争中,凸显优势。[1]7-11

三、南宗禅对《金刚经》中国化的促进

有宗化,即以大乘有宗佛学思想诠释佛教经典之佛学思想的趋势。入世相对出世而言,后者多为佛教和道教中之归隐、出世、无为的清净观,前者则多来自儒家思想,强调积极体验。唐代三教合流使佛教趋于中国化,进而使之延承了儒之积极入世的思想观念,也吸收、调和了道教修身无为的思想。

禅宗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代替了原有的立宗经典《楞伽经》后,《金刚经》的讲“空”倾向被弱化,逐渐向入世角度靠拢。虽然《金刚经》汉文译本共存六部,但首译鸠摩罗什本一直力压他本,在历代流传中的势头最胜。五祖弘忍选中了罗什本《金刚经》,即是看重了此版本在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基础和在流传中增补的有宗倾向。

六祖慧能对《金刚经》经文的阐释体现出了中国化的特色。

第一,对信众佛性观的树立。经文一句“为最上乘者说”[3]750,使信众具有了佛性高下之别——最上乘根性、上等根性、中下根性、劣根性。劣根信众所获果位较上乘根性信众低,故希翼于修福德提升自身的果位。这种分层,使信众追求彼岸“法有”的动力更足。这是禅宗对《金刚经》的“法有”观念填充,是对《金刚经》中国化的促改。

第二,禅宗号召修习者在修禅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金刚经》经文中,有较大部分表述了福德观念。这本为提倡信众修习佛法,禅宗将其阐释为修习者果位提升的途径,号召修习者入世修“心”、积极持经,以获得福德。

第三,对《金刚经》的世俗化应用。禅宗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开悟。慧能虽传承五祖弘忍衣钵,但他将《金刚经》的核心——中观之道改为修法方法。这使《金刚经》在后世传播中,佛学表义逐渐转向“法有”主导,即《金刚经》的有宗化,进而加速了《金刚经》的中国化演进。

第四,心性论下的《六祖坛经》与《金刚经》的互摄。《六祖坛经》体现了慧能的禅学理念,它和《金刚经》共同引导了禅宗的思想和发展。《六祖坛经》和不执著于假名的《金刚经》令信众的修心行为趋于入世。

《六祖坛经》通篇表达了智慧、体悟和观照。智慧,即彼岸世界的“法有”实体,属有宗思想范畴。体悟在于通过修“心”的行为,获得彼岸智慧。观照则是修“心”的行为和方法。由此可知,慧能在《六祖坛经》中构建的是归“心”法门,突出“心”的“有相”,构成了禅宗“心性论”的有宗化解读。

《六祖坛经》之后,禅宗加深了自身的世俗化,表现为机锋。机锋虽然是服务于顿悟,但流于形式,世俗化特点浓重。从观“心”角度来看,《六祖坛经》是禅宗返观本“心”思想的引领之作,其含涉了回归本“心”的观“心”方法,号召信众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糅合了儒的积极入世观念和道之清净理念。因此,禅宗即三教思想融通之产物,虽追求的是彼岸世界的“法有”智慧,但其暗含积极入世和追求清净本真的心态,是中国化的表达。[2]28-35六祖慧能影响下的禅宗思想采纳了《金刚经》的中观“空”之循环否定之方法论作为“回归本心”的修心之法,突出了“空”“有”结合的特色——虽属有宗宗派,却以空宗方法论修法求道。

有宗思想下的彼岸“法有”是任何一个宗派都无法忽视的理论基础,禅宗也不例外。讲究回归本“心”的禅宗理论中,中下根性的信众若要回归本“心”、观照清净,必然需要扫除障碍。为达此目标,禅宗沿用了立宗经典《金刚经》的循环否定观念,使禅修信众看到了获得解脱的曙光。此外,禅宗也吸纳了《金刚经》经文中的福德观,修习者只要“持经、为人讲说”,就可积聚这些行为带来的福德,为自己缩短解脱得果的时间。

可见,《六祖坛经》受《金刚经》影响,二者对禅宗思想影响深厚,一主修心、二主中观之道、三主心境本净。故从五祖弘忍至六祖慧能,禅宗的佛学义理出现了极大转旋。这种转旋糅合了道教清静无为观念和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本质是中国化了的佛学思想,体现入世观念。至此,《金刚经》与禅宗完成了中国化互摄。

结 语

借助《金刚经》于前代的传播积淀,禅宗的版图得以扩张。慧能时,禅宗吸收了《金刚经》的“毕竟空”之中观方法论,创设的“心性”理论具有了自身的佛学特色,在一脉宗派中得以鹤立。禅宗的创新在于糅合了儒家入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清净思想,把《金刚经》最核心的中观之道作为方法论,服务于归“心”的清净观。因此,《金刚经》与禅宗思想互摄后的,以有宗思想为主导,佛学表义趋向彻底的有宗化。有宗化了的《金刚经》加速了自身在僧俗社会的流布,禅宗“心性”理念促长了民众接受《金刚经》的世俗化心理,二者合力,促成了《金刚经》的中国化。

猜你喜欢

金刚经信众心性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金刚经》的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
用道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常在河边走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汉文译本及题名
过去未来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