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水资源防洪管理及环境保护分析

2021-01-14董君杰

黑龙江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防洪预案水文

董君杰

(河南省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 信阳 464000)

近年来爆发的洪涝灾害越来越多,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环保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早期粗放式发展影响较大,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水文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相关部门应强化水文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保护好生态环境。

1 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投资经费不足,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起步较晚,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满足研究需求,如成立项目、购买设备、研发或引进先进技术等。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对水文资源的研究费用投入有限,无法满足各领域的研究需求。要想全面了解水文水资源,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为水文水资源研究提供保障,否则会严重阻碍水文资源管理的研究进度[1]。水文资源管理工作繁杂,需要拥有经验、技术的研究人员来不断改善管理方式,但我国缺乏相关人才,水文资源管理技术不够成熟。

1.2 检测设备不足,检测质量较低

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不仅能够减轻人们的工作强度,还能有效提升水资源的检测质量[2]。但是,水资源检测对检测设备要求较高,对设备的各项性能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的检测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设备,这样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但由于资金有限,能够用于购买检测设备的资金不足,导致设备数量不足,难以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1.3 节水制度不完善,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过度使用,水资源生成量小于使用量,导致水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有些地方的水资源已经枯竭[3]。由于节水制度不完善,没有全面的节水计划,导致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用水资源浪费问题。由于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节水效果不明显,使得水文水资源管理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1.4 水文水资源数字化、信息化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文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较少,没有构建系统的水资源信息系统,对水资源数据收集不够全面,无法为水资源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1.5 工业用水制度不完善,产生较多工业废水

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工业发展有很大关系,但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很多生产企业污水处理体系不完善,不能达到废水排放的要求。部分地区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降低了污水排放标准,企业排出的工业废水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伤害。部分地区的工业用水制度不完善,导致人们自然保护意识不强,无法提升水文资源管理效率。

2 水文水资源防洪管理及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防洪减灾意识

为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水文部门应担负起监测洪水险情的职责,并在洪水爆发时提供相应的救援技术,提升抗洪效率。但是,水情检测和防范工作效果不佳,人们缺乏防护意识。应提升人们防洪减灾意识,加强防洪减灾建设体系,普及抗洪防涝知识,提升水文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要加强防洪抗灾知识宣传,传播与防洪抗灾有关的知识,有效提升人们防洪抗灾意识,使其能够从容面对,减轻损失。水文部门要实现对水文资源的科学监测,统计和分析监测数据,提升监测质量,如果监测到可能会发生的危险,需要及时上报。

2.2 强化技术研发创新

只有掌握更多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才能更好地应对洪水。要想了解更多的水文资源信息,就必须不断研发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使用尖端科技设备来开展水文工作,为提高水文工作质量提供坚实力量。洪水的发生不仅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系,还涉及多个方面,如地质、气象、城市建设等,所以应提升科技设备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应用性能。要建立水文预警系统,融入信息化技术,提升对水资源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准确了解各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有效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效率。建立水文预警系统可形成科学的防御体系,能够在洪涝灾害来临前发出警报,其他部门能够根据警报及时疏散风险地区人群,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

2.3 建立健全防洪预案

近年来,洪涝灾害频发,很多城市编制了防洪预案,但是各地洪涝情况在不断变化,预案无法满足防洪需要,所以应重新建立健全防洪预案。防洪预案要结合流域防洪和当地防洪需求,满足大局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当地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应将地方经济和洪灾风险体系结合起来,将防洪责任落实到个人,有效提升防洪预案的防护等级和质量。设计防洪预案时,要尽量提升预案实施效果,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要及时查漏补缺,根据每年水文水资源的变化情况来优化和改善防洪预案,确保预案能够发挥抵御洪灾的最佳效果。

2.4 制订完善的规范措施

要想让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必须先有明确的方向和制度,应制订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提升环境管理力度,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防洪效果,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全面掌握当地水文状况,进一步提升洪灾治理能力。

2.5 保护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

洪涝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要保护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应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强化环境保护措施,严禁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生活废水的管理,严禁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排入河道中,有效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要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制订完善的节水制度和节水计划,使居民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恢复我国水文生态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要想提升水文水资源防护管理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先全面了解各地水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各地发展情况进行防洪预案编制,为降低洪涝灾害影响提供保障。要提升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节水意识,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防洪预案水文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